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救生员复习资料
一、
单项选择题
1.职业道德是维护职业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必要__。
A.条件 B.内容 C.措施 D.要求
2.称职的游泳救生员除必须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外,还必须具备__。
A.专业技能 B.一般技术 C.一般技能 D.专业理论 3.游泳救生员可分为__和自然水域救生。
A.静水 B.海浪 C.游泳池 D.人工水库 4.踩水时两臂向外摸水时掌心稍__,向内摸水时掌心稍向内。
A.向后 B.向前 C.向内 D.向外 5.救生员应采取__,接近距离较远的溺者。
A.抬头爬泳 B.蛙泳 C.侧泳 D.反蛙泳 6.解放后,我国最早成立水上救生组织的省市是__。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7.溺水事故的预防,是指发生事故__的预防工作。
A.前 B.时 C.中 D.后 8.直线切割法中,对岸救生岗位主责区__的水域为次责区。
A.1/2 B.1/3 C.2/3 D.近旁主责区 9.游泳时__,容易造成踩踏或撞伤意外事故发生。
A.水中嬉戏 B.水中滑行 C.呛水 D.打退 10. 遇到自我突发意外危险时用醒目的__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A.肢体语言 B.漂浮 C.休息 D.踩水
11. 小腿前面肌肉痉挛,先用一只手抓住脚趾,而后用力尽量__按压。
A.往左 B.往下 C.往右 D.往上 12. 游泳池救生观察台的高度不应低于__米。
A.3 B.2.5 C.2 D.1.5 13. __是游泳场所必须设臵的标志牌。
A.广告牌 B.泳道牌 C.警示牌 D.宣传牌
14. __是在值岗时,救生员对自己责任区左右、远近进行直线、不间断的观察。 A.环视法 B.扫视法 C.跟踪法 D.眺望法
15. 在泳池施救过程中使用__是泳池间接救生的方法之一。 A.心肺复苏 B.肩背运送 C.救生圈 D.入水 16. 双人上岸方法需要__救生员同时操作。
A.两名 B.三名 C.一名 D.四名
17. 在游泳池实施手援技术时要注意在确保__的安全情况下,有效快速的进行
施救。
A.溺水者 B.自身 C.教练员 D.游泳池经理 18. 救生员在抛掷__时一定要准确到位。
A.救生杆 B.颈托 C.急救板 D.救生圈 19. 当溺水者尚未下沉,特别两手还在挥舞挣扎时可用__。
A.正面接近 B.侧面接近 C.背面接近 D.潜水接近 20. 救生员在施救时颈部被溺水者抱持时应采用__法解脱。
A.反(扭)关节 B.推击 C.夹鼻推颌 D.上推双肘 21. 救生员在施救时,腰部背面被溺水者抱持时应采用__法解脱。
A.弓身抽手板指 B.上推双肘 C.夹鼻推颌 D.转腕
22. 侧面接近是指救生员游至溺水者__米处,有意识地转向溺水者侧面游进。
A.小于1.5 B.1.5-2 C.3 D.3-3.5
23. 跨步式入水时救生员的眼睛应始终不离赴救目标,救生员的__始终保持在
水面上。
A.上肢 B.头部 C.手脚 D.肩部 24. 接近时,要尽量避免与溺水者__接触。
A.背面 B.正面 C.身体 D.头部
25. 接近时救生员可以直接潜入池底,双手__,脚蹬池底,将溺水者拖出水面。
A.抱头 B.扶腰 C.托颈 D.托腋 26. 直接赴救包括入水、接近、__、拖带、上岸、运送六个环节。
A.反关节 B.心肺复苏 C.手援 D.解脱 27. 溺水者持续闭气时间一般最长约__秒左右。
A.30 B.60 C.90 D.120
28. 溺水后人体的生理变化__分钟脑细胞开始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A.1-3 B.3-5 C.4-6 D.6-7
29. 基本生命支持阶段,应该包括畅通气道、人工呼吸、__3个步骤,以维持
有效的呼吸和循环。
A.建立循环 B.体外除颤 C.物理治疗 D.脑复苏 30. 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通过__观察判断溺水患者有无呼吸活动。
A.看 B.听 C.感觉 D.看、听、感觉 31. 在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救生员要用__捏住溺水者鼻翼而封闭其鼻腔,以免
吹入气从此溢出。
A.拇指与无名指 B.拇指与中指 C.拇指与食指 D.无名指、中指与拇指
32. 胸外心脏按压时双手采用两手手指__抬起的方法。
A.平行 B.重垫 C.交叉 D.不清楚 33. 救生员在胸外按压时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__。
A.下压快,放松慢 B.下压慢,放松快 C.相等 D.有停顿 34. 最早成立水上救生组织的国家是__。
A.澳大利亚 B.英国 C.美国 D.比利时 35. __成立了英国皇家救生学会。
A.1819年 B.1891年 C.1918年 D.1981年 36. 国际救生协会于1993年2月23日在__成立。
A.美国 B.比利时 C.法国 D.英国 37. 全国第一届的游泳救生比赛是在__举行。
A.北京 B.福建 C.上海 D.天津 38. 游泳池的中心工作应该是__。
A.安全 B.施救 C.日常管理 D.先进设备 39. 救生员距离溺者较近时入水应采用__。
A.直立式 B.团身式 C.跨步式或蛙腿式 D.探索滑行式 40. 在水中活动时,小腿后侧肌肉痉挛是最常见而多发的部位,正确的自救方法
是__。
A.沉底站立 B.呼叫 C.快速上岸 D.一手按膝一手抓脚底做沟脚动作 41. 观察是指救生员在自己责任岗位上,采用__来管理自己的责任区域。
A.扫视法 B.环视法 C.跟踪法 D.A、B、C三种方法
42. 不规则的游泳场所每一名救生员观察的主责区最大面积不得超过__平方
米。
A.50 B.200 C.250 D.300 43. 救生圈一般投掷距离为救生员与溺者__M左右的扇面范围。
A.0-4 B.5-8 C.9-12 D.12-15
44. 救生员正面接近应游至离溺者__米左右,下潜至溺者髋部以下,然后双手
扶溺者髋部,转体180度。
A.1 B.2 C.3 D.4 45. 托双腋拖带时,一般救生员采用__的方法较适宜。
A.爬泳 B.侧蛙泳 C.反蛙泳 D.仰泳 46. 在夹胸拖带时,溺者下肢下沉的主要原因为__。
A.溺者太重 B.溺者背部松散 C.没有应用正确技术 D.其他原因 47. 在拖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溺者的__,不可没在水下。
A.鼻 B.口 C.口、鼻 D.头颈部 48. 对成人溺者做心肺复苏时,心脏按压深度一般为__厘米。
A.2-3 B.3-4 C.4-5 D.5-6 49. 救生员每天上岗时间最多不能超过__小时。
A.5 B.6 C.7 D.8
50. 反蛙泳技术动作简易游起来省力又持久。在救助溺者时,一般可用__进行
拖带。
A.夹胸 B.抓头发 C.托颈 D.托腋
二、是非判断题
1.游泳救生工作的中心是安全。( )
2.2008年5月,我国在杭州举办第一批游泳救生员考评员培训班。( ) 3.踩水配合时一般两腿各蹬夹两次,或两腿同时蹬夹两次,两手做一次摸水动
作。( )
4.蛙泳划臂时,两臂自然伸直经水中在肩前入水。( ) 5.侧泳技术有手出水和手不出水两种姿势。( )
6.侧泳做收腿动作时,大腿与躯干成80度角,小腿与大腿成45-60度角。
7.对紧张挣扎的溺水者,使用侧泳技术采用夹胸的方法,能严紧地控制住溺水
者。( )
8.救生器材包括救生竿。( )
9.预案的内容包括确定现场指挥者和实施抢救人员的分工。( )
10.如溺水者在水中不能自主地支配肢体动作,并缓慢下沉或已沉入池底,则溺
水者已丧失意识。( )
11.直线切割法中,对岸救生岗位主责区1/3的水域为次责区。( ) 12.游泳救生员当值时,穿着统一服装,不但有助于塑造 专业形象,更便于执
行救生任务。( )
13.救生是指人们在活动时发生意外事故所采取的救助措施。( )
14.救生员在接班时,接班救生员一边耳听交班救生员的情况介绍,一边上岗接
班。( )
15.人在溺水时,肺部或胃部都充满了水,无法进行呼吸导致缺氧而死亡。( ) 16.救生专门技术是指在水上用最快的速度和合理方法将溺水者救出水域的一项
专门技术。( )
17.心脏病人,不论有什么保护措施都不能下水游泳。( )
18.踩水的腿有两种技术,一种是两腿交替蹬水,另一种是两腿同时蹬夹水。( ) 19.反蛙泳的臂和腿的配合为:手划水或臂划水与腿的蹬夹水交替进行。( ) 20.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如不小心从池边、岸边等处滑入水中或在水中滑
倒后站不起来。( )
21.救生员次责区不得超过250平方米。( )
22.救生员在进行双人解脱时,应先确认两人中谁是溺水者,再进行解脱。( ) 23.救生员用单手虎口推击溺水者手腕部时,撞击时要迅速、有力。( ) 24.救生员腰部正面被抱持后,救生员应采用扳手指方法解脱。( ) 25.救生员单手前臂被溺水者抓住时常用扳手指方法解脱。( ) 26.当救生员右手被溺水者的左手抓住时应采用“转腕法”。( )
27.拖带是救生员采用侧泳、潜水技术将溺水者拖带到岸边的一种技术。( ) 28.拖带时应使溺水者的口鼻保持在水面上,以保证溺水者的呼吸。( ) 29.在现场抢救中应坚持连续进行心肺复苏,不能简单地提出停止心肺复苏的决
定。( )
30.救生员平时对模拟人进行口对口吹气训练时如果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不可
能通过唾液传染给其他救生员。( )
31.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指压、强屈关节、止血带、结扎、外用药物。( ) 32.胸外心脏按压的下压速率为100次/分。( ) 33.游泳者发生脊柱损伤一定是颈椎损伤。( )
34.脊髓位于脊柱之内,脊柱骨折可能导致脊髓受伤。( )
35.每一救生岗位观察区域负责区的最大面积可达260平方米。( ) 36.“同心协力、拯溺救难”是游泳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 ) 37.遇到事故时,救生员可以对外随意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
38.发生肌肉抽筋常见的部位是手指、手掌、脚趾、小腿、大腿和腹部。( ) 39.溺水事故前做好游泳池的防范工作是救生工作的根本。( )
40.救生员在观察时,一定要不间断扫视自己的责任区域,以防溺水事故发生。 41.观察时,应对主责区和次责区交叉观察,不留盲区和死角。( ) 42.池岸救生是指救生员在岸边利用水域现场的救生器材,对无意识的溺者进行
施救的一种技术。( )
43.救生员距离溺水者较远时,可采用跨步式入水。( )
44.解脱的方法主要有:转腕、扳手指、反(扭)关节、推击等。( ) 45.跨步式入水后,头露出水面后,应迅速扑捉溺者的目标。( )
46.侧面接近时,救生员靠近溺者看准并果断、迅速地用侧手抓握住挣扎中的溺
者近侧手腕部。( )
47.救生员接近溺者成功后一定要控制住溺者。( )
48.在一般情况下,救生员应尽可能的采用背面接近溺者,保护自身安全。( ) 49.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的一般方法是轻拍溺水者的面颊。( ) 50.对外公开意外事故的处理意见是由救生组长决定的。( )
三、简答题
1.游泳场所中,安全标示应该如何设臵?
2.救生员在值岗时,应对哪些人群进行重点看护?
3.在游泳池发现了一名溺水者,在你采取赴救措施之前,应该对溺水者做出哪
些判断?
4.池岸(间接)赴救有哪几种方法?
5.当游泳者不小心弄伤身体,流血不止,你应该如何处理? 6.救生员报考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7.救生员的工作守则是什么? 8.现场急救的原则。 9.解脱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0. 遇到有人溺水时,如何运用最安全的方法施救?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游泳救生员复习资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