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1.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
1.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1.通过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好与有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
2.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营造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尝试的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学生的探索实验,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探讨交流、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声音的传播.各种声现象充满了人们的生活,而对声现象的了解也易于通过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动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的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等.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章教材安排了若干随堂实验探究活动,例如“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等.应该说,这些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实际探究过程有很大差距,例如,问题提出不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实验过程也相对简单.这样的设计,是由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的,应该说,学生学习本章内容时,对探究活动相当陌生,处于初级阶段.
本章内容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例如“骨传导”“声与信息”“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等,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的课程理念.教学中还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加强对生活中的科学和技术的理解,获得更多的实际知识,适应现代化的生活,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
本套教材精心安排了每一章的章首图,还为这些图片配上相应的小散文,力图牢牢抓住学生的心.
本章的章首图是一队行走中的大象.我们在动物园中观察知道,大象的活动通常是无声无息的.那么,大象的活动跟声音有什么关系?这无声中蕴含着什么?这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本图不像其他一些图(如编钟、锣鼓)更具有明显的声特征,反而会使学生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本图由于立意比较新颖、奇特,教学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重点】 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 【难点】 对声波的理解,区分音调与响度.
一、声音的产生
声现象丰富多彩.教材用图介绍不同物体发声的图景:声带的振动、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工件和砂轮相互摩擦引起它们的振动,以及青蛙通过气囊的振动等,从不同的方面给出了声音产生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发声时都要振动的共同特征.教学中最好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关的现象和体验.
在学生讨论获得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做一些活动(如尺子振动发声、声带振动发声、击打纸片发声等),来进一步探究物体发声时都发生振动的基本特征.这一章的“探究”相对后面的几章而言比较容易,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体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活动中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好让学生自己设计通过做什么样的活动,达到观察物体是怎样发声的目的.也可以将学生讨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与探究活动结合在一起展开教学,让学生边活动、边探讨,最后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的结论. 二、声音的传播
教学中应使学生体会到,要想使声音从发声地传播出去,必须要有传播的载体——介质.教材对固、气、液三态物质传声的教学做了不同的安排.
教学中重点应让学生自己探究固体传声.固体传声的实验器材易得,比较好做,关键是让学生领悟到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一种重要介质,但容易被初学者忽略.由于气体传声实验条件要求高,所以教学中安排了空气传声的演示实验.
对于液体传声,教材安排由学生设计实验.注意要求不可过高,重点应放在学生相互讨论和实验方案的提出上.液体传声的实验可以将一振源(机械表、电铃等)放在塑料袋里,然后把塑料袋密封后放在水里,看看水是否能传声. 三、声速
在第一章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因此一般性地使用声速这一概念是可以的.
另外,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例如:回声、雷电等.田径比赛时,在远处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发令枪的声音,也是个很好的例子.
从分析数据获得信息,是学习物理的一项重要能力.教师在此处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方法的练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3节 声的利用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本章复习教案 1课时 1课时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准备】 真空罩、电铃、抽气机、激光灯、平面镜、土电话各1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铁架台、音叉、细线、乒乓球、小锤;(2)烧杯、水、橡皮筋、木梳;(3)钢尺、塑料泡沫.
导入一: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生甲: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乙: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吗? 生丙: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生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
师:同学们对声有这样浓厚的兴趣,这让我很高兴,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 导入二:
选用电影《让子弹飞》的开始片段,影片开始的情节是:高空中一只雄鹰在展翅翱翔,发出嘶哑的叫声,山谷中延伸出长长的铁轨,一个人把耳朵贴在铁轨上,过一会一辆火车汽笛长鸣,从远处开来,车里传出悠扬的歌声.这个人把耳朵贴在铁轨上,他在干什么呢?同时影片中还听到了许多其他的声音,适时抓住机会,反问学生: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从而引入第一个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也为下面的固体能传声埋下伏笔.
一、声音的产生
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1.问题启发
(1)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4)发声物体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
通过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实验中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物体的区别.
2.探究实验
实验1: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尤其强调将发声时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学生开始实验1并归纳总结.
总结:物体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 实验2:用音叉、鼓做实验
(1) 你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像实验1一样明显吗? (2) 怎样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呢?
启发学生(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呢? 学生回答:可以在鼓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纸屑),紧挨着音叉放一乒乓球.
学生改进实验再做,并同样回答前面的问题.
总结:在物理的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著的研究方法. 实验3: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 吹瓶子口,听声音.
(1)这个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猜想可能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2)假如空气在振动,你能看见吗?怎么办?
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绒球,然后交换进行. (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总结:气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实验4:利用水产生声音,并注意观察水面的振动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四个常见而且学生易做的实验,容易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通过学生边做边观察,很容易达到实验探究结果的目的.
学生进行实验并归纳总结.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识拓展] 常见的发声体及发声原因. 发声体 发声原因 腹基部鼓膜受到振动而发蝉 出声音 机械唱片 唱针振动 人说话 声带振动 打击乐器 被打击物体振动 弦乐器 弦的振动 管乐器 管内空气柱振动 蚊子、苍蝇 翅膀振动 气管和支气管交接处的鸣小鸟鸣叫 膜振动 [过渡语] 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那么请同学思考一下: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二、声音的传播 思路一
我国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宇宙中航行了几天的时间,并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进行了交谈.听到这一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好消息后,我禁不住要问大家:你们知道在宇宙中,宇航员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谈的吗?他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呢?
学生讨论,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玻璃、金属、墙壁、水等. 生活中的物理:
1.在课堂上,大家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同学们之间讨论问题时彼此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说明了什么能传声呢?
2.古代的侦察兵用一个铁筒插入地下,耳朵贴着铁筒就能听到很远处队伍行进时的步伐声和马蹄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多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做着整齐一致的动作,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到整齐一致的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八年级物理上册2声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