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向市委王书记汇报工作 二、项目简介
1、黄石市凤庄新农村建设试验基地
2、大王有色湖2万头生猪万亩水产生态养殖垂钓休闲观光基地 3、阳新县昌和2万头仔猪标准化养猪场 4、大湾湖2600亩稻虾连作、莲虾套养基地 5、阳新县九垴十三凼3000亩彩色苗木林果基地 6、永兴蛙—鳅—稻试验种养基地
7、港沟、上街等沿山2000亩杂柑林果产业带 8、下堰湖3600亩农业综合开发基地 9、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上街村 10、大王中学环境治理工程 11、大王110KV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12、阳新县银源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技改工程 13、阳新县加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改扩建工程 14、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公司技改扩建工程 15、黄石冠宇工贸有限公司
1
向 市 委 王 书 记 汇 报 工 作 中共大王镇委员会 大王镇人民政府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一班人的核心作用,紧紧围绕全市“三大战略”,全县“三大建设”,拔“三盯”,把“三关”,实现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计划生育、构建和谐、镇村建设、基层党建等事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至月5底,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00万元;引进资金 6700 万元,完成和在建项目12个,比上年同期增长92%;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1.23 亿元,农业总产值达 0.49亿,其中工业总产值0.74亿元,计划生育率为95.35 % ,人口综合性别比为 100:115.3 ,安全生产和影响社会稳定事件为零,全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呈现出稳中求快的发展态势。
一、 主要工作
项目建设实现新跨越。我镇立足镇情,拓开思路,创新办法,以义招商,以商招商,倾心服务,招商项目抓落户,落户企业抓升级,赢得了项目建设的主动权,招商引资出现逆势增长的良好局面。至5个月底,我镇完成项目投资总额 6700万元,新落户和改扩建项目12个,其中300万元以上项目 9个,200万元项目1个,100万元项目2个。农业项目4个:①有色湖2万头生猪养殖、垂钓休闲观光基地新增
2
投资11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900万元;②阳新县昌和2万头仔猪标准化养殖基地新增投资5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300万元;③九垴十三凼彩色苗木、林果基地新增投资8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200万元;④引进资金100万元,建成陈宝油茶基地。工业项目5个:①引进张绪州投资1100万元,建设阳新加利矿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②阳新县金宝公司新增投资800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升级。③阳新县盛佳公司投资400 万元,改造环境设施,提高生产工艺。④黄石市冠宇工贸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生产与销售特种钢。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项目3个:①前进水库自流引水工程完成投资100万元,新增用户712户,人口2120人。②九垴十三凼低丘岗地改造工程完成投资400万元。③凤庄新村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完成投资700万元。
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围绕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通过加大投入固基础,调整结构促增收,突出产业抓特色,建设基地壮支柱,山、湖、畈全面开发,农、林、畜、渔各业并举,全镇今年的黄豆、芝麻、花生、水稻、高粱、水果、水产品的品种和面积都有新的发展。全镇新兴4000亩优质稻板块基地1个,1000亩以上林特基地2个,2万头生猪养殖场2个,500亩小龙虾套养基地5个,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一是建成特色板块基地。做大林果特色产业,搞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港沟、下刘、上街三村为主建
3
设“日本杂柑”、“中国红橙”基地1000亩;以莲花、金湖、刘寿3村为主发展大冶湖围栏养殖36000亩;以大湾湖、贵湾湖为主,发展莲—虾—蟹养殖2600亩;以下堰、坎下、上街、下街、王崇等村为主,发展优质高粱2000亩;以金寨、枫树、王崇、中庄6村为主建设阳新豚养殖基地。二是抓好粮食生产。继续抓好粮食生产,重点推进马家湖4000亩无公害优质稻基地建设,全镇发展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1户。三是壮大现代畜牧业。以有色湖猪—鱼养殖场、阳新县昌和2万头仔猪基地为龙头建成10万头生猪、300万斤鲜鱼养殖场。四是反季节蔬菜种植。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时间差,抓好下堰畈200亩蔬菜种籽和反季节蔬菜种植,发挥经济效益。五是水利工程岁修。继续举全镇之力疏挖大小沟渠8公里,完成土方5.6万方,标工1.8万个,并对16处涵闸泵站进行了更新和整修加固。六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抓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农机购臵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七是村级财务管理。坚持“三清三建”,以村干部离任审计、债务审计、村级收入审计、重点项目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审计重点,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推进村务公开、强化理事会职能,加大民主理财力度,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八是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扩大农村小额信贷投放覆盖面,努力增加农民开发性收入。上半年全镇发放支农贷款 86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42%。。
计划生育取得新成果。践行“第一国策”,严守计生规
4
则,全心全意做好计划生育常规性工作,不折不扣完成计划生育各项指标。狠抓“三查四术”。组建“一环二扎”的专门队伍,常年保持“三查四术”的高压态势,做到出现一例实施一例,实行销号制和签字制,落实一个销号一个。狠抓流动人口管理。在外出打工人员中孕情掌握和落实措施上下功夫,查出一例,补登一例,落实措施一例,加大“三外”追逃力度,全力封堵流动人口中的超生源头。全面推行合同化管理,强化流动人口的联系人和合同担保人职责,实行联职联责,责任共担。狠抓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落实“春蕾”助学行动,动员镇内企业优先安臵纯女户家庭就业。在落实农村低保、合作医疗、项目扶持、改水改厕、沼气推广、宅基地划分等政策时,对计划生育女儿户予以倾斜,解决女儿户家庭的后顾之忧,真正做到“奖不红眼,罚不手软”,责任落实,赏罚分明。狠抓部门联动。全镇明确计生、卫生、派出所、民政、宣传、教育等部门的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育龄夫妇,工商部门优先安排摊位、办理营业执照,民政部门优先进行帮扶,企业优先安排独生子女就业,教育部门对其子女优先落实入托入学优惠政策。同时,扎扎实实地实施“三个一”工程,即民政部门拿出100个低保指标,镇政府拿出10万资金,企业拿出100个用工指标,优先安排计划生育户就业。把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工作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突出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落实对独生子女户的优惠政策,采
5
取综合措施,通过奖励、优惠、扶持、补偿、补贴、减免、保险、土地等办法,帮助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增加经济收入,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文化上有提高。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全镇启动10家村级计划生育示范阵地建设,严格按照“三位一体”的阵地管理模式,建立村级计生办公室、生殖保健服务室、计生协会办公室、育龄人群活动室,做到阵地规范,制度健全。狠抓绩效考核。镇党委、政府对驻村镇干部和村级领导班子实行工作实绩考核中,计划生育首当其冲,占31%的分值。《责任书》将计划生育工作细分为18个小点,对照要求一年进行4次考核,将考核成绩与年功补贴和奖惩措施挂钩。并制作规范的工作笔记,把考核责任状印制在笔记扉页,时刻提醒各位责任人把计生工作放在心中,抓在手中,并明确规定村级转移支付的1/5用于计划生育工作。
镇村环境展现新面貌。我镇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优化,着重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有力保障了社会的和谐进步。镇村整治。围绕河金省道的改造升级,投入120万元硬化了大王老街、大王中学4公里的路面,修建垃圾池50个,疏通下水道4处,修补集镇破损路面380平方米;对集镇实施亮化工程,新安装路灯60盏,改造老旧路灯20盏;全镇新建沼气池600口,改厕 315口,改厨、改圈 246口,集会、金寨等 18 个村完成了水改,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动员全镇机关职工、个体工商户和居民,组织3次镇容镇貌的集
6
中治理,一些卫生死角得到清理,居民环境意识得到提高。公路建设。新建陈宝、子向、莲花通村公路8.2公里。全镇32个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和柏油硬化,组组通完成了规划修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在市蹲点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街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强力推进。目前朱容组全面开展村容村貌的整洁,重点是“四清”“五改”,硬化公路700米,巷道4382M2的进行硬化,安装环保路灯20盏;建设2500 M2村民活动广场,改造池塘和沟渠,种草栽树,安装篮球架、石桌、乒乓球台、健身器材,建设休闲娱乐室等。拆除空心房7处;墙体粉刷5196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朱山发展油茶600亩,油桃100亩,柑桔200亩,高粱300亩;继续扶持高湾、红光、上陈生态农业园发展。项目完成后,将建成“小楼路边建,种植满田畈,田园坐落如画,小桥流水新村”的新农村。
平安创建呈现新局面。我镇以创建“平安大王”为己任,按照稳定压倒一切的要求狠抓信访维稳工作,紧紧围绕发展经济的中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突出以预防为主,注重严打严治,狠抓“大防控”、“大调解”体系的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今年以来,全镇共发治安案件12起,查处12起;调解纠纷23 起,落 实23起。共接待群众来访批16人次,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21%、23%,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群体性事件和越级群访、敏感时段个访事件。全镇范围内无治安混乱区,无明显突出的
7
治安问题,无“法轮功”组织,无吸毒、贩毒、制黄人员,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文化活动场所治安秩序良好,公众聚集场所安全卫生设施落实,事故隐患整改及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重视普法工作,干部群众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普遍增强。坚持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单位、文明经营户、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为载体,推进城镇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镇村文明程度。群众性的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场所16个。
各项事业推上新台阶。教育方面。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一是以“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为契机,继续加大教育支持力度,确保“两基”教育成果巩固提高;二是加大扶贫助学工作力度,用好中小学生“两免一补”基金,切实抓好保学控辍工作,保证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都上好学。卫生方面。社保扩面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超额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疾病控制和传染病的预防等工作,加强卫生体制改革、农村卫生网络建设、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加大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民政优抚。认真落实县级下拨的各项社会事务经费118万元,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组织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冰雪灾害性天气,将灾害的损失程度降到了最低,完成雪灾重建房屋61栋。完善并规范了镇福利院的建设与管理,采取集中供养与分散建房相结
8
合的方式,全面落实了五保户安居工程。认真落实农村低保政策,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调查摸底、群众评议、张榜公布、政府审查的工作程序,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人武方面。充分发挥基干民兵的职能作用,认真做好民兵整组工作,积极调动基干民兵投入到经济社会建设中来。征兵工作实现了“十七连冠”。
基层党建得到新加强。镇党委一班人坚持以身作则,团结实干,致力于大王各项事业的发展。兴学风,围绕全市“三大战略”,全县“三大建设”,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在勤奋学习、创新实践中全面提高工作效能。转作风。镇干部中没有吃拿卡要的概念,政府大院没有抹牌赌博的踪影。坚持深入企业和村组一线,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上。正党风。提高执政水平,融洽党群关系,依靠群众,尊重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一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县委、县政府“三大建设”的科学决策上来。二是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抓好创建“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党支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着重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今年发展新党员42名,党员自觉缴纳党费1.3万元。规范村级阵地建设,大港、巷口、上堰等9个村组织阵地建设全面完成。三是建立干部管理长效机制。今年镇干部全部实行驻村指导的工作新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每周召开碰
9
头例会,每月对各村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村级工作与包村干部实绩挂钩考核,实行季度考核的方式对各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落实。 二、下步工作安排
面对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镇党委政府拔除“计划生育、惠农政策、信访维稳”三个领域的盯子,严把“增长、民生、作风”三个关口,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团结一心,努力拼搏,把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科学部署与我镇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努力在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实现“五个一遍”:
一、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进一步抓好以有色湖、贵湾湖、马家湖、九垴十三凼等特色基地建设,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镍为主打产品,着力做好二冰镍的早日动工和三期电解镍的2年规划,力争3年内镍产业的税收实现过亿元。以全镇80平方公里山水和12个基地为载体,开发旅游资源,把一、二、三产业结构调一遍。
二、保质保量通过九垴十三凼3000亩低丘岗地项目建设省级验收;落实凤庄试验基地1.26万亩土地整理和13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项目;启动省级投资柯畈片11271亩高产农田保护项目,力争3年内将全镇96%以上的农田及耕地开发整理一遍。
三、抓住河金省道升级改造的机遇,按“洁、绿、亮、美”的要求,将大王、中庄集镇的下水道、绿化带、路灯全面整治更新一遍。
10
四、全力争取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扶持贫困点,3年内将全镇32个村轮番建设一遍。
五、抓住“三清三建”契机,全面兑现惠农政策,将全镇人、财、物重新梳理一遍。
风正潮起,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我镇广大党员干部决心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务实的作风,勤奋开拓,坚持实干,夺取新成绩,实现新发展,同全市人民一道,为我市发展“三大战略”添砖加瓦。
一、黄石凤庄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
凤庄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东接大湾湖,南抵黄连港,西连熊家洲垦区,北临大治湖,总面积24553亩。示范基地涉
11
及大王镇12个行政村60个自然湾3408户16601人,面积16227亩。
在市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把示范基地建成县(市)合作的示范区,涉农资金整合的示范区、高产农田建设的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村庄整治的示范区的总体思路,2009年凤庄新村建设全面启动,计划投资5000万元。一、基础设施建设。6月6日河金公路大王段修复工程动工,3600米中港清淤已经完成,渠沟、泵站、机耕桥、涵闸整治工程陆续开工。二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种粮大户候安杰的种粮面积,发展“稻鸭共育”、“稻虾共育”5000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000亩,推广双低优菜10000亩。三是村庄整治工作。珠龙等村庄整治示范村,硬化村1700米主干道,拆除空心房17处,墙体粉刷11208 M2,门前和四院硬化1653 M2,栽种各类绿化苗木360株。新建卫生公厕5个,新建垃圾投放点3个,进行改圈、改厕、改厨98户,新装太阳能24户,达到人畜分离、方便卫生、节约能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效果。
工程完成后,试验基地将变成田成方、树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械能下的现代高效农业基地。示范区周边的村庄将建成道路硬化,四旁绿化,基础设施配套,居住环境自然和谐的新农村,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发挥示范作用。
二、有色湖2万头生猪水产生态养殖
12
垂钓休闲观光基地
有色湖位于大王镇西北,面积5600亩,与大冶市区隔湖相望,南距河金省道2.6公里。这里水域开阔,水草丰茂,水体营养丰富、无污染。有色湖有空闲房屋22栋,建筑面积达24000m,各类作业船只28条,排灌机组装机容量455KW,分水涵闸齐全,移动、联通通信、互联网络信息完全覆盖,规模基地化开发条件得天独厚。
2000年退耕还湖以来,有色湖立足鲤、鲢、草鱼和河蟹养殖,已初步发展成大冶湖流域最大的精养基地。2008年,我镇进一步深化有色湖开放开发,引进大冶曹祥炽先生创办2万头生猪、6万尾家鱼生态养殖和垂钓休闲观光基地,总投资3000万元,由华农专家科学设计、合理布局、设施一流。有色湖进入全新发展时期。一期工程在有色湖南岸建设2万头养猪场。场内四区(即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相对独立,实施安全封闭管理。建成后,具有母猪1000头以上,年出栏肥猪20000头以上的生产能力。养猪场正引进“福利养猪”、“环保养猪”、“安全养猪”的新理念,猪舍的建筑尽量选择环保型节能材料,充分利用地热养猪。小区内采取干湿分离,雨水和污水分离,污水通过多级沉淀过滤或氧化处理的技术达到国家级排放标准。二期工程将在湖面周围建设垂钓台309座,购臵游览船只10条,建设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农家饭庄1处,3年内建成黄石地区最大的生态养殖垂钓休闲观光基地。
2
三、阳新县昌和2万头仔猪标准化养猪场
13
阳新县昌和标准化养猪场坐落在大王镇李贵湾村,属武汉正大集团吸收地方村民入股组建成的股份制民营企业。 该场投资1200万元,占地100亩,建筑面积8500㎡,其中配怀舍、产仔舍、保育舍的建筑面积大于450㎡。建成后,具有能繁殖母猪1000头以上,年出栏仔猪20000头的生产能力。该场引进武汉正大有限公司的“福利养猪”、“环保养猪”、“安全养猪”的新理念,猪舍的建筑尽量选择环保型节能材料。严格按照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财政厅《省级新建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验收办法》(鄂农牧发[2008]33号)文件的要求,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精心施工。场内四区(即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相对独立,都用围墙隔离,实施安全封闭管理。小区内采取干湿分离,雨水和污水分离,污水通过多级沉淀过滤或氧化处理的做法达到国家级排放标准,干粪通过建设沼气池处理或制成有机肥,建设绿化带、经济林和人工绿地。打机井6眼,水源充沛,充分利用地热养猪。建10余亩蔬菜大棚,充分利用猪场的有机肥。挖多个梯级鱼池15亩,实行立体养殖,取得综合效益。
该场配备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其中高级畜牧师1人,畜牧师2人,兽医师2人;建立完善的生产经营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制度;饲养人员都严格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能熟练掌握养猪生产全过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四、大湾湖2600亩稻虾连作、莲虾套养基地
龙虾养殖投入不多,投工投劳较少,技术要求不高,
14
且对水稻、莲藕种植,螃蟹、四大家鱼养殖没有影响,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我镇围绕全县“创建水产大县”目标,掀起了小龙虾养殖热潮。
2009年全镇建成的石棉瓦护栏防逃网8200米,加固、清淤排水渠12000米,已建成6个小龙虾养殖基地,面积达2600亩:一是大湾湖500亩莲虾养殖基地;二是大湾湖300亩的鱼虾共生基地;三是贵湾湖600亩浅湾养殖基地;四是上堰畈200亩种苗基地;五是柯畈500亩稻虾连作基地;六是枫树、继武500亩稻虾连作基地。 基地农忙时期种植水稻,农闲时间养殖淡水小龙虾,充分发挥了低湖田农闲时期的作用。稻虾连作模式养虾亩投入1000元(种苗投入650元,投工投劳350元)左右。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按均价6元计算,亩产龙虾400斤,亩收入2400元,亩纯收入1400元左右,全镇经济增收364万元。2009年4月份龙虾上市以来,商贩络绎不绝,市场价格都在均价7元以上。
明年我镇将继续扩大养殖面积2000亩,大力推广“鱼虾混养”、“稻虾连作”、“莲虾连作”模式,持续增加农民种养收入。
五、阳新县九垴十三凼3000亩彩色苗木林果
基 地
15
从106国道沿大韦省道西行12公里处,在公路左侧醒目地竖立着“武汉绿都苗木基地”的招牌。沿新铺的砂石路进山,便可见满山满坡整齐的桂花、红枫、银杏等彩色苗木林,山凼里鱼池次梯相衔,路两旁绿林成荫,果树拥行;坡地上桃树、梨树、冬枣、甜柿修剪整齐,养猪场内,几百头仔猪毛色发亮,膘肥体壮;草丛中一群群绿头鸡在你追我赶的觅食,好一幅美丽的农家庄园图画。这里是我镇九垴十三凼彩色苗木林果基地。
2008年,大王镇引进武汉绿都园林工程公司,总投资3000万元,一期投入1200万元,承包九垴十三凼1000亩荒地30年的使用权,栽种银杏、红枫、桂花等彩色苗木,并与当地老板李勇合作,建起300亩林果基地。从山东引进四季林果10多个品种,栽种了冬枣30亩、“中华圣桃”50亩、布朗李35亩、红提葡萄10亩、柿子10亩。在果林里间种了40亩西瓜、花生、黄豆等。投资24万元建设高标准圈舍20间,600平方米,购买母猪30头,建成了生猪养殖场;引进野鸡10000只,建设鸡舍500平方米。把低洼处改建了6口80亩精养鱼池。鱼粪肥泥,肥泥培果,搞良性循环养殖。目前,正初具规模,季季有水果,四季花飘香。二期工程投资1800万元,将彩色苗木基地扩大到3000亩,建成与观赏、垂钓、休闲、餐饮相配套的生态循环农家乐示范基地。
六、永兴蛙-鳅-稻试验种养基地
16
永兴蛙-鳅-稻生态种养基地,位于大王镇金寨村。 2008年,金寨村村民吴永昌成立黄石永兴生物技术公司,与68家农户签订土地协议,承包水田100亩,创办“蛙-鳅-稻”生态种养试验基地。“蛙-鳅-稻”种养模式,即在中稻水田套养青蛙、泥鳅,稻田养蛙,蛙吃害虫,稻草返田挖泥喂鳅,水稻不用打药除虫,每亩稻谷可节省除虫开支200元,稻谷无农药残留。据测算,“蛙-鳅-稻”种养模式每亩可产稻谷1000斤,青蛙150斤,泥鳅300斤。按平均市价计算,每亩产值达6200元,其中稻谷800元(0.8元/斤),青蛙2400元(16元/斤),泥鳅3000元(10元/斤),产值是单一水稻种植模式的7.8倍。
该基地既是我镇实行土地流转治理抛荒田的典型,更是绿色循环种养模式的创新。吴永昌正全力抓种苗繁殖,抓经营管理,抓推广应用,总结生产技术,采用“基地+农户”的方式将此新型种养模式进行推广。
七、港沟、上街等沿山2000亩杂柑林果产业带
17
简 介
我镇沿父子山北麓绵延分布着港沟、上街、姜祥、王崇、集会等15个村,山场面积3.82万亩,林特种植历史悠久。 近年来,我镇大力推行沿山、沿路、沿湖的“三线”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更新林特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林特开发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8年,港沟、上街等村整片开发与分散种植相结合,从宜昌等地引进良种杂柑,聘请高级林技师指导技术,已建成港沟500亩杂柑基地,港沟100亩枇杷基地,上街200亩柑橘、桃、梨等杂果基地,王崇200亩林果基地,港东200亩林果基地,全镇年出产各类鲜果1500吨。
八、下堰湖3600亩农业综合开发基地
18
简 介
我镇5大围垸之一的下堰湖,南接大韦省道,北濒大冶湖,面积3600亩,地势开阔,土地平整,沟、渠、路设施齐全,是我镇新兴的农业综合开发基地。 下堰湖沟渠纵横相通,东、中、西3条主截流渠全长4500米全部浆砌,3米宽的砂石机耕路贯穿南北,新增75千瓦机组1合套,更新180千伏安变压器1台,维修机组3台,渠成网、路相通、田成块、树成行、涝能排、旱能抗。近年来,下堰湖走农、林、牧、畜、渔多业并举之路,到2008年已建成猪舍 间 ㎡,存栏生猪 头,禽舍600㎡,年出产鸡、鸭、豚等禽类3000羽;建成精养鱼池2口,100亩,年出产鲜鱼30万斤;建成600亩苎麻综合科技示范园,其中“中苎1号”、“湘苎2号”、“华苎4号”、“华苎5号”对比示范种植面积300亩、母本园100亩,年培育优质苎麻种苗700万株,可发展苎麻3000多亩。建起了吴茱萸和柑桔苗圃,年育吴茱萸苗8万株、柑桔苗30多万株;优质稻1200亩,出产稻谷60万公斤;豆类500亩,油菜1000亩,易杨林500亩,年可实现产值500万元。昔日十年九不收的歉收民垸,已成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龙头示范农业基地。
九、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上街村
19
大王镇上街村位于大王镇东部,东与太子镇接壤,河金省道贯穿全境,全村12个自然湾,10个村民小组,村民610户、2980人。2009年,上街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点。
在市委新农村工作队的直接指导下,上街村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村庄整治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156万元:①道路硬化。按照村内道路先主干、后次干的要求,对朱容组内700米主干道和4382M2的巷道进行硬化,安装环保路灯20盏。②村民活动广场建设。朱容组建设2500 M2村民活动广场,改造池塘和沟渠,种草栽树,安装篮球架、石桌、乒乓球台、健身器材,建设休闲娱乐室等。③村容村貌整治。拆除空心房7处,墙体粉刷51208 M2,门前和四院硬化21653 M2,栽种各类绿化苗木360株。④村内生活设施建设。朱容组内新建卫生公厕5个,新建垃圾投放点3个。进行改圈、改厕、改厨98户,达到人畜分离、方便卫生、节约能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效果。
产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朱山发展油茶600亩,油桃100亩,柑桔200亩,高粱300亩;继续扶持高湾、红光、上陈生态农业园发展。到2013年力争全村建成100亩精养鱼池,畜禽养殖10000只,1000亩林特果木示范园。几年后,上街将呈现庭院坐落有致,四周绿水环绕,休闲娱乐齐备,山水田园入如画,小桥流水新村的美景。
十、大王中学环境治理工程
20
大王中学座落在一个土山包上,距镇区0.6公里,原址为解放前民团武装的营房,已有80余年历史。现有16个教学班,1241名师生。98普九时,大王中学新建1栋教学楼,1栋教师宿舍楼。由于资金不足,运动场、围墙、学生食堂和宿舍等附属设施都无法完善。校园没有封闭,周边农户办丧事,长期抬棺穿校而过,严重影响着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尤其是无固定水源,师生饮水极为困难,只得到附近村庄挑水饮用。
近几年来,我镇启动大王中学治理系统工程,包括:1、校园封闭工程;2、师生安全饮水工程;3、环校道路建设工程;4、校园道路硬化;5、教学楼维修改造;6、厨房维修改造工程;7、厕所改建工程;8、学生宿舍改造工程;9、大王街至大王中学道路硬化工程;10、标准运动场建设工程。 2007年投入资金98万元,目前已完成了大王中学安全饮水工程,结束了师生长期饮水难的困扰;完成了大王中学校园封闭工程,有效杜绝了村民办理丧事抬棺进校和围操场祭祀等严重干扰教学秩序的现象。正在实施教学楼维修,厨房改建,厕所重建,校园道路硬化等工程。2008年上半年,投资103万元,实施了全长0.6公里,宽为12米的大王中学校园公路水泥硬化工程,彻底地解决了师生的出行难题。
十二、阳新县银源科技环保有限公司
技改工程
阳新县银源矿业有限公司利用原大王水泥厂厂址和设备
21
改建,于2005年注册成立,当年8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产品为冰铜、冰镍。
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2007年已实现产值9000万元,税收500万元。2008年元月到9月已累计实现产值6100万元,税收296万元。
为做到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2007年银源公司总投资3000万元,扩大企业规模,其中固定投资1000万元,新建低冰镍车间,改造环保设施。废气通过管道进入收尘室,湿法除尘,实现废气达标排放,完全达到环保要求。 2008年该公司投资1000万元,对冰铜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彻底淘汰了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落后设施和工艺,可实现年生产冰镍700个金属吨,冰铜800个金属吨的生产能力。按目前市场价核算年产值1.3亿元左右,年实现
税收600万元。安臵残疾人及农民工250人。
十三、阳新县加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改扩建工程
阳新县加利科技公司位于大王镇上街村,是一家从
22
事金、银、铜、镍加工、销售的冶炼企业,主要从菲律宾、印尼进口黄泥镍矿及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2006年建成2.2立方米冶炼炉的全套生产线,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公司一期总投资800万元,公司员工150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生产人员120人,年生产冰铜、冰镍800吨,2007年实现税收260万元。 通过招商引资,由阳新铝业控股二、三期总投资2.2亿元,于2009年3月正式开工,建成两套计5.25立方米的冶炼炉全套生产线,年生产低冰镍2-3千个金属吨。投资400万元,建成6000平方米的干料棚、成品库和多管除尘设备,把公司建设成无污染、园林式、环保型企业。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年销售收入可达4亿余元,年实现税收2000余万元,提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岗位300个,带动农村运输等相关收入3000万元。
十四、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公司
技改扩建工程
23
金宝矿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注册成立,该公司主要利用锰渣、石灰石、焦炭、硫铁矿、石膏、溶石、工业费料等原料,通过现代化工艺流程加工提炼低冰镍、低冰铜等有色金属。
公司投资总额1600万元,占地面积由建厂初期18亩扩大到60亩,现有职工120人。2007年公司总产值4500万元。2008年9月中旬公司完成生产设施改造升级任务。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2009年3月,金宝矿业公司将盛佳矿业兼并,年产量增加到1千个金属吨,实现年产值1.6亿元。 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公司是我镇骨干企业之一,为我镇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300人左右,为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五、黄石市冠宇工贸有限公司
黄石市冠宇工贸有限公司座落在大王镇莲花村,濒临大冶湖。2008年8月开工建设,到2009年5月已建钢构厂房
24
3000㎡,冶炼高炉2座,住宿、办公临时4栋,水泥场地9000余㎡。目前,已完成投资2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0万元,原材料库存2000万元。
该公司是集废旧金属回收、综合利用和铸造于一体的环保效益型企业。每年加工金属垃圾10万吨,生产铸造生铁、特钢2万吨,粗铜、冰铜3000金属吨,水泥矿渣8万吨,1500万元,利润500万元。公司现有职工122人,其中农民工96人,是我地新兴的规模以上企业。
2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向王书记汇报工作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