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周考卷十八 ——盐溶液显酸碱性的原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25℃时,有四种盐溶液:AX、BX、AY、BY,其中A、B为阳离子,X、Y为阴离子。已知AX、BY的溶液pH=7,AY的溶液pH<7,则下列物质可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A.HX C.AOH
B.HY D.BOH
解析:由盐类水解的规律可知,AY可能为强酸弱碱盐,因AY的溶液pH<7,即A为弱碱的阳离子,Y为强酸的阴离子,即AOH为弱碱,HY为强酸。又因AX的溶液pH=7,则为弱酸弱碱盐且A和X水解程度相当,由此知HX为弱酸。已知BY的水溶液pH=7,可知BOH可能为强碱,因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答案:B、D
2.室温下一种强酸HB溶液中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的pH=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的碱过量 B.生成的盐不发生水解
C.混合前酸与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D.反应后溶液中B、M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解析:一元强酸HB中加入一元碱MOH后,溶液pH=7,有两种可能:①当MOH是强碱时,生成的盐不发生水解,溶液呈中性;②当MOH是弱碱时,须加入的MOH过量。由于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M)+c(H)=c(OH)+c(B),当c(H)=c(OH)时,故反应后溶液c(B)=c(M)。
答案:D
3.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溶液相比,前者的pH较大,则下列有关同温、同体积和同浓度的HCN和HClO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酸性:HCN>HClO B.pH:HClO>HCN
C.浓度:c(CN)<c(ClO)
D.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 答案:C
4.将乙酸溶液加入烧碱溶液中,当所得溶液的pH=7时,溶液中( ) A.乙酸过量 B.烧碱过量
- 1 -
-
-
+
+
+
-
-
+
-
-
-
+
-
-
C.乙酸和烧碱等物质的量 D.c(Na)=c(CH3COO)
解析:若n(CH3COOH)=n(NaOH)那么溶质为CH3COONa,而CH3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会水解且呈碱性,但溶液中pH=7说明除水解显碱性的CH3COONa,还得有显酸性的物质CH3COOH的存在,说明CH3COOH过量,故选A,而D项可根据电荷守恒来确定c(Na)=c(CH3COO)。
答案:A、D
5.25℃时,pH=7的(NH4)2SO4与NH3·H2O的混合溶液中,c(NH4)与c(SO4)之比是( ) A.等于2∶1 C.小于2∶1
B.大于2∶1 D.无法判断
+
2-
+
-
+
-
解析:灵活运用电荷守恒,快速作答。而不少学生认为NH3·H2O过量,溶液呈碱性,继而推断出c(NH4)与c(SO4)之比大于2∶1,从而误选B。正确思路:打破旧知识的束缚,抓住问题的本质,因为混合溶液的pH=7,故c(H)=c(OH)。由电荷守恒原理得到下列关系式:
-2-
c(H+)+c(NH+4)=c(OH)+2c(SO4),所以可得答案为A项。
+
-
+
2-
答案:A
6.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化合物的水溶液,按pH减小顺序排列的是( ) A.NaHSO4 CH3COONa NH4Cl NaNO3 B.NaNO3 CH3COONa NaHSO4 NH4Cl C.CH3COONa NaNO3 NH4Cl NaHSO4 D.NaNO3 CH3COONa NH4Cl NaHSO4
解析:本题通过对溶液pH大小的比较,考查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的规律。CH3COONa属强碱弱酸盐,其水解使溶液呈碱性;NaNO3属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其溶液呈中性;NH4Cl属强酸弱碱盐,其水解使溶液呈酸性;NaH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NaHSO4===Na+H+SO4,它相当于一元强酸,其水溶液呈强酸性。故选C。
答案:C
7.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2CO3:CO3+2H2OH2O+CO2↑+2OH B.NH4NO3:NH4+H2ONH3·H2O+H C.CuSO4:Cu+2H2OCu(OH)2↓+2H D.KF:F+H2O―→HF+OH 答案:B
8.有A、B、C、D四种一元酸的溶液,实验表明:①pH相同的A、C的溶液与足量的铁粉反应时,A溶液产生的氢气比C溶液产生的氢气要多;②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B、C的钠盐溶液相比较,B的钠盐溶液的pH小于C的钠盐溶液的pH;③酸A和D的钠盐反应生成A的钠盐和酸D。由此可以确定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
- 2 -
-
-
2+
+
+
+
2-
-
2-
+
+
A.B>C>A>D C.D>A>C>B
B.A>C>D>B D.C>D>A>B
解析:本题须结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与盐类水解的知识综合分析判断。由①知A溶液的c(H)大于C溶液的c(H),说明C的酸性比A的酸性强;由②知B的酸性比C的酸性强,因酸越弱,其钠盐水解的程度越大,所得溶液的pH越大;由“较强酸+较弱酸的盐反应能生成较强酸的盐+较弱的酸”的规律可知,A的酸性比D的酸性强,即酸性强弱顺序为B>C>A>D。
答案:A
9.有四种盐都是由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生成的,实验测得盐AX和盐BY的水溶液的pH都等于7,AY的水溶液的pH>7,BX的水溶液的pH<7,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盐AX和BY没有发生水解反应,盐AY和BX发生了水解反应 B.酸性HX>HY,碱性AOH>BOH
C.等物质的量的AY和BX的混合物溶于水,溶液呈中性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X溶液和HY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解析:AY的水溶液呈碱性,应是强碱弱酸盐,BX的水溶液呈酸性,应是强酸弱碱盐,则HX是强酸,HY是弱酸,AOH是强碱,BOH是弱碱,AX是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呈中性,BY是弱酸弱碱盐,因水解所得的弱酸HX与弱碱BOH的电离程度大约相等,也呈中性;等物质的量的AY与BX混合物溶于水,相当于得到AX和BY的混合溶液,应呈中性;HX是强酸,HY是弱酸,当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前者c(H)比后者的大,即前者的pH比后者的小。
答案:B、C
10.下列各组中的比值等于2∶1的是( )
A.pH均为12的烧碱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B.硫化钾溶液中c(K)与c(S)之比
C.相同温度下0.2mol/L醋酸溶液与0.1mol/L醋酸溶液中c(H)之比 D.10mL 0.5mol/L的盐酸与5mL 0.5mol/L盐酸中的c(H)之比
解析:pH=12的强碱溶液中c(OH)=0.01mol/L,对NaOH溶液c(NaOH)=0.01mol/L,对Ba(OH)2溶液c[Ba(OH)2]=0.005mol/L。两溶液的浓度之比为2∶1;K2S溶液中由于S有极少量发生水解,使c(K)∶c(S)>2;因不同浓度的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则0.2mol/L醋酸溶液的c(H)与0.1mol/L醋酸溶液的c(H)之比不等于2∶1;由于题给盐酸的浓度都为0.5mol/L,只是体积不同,则c(H)应相等。
答案:A
11.把浓度均为0.1mol·L的NaOH溶液、H2SO4溶液和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
A.c(SO4)>c(Na)>c(NH4)>c(OH)>c(H)
- 3 -
2-
+
+
-
+
-1
+
+
+
+
2-
2-
-
+
+
+
2-
+
+
+
B.c(Na)>c(NH4)>c(SO4)>c(H)>c(OH) C.c(SO4)=c(Na)>c(NH4)>c(H)>c(OH) D.c(SO4)=c(Na)>c(H)>c(NH4)>c(OH)
解析: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及量的关系,最后得到的是同浓度的Na2SO4、(NH4)2SO4的溶液,由于NH4水解显酸性,使得c(H)>c(OH)。
答案:C
12.已知一种c(H)=1×10mol/L的酸和一种c(OH)=1×10mo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解析:解答本题易犯的错误是认为:(1)生成了强酸弱碱盐而错选D;(2)强酸反应时,酸的浓度大而错选A。其实解答本题时应抓住酸和碱未给出强弱这一关键信息,通过假设其强弱加以讨论。依据本题信息:酸中c(H)=1×10mol/L,碱中c(OH)=1×10mol/L,且酸和碱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是强酸和强碱混合,它们完全中和,生成的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故选项A错误。若是弱碱和强酸混合,由于弱碱的不完全电离,碱的物质的量浓度远大于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当它们等体积混合时,碱过量,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故选项C、D错误。同理,若弱酸与强碱混合,当它们体积相等时,酸过量,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呈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热后颜色变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在该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的文字说明)。
答案:CO3+H2OHCO3+OH 深 加热,温度升高,使CO3水解平衡右移,c(OH)增大,溶液碱性增强,所以红色加深 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慢慢消失 当加入BaCl2后,Ba
2-
2-
-
2+
2-
-
-
2-
-
+
-3
-
-3
+
-3
-
-3
+
+
-
2-
+
+
+
-
2-
+
+
+
-
++2-+-
+CO3===BaCO3↓,由于c(CO3)减小,水解平衡左移,c(OH)也随之减小,酚酞的红色慢慢消失
14.把NH4Cl晶体溶入水中,得到饱和NH4Cl溶液。若在该溶液中加入镁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点燃有爆鸣声,此气体是_____ ___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微热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总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4 -
答案:H2 NH4+H2ONH3·H2O+H、Mg+2H===Mg+H2↑ NH3 因为c(H)减小,使△+2+
水解平衡右移,产生的NH3·H2O增多,加热使NH3·H2O分解放出NH3 Mg+2NH4=====Mg+H2↑+2NH3↑
15.现有S、SO3、NH4、Al、HPO4、Na、SO4、AlO2、Fe、HCO3、Cl等离子,请按要求填空:
(1)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碱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既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4)既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不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SO3、HCO3、HPO4、AlO2 (2)NH4、Al、Fe (3)Na、SO4、Cl (4)HPO4、HCO3
16.在常温下10mL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反应后混合溶液中:c(A)______________c(K);
-
+
2-
-
+
2-
-
+
3+
3+
2-
2-
-
2-
-
2-
2-
+
3+
2-
+
2-
-
3+
-
-
+++2++
V(总)______________ 20mL(填“≥”“≤”或“=”)。
答案:= ≤
17.浓度均为0.01mol·L的8种溶液: ①HNO3 ②H2SO4 ③CH3COOH ④Ba(OH)2
⑤NaOH ⑥CH3COONa ⑦KCl ⑧NH4Cl,这些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写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①③⑧⑦⑥⑤④
18.水解反应是广泛存在的一类反应,盐的水解即为一例。越弱越水解是盐水解的重要规律,同浓度的AlCl3水解程度比MgCl2高。从同周期中元素金属性递变规律看H4SiO4的酸性更弱,因而SiCl4水解更完全。
(1)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SiCl4水解:__________________。 ②PCl5水解:__________________。
(2)Mg3N2及CaC2与水的反应也可看做水解,注意以下规律: Mg3N2+6H2O===3Mg(OH)2+2NH3↑; CaC2+2H2O===Ca(OH)2+C2H2↑
-1
- 5 -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Ca3P2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②Al4C3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SiCl4+4H2O===4HCl↑+H4SiO4 ②PCl5+4H2O===5HCl↑+H3PO4 (2)①Ca3P2+6H2O===2PH3↑+3Ca(OH)2 ②Al4C3+12H2O===4Al(OH)3+3CH4↑
- 6 -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Ca3P2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②Al4C3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SiCl4+4H2O===4HCl↑+H4SiO4 ②PCl5+4H2O===5HCl↑+H3PO4 (2)①Ca3P2+6H2O===2PH3↑+3Ca(OH)2 ②Al4C3+12H2O===4Al(OH)3+3CH4↑
- 6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高中化学 3.3盐溶液显酸碱性的原因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