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考试模拟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选择

1 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例如建库、灌溉、水土保持等)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可间接的影响年径流量,一般说来,上述这些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会 使得( )? B.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2以下关于地下水类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隔水层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为潜水【A】潜水除了A外,还要 “靠近地面的第一个”这个特点。 3. 从单一流向的河流中取水供城市水厂使用,其取水构筑物不应选择在何处? (D)在丁坝同岸下游200m处. 4 在设计江河取水构筑物时,那些因素要求最底层进水孔下缘距河床有一定高度?(A)防止推移质泥沙随水流进入取水构筑物(c)防止河床变化造成进水孔被淤塞

5.下列选择地表水取水口位置的要求中,哪几项可避免泥沙淤积的影响? (B)取水口应离开支流出口处上下游有足够的距离(C)取水口一般设在桥前500-1000mm 以外的地方(D)取水口设在突出河岸的码头附近时,应离开码头一定距离

6在设计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时,常需对河床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其主要目的是:(A)合理选择取水构筑物位置 (C)采取工程措施,保护取水河床稳定 (D)使取水构筑物结构适应河床变化 7. 某城市拟建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其河道上人工构筑物及天然障碍物如图示。岸上可建取水构筑物的地点初选有6处(如图黑块所示)。从取水安全考虑,哪组地点不宜建取水构筑物?并说明原因。(B) II 、IV 、V

8.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A) 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不应低于90%(B) 设计枯水流量的年保证率不应低于90% (C) 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值为50 年

9.江河取水构筑物中自流管的最小设计流速取决子下列何项?(D)取水河流中悬移质特定颗粒的止动流速 10 当河流冰凌情况不严重而含砂量较高时,斗槽式取水构筑物形式宜采用下列哪一种? (D) 顺流式

11. 某城市水厂从一大河中取水,取水泵房布置北岸江边,己知该河流的历史最高水位为10.20m ,百年一遇高水位为9.50m ,城市防洪设施的设计水位为9.8m ,校核水位为10.00m,洪水期主导风向为南,浪高1.00m,泵房进口地坪的设计标高最低为下列何项? (A)10.00m (B)10. 80m(C)11.00m (D)11.30m 9.8+1+0.5=11. 3m 1 、下列关于建在堤内的江河取水泵房进口地坪设计标高 的叙述何项是正确的?

(A) 按江河设计最高水位加O. 5m 设计

(B) 按江河设计最高水位加浪高再加O.5m设计,必要时 增设防浪爬高措施

(C) 按江河设计最高水位加浪高再加O.5m设计,并设防 止浪爬高措施

(D) 可不按江河设计最高水位设计 参考答案:【D】 4. 某取水构筑物采用 虹吸进水管,取水规模 为2万m3/d,虹吸管 采用2根DN600钢管 ,其布置如图所示,该 设计存在几处不妥的地 方,其原因是什么? (A) 1处(B) 2 处 (c) 3处(D)4处 地表水取水工程 答案:【C】 主要解答过程:

(1) 管内流速小于规定进水管最小设计流速(0. 6m/s); (2)虹吸管朝向向集水问方向下降,应朝向集水问方向上 升其最小坡度为0.003--0.005;

(3)虹吸管虹吸高度=9.5-2. 0+ 水损>7m;应为4m 一6m,最大不超过7m 地表水取水工程 单项选择

7 、在设计岸边式取消构筑物时,何项需按保证率 90%~99%的设计枯水位确定? (A) 取水泵房进口地坪的设计标高 (B) 最底层淹没进水孔下缘标高 (c) 最底层淹没进水孔上缘标高 (D) 最上层进水孔下缘标高 参考答案:【C】 地表水取水工程

4. 某取水工程取水口附近有50 年河流水位测量资料,其 中测得的最高水位为26.8m,经分析推算得到不同频 率的最高水位见下表,河水浪高1.5m,如在河流的堤 坝处建岸边式取水泵房,泵房进口处的地坪设计标高 为下列何值?

(A)27.9m (B)28.8m (C)29.3m (D)30.1m 参考答案:【C】 主要解答过程:

取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计算, 27.3+1. 5+0. 5 = 29. 3m 解析:

1.江河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为100 年,即100 年一遇,所以应取频率1%

的河流资料

2. 注意按第5. 3. 9 条,在浪高基础上加O. 5 米。 地表水取水工程 专业案例(上午)

4. 某水厂采用河床式取水构筑物从无冰絮的河流取水,取 水头为箱式,侧面进水。河流枯水位分析结果见附表 ,取水头处河床标高为一22.0m ,设计枯水位保证率 取95% 。取水头最底层进水孔上缘标高不得高于和 下缘最低标高不得低于以下何值? 【D】 (A)26.5m, 23.0m (B)26.5m, 22.5m (C)26.7m, 23.0m (D)26.7m, 22.5m 地表水取水工程 主要解答过程:

95%保证率对应水位为二十年一遇枯水位27. 0m; 根据 现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5.3.12-2 ,进水孔上缘标 高27-0.3=26.7m;又根据现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 5. 3. 1 0-1,进水孔下缘最低标高22.0+O. 5=22. 5m 解析:

1 保证率95% ,不保证率为5% ,即20 年一遇。满足 设计枯水位保证率90% - 99%

2. 侧面进水时,进水孔下边缘距河床的距离不小于0.5 米,上边缘距设计枯水位不小于0. 3 米 地表水取水工程

6.在设计取水构筑物时,当最低水位确定后,何项不受江 河水位变化影响?

(A)岸边式取水构筑物进水孔的设置层数 (B)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白流管的敷设高程 (c)浮船式取水构筑物联络管的形式 (D)取水构筑物的形式 参考答案:【B】

关于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进水虹吸管宜采用钢管或塑料管; B. 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应采用90~97%;

C.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进水孔的过栅流速,有冰絮时宜采用 0.1~0.3m/s,无冰絮时宜采用0.2~0.6m/s;

D. 当水源水位变幅大,水位涨落速度小于2.0m/h,且水流不 急、要求施工周期短和建造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有困难时,可考 虑采用活动式取水构筑物。

? 参考答案:【D】题: 某地面水源水位变幅大,水位涨落速度小于 2m/h,河岸较陡,坡度大于35°,要求建设时间 短,可考虑选用( )。 A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B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 C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D 墩桥式取水构筑物。 ?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

? 4. 某临时取水工程拟采用移动式取水构筑物,下面何 项因素是进一步确定选用浮船式还是选用缆车式取水 的主要依据?

? (A)河岸坡度(B)漂浮物(c)冰凌(D)水位涨落速度

? 解析:浮船式一般选择河岸较陡的坡度,缆车式一般选 择10 度-28 度的坡度为宜。两者对涨落速度要求基本

相同(不超过2m/h) .【A】4、设计山区洗水河流取水构筑物时,下列观点中错误的 是何项?

(A) 推移质不多的山区河流可采用低坝取水

(B) 固定式低坝取水构筑物主要有拦河低坝、冲砂闹、进 水闸组成

(C) 大颗粒推移质不多的山区河流宜采用底栏栅取水 (D) 底栏栅取水构筑物应避开山洪影响较大的区域 参考答案:【C】 地表水取水工程 多项选择

43. 在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中可以采用水泵直接从河道内取 水的是下列哪儿项?

(A)岸边式取水构筑物(B)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c)浮船式取水构筑物(D)底栏栅取水构筑物

解析:岸边式取水构筑物没有必要采用水泵直接从河道内取

水。底栏栅取水构筑物要有沉砂池等设施。但实际中 没有这么严格的区分,岸边式与河床式的区分也不是 泾渭分明。只是相对来说,岸边式的进水间概念突出 一些,而河床式的取水头部的概念突出一些。【BC】 地表水取水工程 单项选择

7.以下关于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类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 一项?

(A)河岸较陡,水流深槽近岸,宜建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B)河流冰凌较多时,可建斗槽式取水构筑物

(C)推移质较多的山区浅水河流,可建低坝取水构筑物 (D)水位变幅较大,要求施工周期短,可建移动式取水构 筑物

参考答案:【C】

解析:低坝取水构筑物适用于推移质不多的山区浅水河流 45.在湖治、水库内设计取水构筑物,下列叙述中哪些是 正确的?

(A) 由于水体是静止的,因此可不考虑泥沙影响的问题 (B)在湖泊中取水口不要设置在夏季主风向向风面的凹岸 处

(c)由于水位变化幅度都较小,而风浪较大,因此不能采 用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D)在深水湖泊、水库中,宜考虑分层取水 参考答案:【BD】 地表水取水工程

6 设计位于水库边的岸边式取水泵房时.不平确的做法为下 列哪一项?

(A)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采用90%…99%

(B)防洪标准取水库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并采 用设计与校核两级标准

(C)进口地评的标高应为设计最高水位加浪高再加0.5m ,并设防止浪爬在措施

(D)最底层淹没进水孔的上边缘在设计最低水位下的深度 不得小于0.5m 参考答案:【D】 地表水取水工程 多项选择

43.选择湖泊取水构筑物位置时,应尽量避开以下 哪些地段?

(A)支流汇入口附近(B)夏季主导方向的上风向 (C)湖底平缓浅滩地段(D)水质易受污染区域 参考答案:【ACD】

解析:二版秘书处教材第87 页.当湖岸为浅滩且湖底平缓 时,可将取水头部伸入到湖中远离岸边以取得较好水质 。

地表水取水工程 多项选择题

43.水库水深较深时,应采用分层取水,其目的是 以下哪几项?

(A)可多层取水,增加取水量(B)夏季可取得藻 类较少的水

(C)减少洪水期库底泥沙进入(D)有利水库泄洪 、排沙时取水

参考答案:【BCD】 地表水取水工程 多项选择

44、水库取水构筑物和江河取水构筑物的设计主要差别是 下列哪儿项?

(A) 两者淹没进水孔上缘在最低水位下的最小深度不同 (B) 两者最低层进水孔下缘距水体底部的最小高度不同 (C) 两者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不同 (D) 两者设计防洪标准不同 参考答案:【BD】

一、概念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都可以称为水资源(包括天上的雨雪、河湖中的水体、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土壤水、冰川、海水等等)

2、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 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 3、径流系数:降雨量与相应径流深之比。

4、重现期:某事件在多年期间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之平均数。

5、节约用水: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水平,通过法律、管理、技术与教育手段,以及改善供水系统,减少需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的损失与浪费,合理增加水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环境、生态、经济效益的一致性与可持续发展。 二、1、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所谓点源污染,是指集中产生、并有可能集中排入水体的污染源。所谓面源污染,是指非集中产生、不可能集中排入水体的污染源,例如人烟稀少的山区、旷野、农村地带也有自然污染产生,降雨时污染物会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这样的污染就具有面源的性质。2、径流模数

径流模数V为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单位为(^. 。

5、水质型缺水:某个地区水体总量充足,但是由于水体遭受污染不能被正常利用,致使该

地区水资源不足,称为水质型缺水。

6、干旱指数:一个地区的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

5、水体污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 即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1、结合水;松散岩石颗粒表面和坚硬岩石空隙壁面,因分子引力作用而具有表面能, 而吸附水分子,在颗粒表面形成很薄的水膜,当表面能大于水分子自身

重力时,岩石空隙中的这部分水就不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称其为结合水。 2、径流系数\为某时段内的径流深度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之比。

3、水煮沸时,水中所含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省城沉淀,依

附于锅炉壁上形成锅垢,这种作用称为成垢作用。4、城市用水定额是在一定期限内、一定约束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一 定核算单元所规定的用水水量限额(数额》

5、数理统计中用均方差与均值之比作为衡量系列数据相对离散程度的参数,称为变差系数,又称离差系数和离势系数。

① 水资源:地球上的各种水,如果对人类和地球生物的生存及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价值或经济价值, 或者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有可能被利用的各种形态的水,统称为水资源,其内涵包括生存利用、生产利用、生态环境利用,外延包括直接利用、间接利用、以后有可能被利用。

② 水体更替周期:某水体的总量全部自然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③ 水质型缺水:某个地区水体总量充足,但是由于水体遭受污染不能被正常利用,致使该地区水资源不足, 称为水质型缺水。 ④ 干旱指数:一个地区的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

⑤ 水系:干流、支流及河流内的湖泊、沼泽彼此相互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庞大水系统。 ⑥ 流域:以分水线为界,汇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区域,称流域。

⑦ 生态环境需水量:从广义上讲,維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平衡(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所需用的水量,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量。从狭义上讲,为维持区域内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量,称为生态环境需水量。

⑧ 水体污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 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⑨ 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所谓点源污染,是指集中产生、并有可能集中排入水体的污染源。所谓面源污染, 是指非集中产生、不可能集中排入水体的污染源,例如人烟稀少的山区、旷野、农村地带也有自然污染产生,降雨时污染物会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这样的污染就具有面源的性质。

⑩ 水资源管理:指人类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协调控制、监督管理。

二、填空

① 大循环过程包括海洋蒸发、气流飘移、遇冷降雨、地表地下径流、汇入海洋;小循环过程包括海洋蒸发、遇冷降雨至海洋、地表蒸发、遇冷降雨至地表。

② 地球水总量13』6亿1^13 ,陆地水量总计(!. 48亿1^13 ,陆地淡水总量35亿,可以直接利用的^! 亿^3 ,占不足地球总水量的1^或不到淡水总量的25 、。

③ 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暈62000亿III3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8000亿III3 ,其中河川27000亿巾3 、地下水1000 亿!II3 ,排位于世界第1;河川径流年人均量222(^7人,为世界人均径流量的」|。

④ 表示径流的参数有径流用径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系数,影响径流的因素有』水和蒸发、地形特征、地质情况、植被状况、流域的几何形状、温度、湿度、人类活动等。

⑤ 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有雨水补给型、地下水补给、冰雪融化补给、混合补给型,渭河属于雨水补给为主、融化水补给、及地下水补给为辅的混合型类型。

⑥ 水体可利用性评价要素包括水量可利用性、水质可利用性、利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环境影响性评

⑦ IX域水暈平衡关系式为 调入量^降水量-调出量二可利用量。 ⑧ 水循环的要素包括降水、径流、蒸发。 ⑨ 移动式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包括」^^、缆车式。

1、全球水资源的特点是:储量有限总量稀少分布不均。

2、从狭义上讲,水资源可以定义为: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以江河、湖泊为代表的地表水和以地下水的淡水为主)。3、水循环的作用是指:通过形态变化,起到输送热量和调节气候的作用不断循环更新为淡水资源的不断再生提供条件门)水不断的得到更替和净化。4、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是降水、径流、蒸发。

5、形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为:自由出入空间、适当地质条件、充足的补给水源。 6、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把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7、水质指标:表示水中物质的种类、成分、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8、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可以分为: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渗渠。 9、污水回用的途径有:回用于农业;0回用于工业;0回用于城市杂用;

〔4〉地下回灌0回用于饮用。10、水资源保护的含义是: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利用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的质、量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保护与管理两个方面。

1、从广义上讲,水资源可以定义为: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都可以称为水资源(包括天上的雨雪、河湖中的水体、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土壤水、冰川、海水等等)。 2、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 3、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根据其循环途径可分为大循环与小循环,大循环是指水在』 气圈、岩石圈、水圈(或大气、陆地、海洋)之间的循环过程。 4、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是降水、径流、蒸发。 5、形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为:自由出入空间、适当地质条件、充足的补给水源。6、岩石空隙中的水的主要形式为: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和气态水。7、水质(质量〕是指水体中所有含物理成分、化学成分、生物成分的总和。8、地表水按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 :活动式(浮船式、缆车式)两种。9、在我国节约用水的的含义是指: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水平,通过法律、管理、技术与教育手段,以及改善供水系统,减少需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的损失与浪费,合理增加水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环境、生态、经济效益的一致性与可持续发展。10、水资源保护的含义是: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利用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的质、量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保护与管理两个方面。

1、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根据其循环途径可分为大循环与小循环,大循环是指水在陆地.海洋之间的循环过程。

2,常见的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渗渠 、 、 、―

3、开发新的水资源主要途径有、海水淡化、远距离跨区调水、再生水回用 、 三个方面。

4、再生水回用的方式 间接回用、直接回用^^^^^^、 ^^^^^^^^。

5、水体污染的三要素是^^^^ 、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 ^^^^、 。

6、水资源的特性有、 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用途的广泛性、不可替代性、

利、害两重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 、 、1.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是以各雨量站所在多边形面积为权数,求得各雨量站降雨量的加权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流域平均降雨量。1. 土壤上层包含着土、水和空气的三相体,称为 包气带。3^工业节水的主要措施是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 1在容易发生盐碱化和渍害的地区,应当采取措施,控制和降低 地下水的水&―。 5、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是^^、径流、蒸^I。 6、形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为:自由出入空间、适当地质条件、充足的补给水源。 7、岩石空隙中的水的主要形式为: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8、全球水资源的特点是:储量有限总量稀少分布不均。 9、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是降水、径流、蒸发。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水资源考试模拟题在线全文阅读。

水资源考试模拟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152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