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2024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doc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5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

【重庆市B卷】(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⑴邹忌修八尺有余( ) ⑵朝服衣冠( ) ..⑶私我也( ) ⑷王之蔽甚矣( )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⑵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注:鄂版教材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并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关键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B.听了邹忌的谏言,仅仅说了一个“善”字,凝练传神,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

C.妻、妾、客的回答,虽然同为赞扬,但态度语气明显不同。妻是热情的,妾是逢迎的,客是畏怯的。

D.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12.文中齐威王的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案】9.(4分)

⑴长,这里指身高。 ⑵穿戴 ⑶偏爱 ⑷因受蒙蔽而不明(每个1分) 10.(4分)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2分)

⑵各级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头等奖赏。(每小题2分) 11.A(3分,邹忌悟出的道理是作为领导,下属会因惧怕自己或有求于己而不会直言以对,因此易被表面现象蒙蔽,所以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偏听偏信,要广开言路,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且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邹忌能悟出道理,在于他有敏锐的政治觉悟。)

12.(4分)告诉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2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虚心听取别人的好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进步(2分)。

【黑龙江省大庆市】[古文阅读]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各题。(14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①,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隐:隐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⑴臣之妻私臣 .⑵能谤讥于市朝 .⑶委政卿大夫 .⑷三年不蜚又不鸣 .

私: 谤: 委: 蜚:

1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皆以美于徐公 .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晏子使楚》)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陈涉世家》) .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 .

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国且危亡 .

D.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⑵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译文: 14.简答。(4分)

邹忌和淳于髡均是用什么方法劝谏齐王的?劝谏的效果如何?

【答案】11.⑴偏爱⑵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⑶托付⑷同“飞”,飞翔(每个1分,注意通假字的解释要求)(4分)

12.D(2分)

【解析】A项“于”分别解释为“比”“在”;B项“之”分别解释为“的”“助词,取独,不译”;

C项“且”分别解释为“将要”“况且”;D项“以”解释为“用”。

13.⑴满一年之后,即使有想进言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⑵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

14.两人都是采用的设喻方式,委婉劝谏齐王的,劝谏的结果都是使齐王乐于接受,从而励精图治,使齐国国力强盛,诸侯臣服。

【参考译文】淳于髡是齐国的“招女婿”。身高不足七尺,语言流畅、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没有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欢隐居于深宫,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灭亡就在朝夕之间了,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劝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怎么一回事吗?”威王说:“这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震惊。”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的长官入朝议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湖北省襄阳市】(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②,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③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④,此率⑤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父母也!”

(节选自《梁惠王上》) 【注释】①梃(tǐnɡ):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páo):厨房。④饿莩(piǎo):饿死的人。⑤率:带领。⑥恶(wū):表示反问的语气。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 ) ..②杀人以梃与刃 以 ( )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予观夫巴陵胜状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所欲有甚于生者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兽相食,且人恶之 ..D.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5.国家要强盛,国君的作用十分重要。甲文强调的是 ;乙文强调的是 。(2分)

16.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手法奉劝国君,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2分)

【答案】12.⑴面刺:当面指责。⑵以:用。(各1分,共2分) 13.D(2分)

14.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所谓”必须译出,“战胜于朝廷”必须译顺,少译、误译一点扣1分,共2分)

15.国君要广开言路,乐于(善于)纳谏(1分);国君不要施行恶政(要施行仁政)(1分)。(共2分)

16.邹忌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1分),让齐威王广开言路,乐于(善于)纳谏;孟子把用刀杀人(或“率兽食人”)和用恶政杀人进行类比(1分),希望梁惠王不要施行恶政,而要施行仁政。(共2分)

【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道:)“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

【江西省南昌市】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⑴服( ) ⑵面(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邹忌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13.请具体分析文章某一语言特点。(2分)

【答案】9.B(1分)

10.⑴穿戴(1分)⑵当面(1分)

1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分) 12.邹忌是一个充满智慧、有责任心、有自知之明的人。分析略。(能答到“充满智慧(或善于进谏)”和“有责任心(或衷心)”两方面,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分析,且文字通畅的给2分;能答到“自知之明(或实事求是)”并进行合理分析,且文字通畅的给1分;如回答“外貌美丽”等,并进行合理分析,且文字通畅的也可给1分。)

13.能从文章语言的浅显朴实、重复中有变化、以对话为主体、多用排比等特点中择其一进行具体合理分析,且文字通畅的即可给满分。(2分)

【山东滨州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7题。(13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之蔽甚矣/遮天蔽日 ..B.数月之后/珠可历历数也 ..C.期年之后/陈太丘与友期行 ..

D.臣之妻私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14.从文中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

(乙)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①,事容脱误②,幸③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量。

(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①类:类似。②脱误:疏忽失误。③幸:承蒙。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宽尝行 ( ) ⑵乃就宽车认之( ) ..⑶何为谢之( ) .

16.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17.选文中的刘宽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处1分) 13.D (2分)

14.一是有像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纳谏。 (1点1分)

15.⑴曾经⑵走近(靠近)⑶道歉(1个1分,共3分)

16.我对不起像您这样的忠厚长者,随便您怎样责罚都行。(2分) 17.刘宽是一个宽容(或宽宏大量)、忠厚的人。(2分)

【参考译文】刘宽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人。刘宽曾经乘牛车出行,有一个丢失了牛的人,就指认刘宽的驾车牛为他丢失的牛。刘宽没有说什么,卸下牛交给他步行而归。过了一会,指认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我对不起您这样的长者,任您怎么样处罚。”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钦佩他的不计较。

【山东泰安市】四、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8-21题。(8分,每小题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8.对邹忌的讽谏艺术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巧妙设喻 B.欲扬先抑 C.首尾照应 D.开门见山

19.对“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害怕齐国的攻打。 B.佩服齐国内政修明。

C.作为处理与齐国关系的权宜之计。 D.学习邹忌的讽谏艺术。 20.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本来并不美,妻、妾、客却都违心地说他美。 B.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了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的结论。 C.群臣吏民只有获得奖赏,才能说出想说的话。

D.妻、妾、客虽然身份不同,但赞美邹忌的心理原因是相同的。 21.对选文中人物对话的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句式参差错落,庄重典雅。 B.句式整齐,通俗简洁。 C.句式对仗工整,言辞恳切。 D.多用长句,言辞含蓄。 【答案】四、18.A 19.B 20.B 21.B(每小题2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备战2024年中考2024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doc在线全文阅读。

备战2024年中考2024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136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