【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

1. 超级细菌的结构与普通细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大多数抗生素对其无效,是一种耐药菌。下列关于“超级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B.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 细胞内核糖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D. 耐药性是滥用抗生素诱发基因突变所致 【答案】C

【解析】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A错误;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B错误;细胞内的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耐药性是滥用抗生素,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D错误。

耐药性是滥用抗生素诱发基因突变所致 2.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升高 B. 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tRNA种类有变化 C. 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不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答案】C

......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3. 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液泡的体积会随外界溶液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如图所示。图中①、②两处滴加的溶液分别是( )

A. 清水、KNO3

B. 清水、0.3 g/mL蔗糖溶液 C. 0.3 g/mL蔗糖溶液、清水

D. 0.3 g/mL蔗糖溶液、0.3 g/mL蔗糖溶液 【答案】C

【解析】质壁分离的表现现象: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据图分析,①处滴加溶液后,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因此该处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液中的浓度,即滴加的是0.3g/mL蔗糖溶液;②处滴加溶液后,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变大,细胞发生渗透吸水,因此该处滴加清水,故选C。

4. 图1为乳糖酶作用机理,图2是温度对乳糖酶催化效率的影响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是乳糖酶,其最适催化温度是40℃

B. B是乳糖酶,其从70℃降温至40℃可恢复最高活性 C. C、D均表示葡萄糖,70℃时乳糖酶的结构被破坏 D. C、D分别为葡萄糖和半乳糖,0℃时乳糖酶活性被抑制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A是乳糖,B是乳糖酶,C和D是葡萄糖和半乳糖,A错误;B是乳糖酶,在70℃下,酶失去活性,从70℃降温至40℃不会恢复活性,B错误;1分子乳糖水解产生1

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C错误;1分子乳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0℃时乳糖酶活性被抑制但是仍具有活性,D正确。 5. 如图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错误的是( )

A. 若1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3、4可分别表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B. 若1表示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3、4可分别表示细胞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 C. 若1表示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2、3、4可分别表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D. 若1表示细胞外液,2、3、4可分别表示组织液、淋巴液、血浆 【答案】A

【解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不包含胞吞和胞吐作用,A错误;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B正确;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正确;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D正确。 6.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 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较多蔗糖且近于无色,可用于还原糖鉴定 D. 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答案】B

【解析】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因为用碘液鉴定后,两组实验现象相同,不能判断淀粉酶是否水解蔗糖,A错误;层析法是利用溶解度不同,其扩散速率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率快,叶绿素b扩散最慢,所以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B正确;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较多蔗糖,而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C错误;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B液混合到待检组织样液中,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 如图1表示发生在植物叶肉细胞中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种代谢反应,图中数字表示反应过程,字母表示有关物质。

(1)其中C代表NADP+,写出上图编号所代表的物质: D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 (2)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为测量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实验装置简体,实验中其他环境因素保持稳定不变。图3则是该观测指标的变化数据。

(3)实验装置图2用于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的变化量。

(4)图2装置实验装置在光强1000Lx时,实验进行10分钟,则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参照图3数据)。

(5)若每格代表该物质的质量为1微克,则在光强400Lx放置1分钟,叶绿体中制造葡萄糖_______微克(保留小数1位)。

【答案】 (1). NADPH (2). 丙酮酸 (3). ⑩ (4). 氧气 (5). 右移100格 (6). 7.5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1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A是H+,B是水,C是ATDP和Pi,D是 NADPH,F是ATP;G是三碳化合物,H是五碳化合物,I是丙酮酸。图2张液滴右移的距离表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D是NADPH,I是丙酮

酸。

(2)图中⑩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3)实验装置图2的因变量是氧气的产生量,所以于观测的指标是氧气的变化量。 (4)图2装置实验装置在光强1000Lx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净光合作用量,所以实验进行10分钟,则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是向右移动10×10=100格。

(5)若每格代表该物质的质量为1微克,则在光强400Lx放置1分钟,氧气的产生总量为6+2=8微克,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相当于葡萄糖的量为8×180÷6×32=7.5微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2,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其他的变化情况以及图中液滴的移动情况,判断装置内植物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

8. 如图①②③表示某动物(AABB)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图④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以及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请回答:

(1)图①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_______,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___条染色体。 (2)图②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对应图④的_______阶段,导致该细胞中出现B、b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③细胞是图②细胞所产生的一个子细胞。若该动物是雄性动物,则图③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若该动物为雌性,图②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 (4)图④由Ⅰ→Ⅱ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有丝分裂中期 (2). 8 (3). III (4). 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成b) (5). 精细胞 (6). 极体 (7). 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合成,细胞体积变大 【解析】分析图①: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②: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图③: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应为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分析图④:细胞数由1→4,说明是减数分裂,则Ⅰ表示原始生殖细胞;Ⅱ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Ⅳ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

(1)图①所示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全部排列在赤道板上,并且具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属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图,该生物的体细胞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到后期时,由于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可达到8条。

(2)图④的Ⅲ阶段子细胞数为2,没有染色单体,并且DNA数和染色体数均为4,对应左图中的图②。细胞②中B和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产生,出现这样的等位基因的原因,要么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要么就是在间期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3)图③细胞是图②细胞所产生的一个子细胞。若该动物是雄性动物,则图③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若该动物为雌性,图②细胞的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所以其名称是第一极体。 【点睛】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细胞图像的判定方法:

(1)若细胞图像中的四分体时期体现出交叉互换现象,则一定发生了基因重组。

(2)若为减数分裂图像,同一染色体上出现诸如B、b的不同,则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导致的。

(3)若为有丝分裂图像,同一染色体上出现诸如B、b的不同,则不必考虑基因重组。 9. 某种小动物的毛色可以是棕色、银灰色和黑色(相关基因依次用A1、A2和A3表示)。如表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杂交实验。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组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___是隐性性状,产生子代(F1)数量比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让丙组的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选取丙组F1的_______个体与_______组F1的银灰色个体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三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这三种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棕色:银灰色: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银灰色 (2). 棕色纯合子(基因型A1A1)的个体(胚胎)致死 (3). 棕色:黑色=2:3 (4). 棕色 (5). 银灰色 (6). 2:1:1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甲组中,亲本棕色×棕色的后代有银灰色个体,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棕色对银灰色显性;丁组中,亲本银灰色×黑色的后代全是银灰色,说明银灰色对黑色显性。

(1)甲组中,亲代均为棕色,子代(F1)中出现银灰色,判断银灰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进一步推测甲组中亲代组合为A1A2×A1A2或A1A2×A1A3,其子代不是3/4棕色、1/4银灰色,推测A1A1个体不能存活。

(2)根据以上分析,丙组棕色基因型为A1A—,黑色基因型为A3A3,后代棕色:黑色=1:1,说明棕色基因型为A1A3,则子代基因型为A1A3、A3A3,让子一代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1A1:A1A3:A3A3=(1/4×1/4):(2×1/4×3/4):(3/4×3/4)=1:6:9,由于A1A1个体不能存活,所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棕色:黑色=2:3。

(3)要保证在子代得到三种毛色的个体,其杂交双亲必须含有A1、A2和A3三种基因,故杂交双亲之一必须为棕色,且一定为杂合子,又根据表中杂交实验可推知,棕色对银灰色为显性,银灰色对黑色为显性,故选取的F1棕色个体基因型为A1A3,且只有丙组的F1棕色个体符合条件,另一亲本应为银灰色杂合子,基因型为A2A3,只有丁组的F1银灰色个体符合条件。因此选取丙组F1棕色个体与丁组F1银灰色个体杂交,一定能在子代得到三种毛色的个体。 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1A2:A1A3:A2A3:A3A3=1:1:1:1,则表现型的比例为棕色:银灰色:黑色=2:1: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性状分离法判断甲组实验中的两种表现型的显隐性关系,根据相对性状实验的方法判断丁组实验中两种表现型的显隐性关系。

10.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很好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在副食品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经深加工后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葡萄糖等产品(流程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

(1)玉米秸秆富含纤维素,水解用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即C1酶、CX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法,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可选用萃取法提取,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萃取过程中应采用水浴加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图,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避免浪费,需对催化玉米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酶最适用量进行探究,此时需要保持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等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答案】 (1). 葡萄糖苷酶 (2). 刚果红染色法 (3). 透明圈 (4).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5). 有机溶剂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6). 适当延长萃取时间(萃取时间为1.5h) (7). 适当提高萃取温度(萃取温度为55度) (8). 温度、pH、淀粉量、反应时间等

【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需要使用纤维素酶才能将其分解,纤维素酶包括C1酶和CX酶及葡萄糖苷酶。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别,能够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就是纤维素分解菌。

(2)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萃取过程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用水浴加热,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3)据图分析,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萃取时间的延长和萃取温度的增加,出油量增加,所以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有适当延长萃取时间、适当提高萃取温度。

(4)催化玉米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酶最适用量进行探究实验中,自变量是酶的用量,因变量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在线全文阅读。

【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130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