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天津市蓟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语文模拟试卷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2学年天津市蓟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个小题,共29分。1~4每题2分,5~11每题3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菜畦(wā) 酝酿(niànɡ) 亢奋(kànɡ) 忍俊不禁(jīn) ....B.迸溅(bènɡ) 澄清(chénɡ) 啜泣 (zhuì) 惟妙惟肖(xiāo) ...C.琐屑(xiè) 畸形(qí) 萌发(ménɡ) 中流砥柱(dǐ) ....D.嫌恶(wù) 阔绰(chuò) 陡峭(qiào) 销声匿迹(nì)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的经典名作,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__。我们从中不仅能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 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B.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1

C.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是不难领会的。 D.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4. 下列语句中运用的比喻,不妥的一句是

A.他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传来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看见山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这里以“太阳”和“春”喻解放区,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坚信她能给中国大地带来光明和苏生,对祖国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

B.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树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此句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方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两句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8~10题。

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

2

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

③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④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6.选文第②段说明的对象,正确的一项是 A.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

B.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 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 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7.对第③④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文字,句与句之间是由特殊到一般的顺序。

B.逆温层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高处的冷空气便向低处流,低处的暖空气则上升到高处。

3

C.逆温层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秋冬之交,尤其是早晨,天气晴朗,没有风。 D.第④段中加点词“后者”指的是:1921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8.下面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的意思是一个接一个,它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 B.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举的三个例子,说明的道理是: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影响物候的因素是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D.第④段中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准确的数字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有古今的差异,令人信服。

阅读《公输》语段,完成11-13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4

公输盘曰:“诺。”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借子杀之 愿:希望 .

B. 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 C .吾义固不杀人 固:坚决 . D. 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 . 10. 下列疑问句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夫子何命焉为? B. 宋何罪之有? C.此为何若人? D. 胡不已乎?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 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 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 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1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4小题,91分。

二、(本大题2个小题,共8分,每空1分) 12.根据原文,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5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 。(《鱼我所欲也》) (6)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13. 心系天下是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

曹公南征表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此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曹公南征表,会表卒 会: (2) 或谓先主曰 或: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16.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2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6

阅读《荷》一文,回答17---20题。

荷 赵文美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更严酷的考验的到来。

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着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但它依然绿干亭亭翠叶田田,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留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唯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范。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随相伴。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神,活得清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7

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难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不惧艰险摧残的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痴如醉!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段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7.请参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补写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的生命奇迹。(4分) 示例:烈日炙烤下,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迎接考验的到来。

沉睡千年后, 。 狂风袭来时, 。 秋雨骤至时, 。 冰天雪地里, 。 18.文中有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19.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这篇散文,以荷喻人,主要赞美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坚守高风亮节淡泊名利地位的人。

B.文章联想丰富独特,由眼前的荷联想到\地层深处\、\风霜雪雨\中的荷,将荷的\生命真谛\演绎到了极致,突出了荷的高洁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C.文章引用古诗词名句,让我们睹诗知人,在他们\华美、隽永的诗章中\体味诗人赞荷、咏荷的情趣,景仰他们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淡泊的品格。

8

D.文章从荷的外貌特征到内在精神,从荷生存的恶劣环境到荷的独特品质,都运用拟人手法使之人格化,赋予荷以人的思想感情,使荷的形象更生动有力,使荷的精神品质更鲜明突出,增强了感染力。

20.文章开头采用了什么写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结尾“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某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脚踏一方土》,李华同学收集了下面与“土地”有关的资料,请你阅读后归纳人们赋予了“土地”哪些含义?(4分)

材料一:《说文解字》指出:“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意思是“土”是“吐”生物的,凡是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就有“土”。“土”字的二横(‘二’)、一直(‘丨’)形象化地表明了“土”与植物二者依存的关系。萧启宏经文:土音通吐,万物之母。

材料二:《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洹泥中,举以为人。”

材料三:在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保留至今的明清时代的社稷坛。社稷坛,就是祭祀社稷时所用之坛。社,是社神,是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谷的代表。这种对社稷的祭祀,是出于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坛上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填着青、红、白、黑、黄五色的泥土,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 材料四:中新社西安4月30日电(记者张珂) 今天下午,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秦始皇兵马俑后,连战先生又愉快地接受了吴永琪馆长代表秦俑馆赠送的一块秦土。 这块弥足珍贵的秦土,取自秦始皇兵马俑考古现场的坑道遗址。此间人士表示,由于西安是连战先生的出生地,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故乡泥土,将这块秦土赠送给连战先生,十分有纪念意义。 “土地”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你根据材料二,用恰当的比喻拟写一条保护土地资源的标语,提醒人们珍惜土地。

9

要求语言精练简洁、通俗易懂。(2分)

我拟写的标语: 名著阅读(4分)

下面是从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摘录的一则“鲁滨逊日记”: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pī)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23.在这则日记中,鲁滨逊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24.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逊在荒岛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

即可) (2分)

事例1:

事例2: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5.作文(50分)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1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学年天津市蓟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语文模拟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2024学年天津市蓟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语文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139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