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计算题.1docx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管理会计计算题

第二章

3.以下四个案列是四个工程分别在过去一年中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假定每个工厂的产品都在一种以上,具体数据如表2-2所示。 案例 1 2 3 4 销售收入(元) 变动成本总额(元) 108 000 贡献毛益率(%) 固定成本总额(元) 60 000 净利(元) 180 000 300 000 250 000 40 45 12 000 35 000 165 000 175 000 30 35 100 000 80 000 110 000 400 000 260 000 —5 000 30 000 要求:根据贡献毛益率的实质和其与成本性态的联系,计算出空白栏中的数据。(表中粗实体为原有数据,细字体为答案)

4.已知A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连续三年的销量均为1000件,而这三年的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8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件,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为固定费用,这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为9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0000元。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销售税金,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税前利润。

(2)根据计算结果,简单分析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损益计算的影响。 解:(1)

项目 变动成本法下: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管理和销售费用 小计 税前利润 完全成本法下: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当期产品成本 可供销售产品 期末存货成本 销售成本 毛利 管理和销售费用 税前利润 第一年 200 000 90 000 110 000 20 000 50 000 70 000 40 000 200 000 0 110 000 110 000 110 000 90 000 50 000 40 000 第二年 200 000 90 000 110 000 20 000 50 000 70 000 40 000 200 000 0 128 000 12 8000 21 333 106 667 93 333 50 000 43 333 第三年 200 000 90 000 110 000 20 000 50 000 70 000 40 000 200 000 21 333 92 000 113 333 113 333 86 667 50 000 36 667 合计 600 000 90 000 330 000 60 000 150 000 210 000 120 000 600 000 330 000 330 000 270 000 150 000 120 000 (2)由上表的技术结果可以看到:当产量等于销售量且无期初存货时,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利润完相同;当产量大于销量且无期初存货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当产量小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5.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2013年和2014年的有关资料如表2-3所示。

表2-3 项目 销售收入(元) 产量(吨) 年初产成品存货数量(吨) 年末产成品存货数量(吨) 固定生产成本(元) 销售和管理费用(和)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元) 2013年 1000 300 0 100 600 150 1.8 2014年 1500 200 100 0 600 150 1.8 要求:

(1) 用完全成本法为该公司编制这两年的比较利润表,并说明为什么销售增加50%,营

业利润反而大为减少。

(2) 用变动成本法根据相同资料编制比较利润表,并将它同(1)中的比较利润表进行比

较,指出哪一种比较重视销售。 解:(1)

项目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当期产品成本 当期销售产品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毛利 管理和销售费用 税前利润 2013年 1000 0 1140 760 380 240 150 90 2014年 1500 380 960 1340 0 160 150 10 之所以会出现销售增加50%,营业利润反而减低89%的结果,完全是由于2013年的产产量高于2014年生产产量,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相应的更低,导致销售的产品所负担的单位固定成本也比2014年低。因此,出现了销售量虽然大幅度上升,但是由于生产量降低,最终的营业净利反而降低的结果。

(2)采用变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2013年和2014年的比较利润表,如表2-10所示

表2-10 项目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贡献毛益 固定制造费用 营业费用和销售费用 税前利润 2013年 1000 360 640 600 150 —110 2014年 1500 540 960 600 150 210 比较两表计算结果可知,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增加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在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利润,因而企业会重视生产环节;相反,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固定成本被视为期间费用,只有增加销量才能增加贡献毛益,从而增加利润,所以企业会相对重视销售环节。

第三章

1.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该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预计正常销售量4000件。 要求:(1)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2)计算安全边际及安全边际率。 解:(1)盈亏临界点销售量=60000/30=2000(件) (2)安全边际=4000—2000=2000(件)

安全边际率=2000/4000x100%=50 %

2.某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2014年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变动成本总额为60000元,工获得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2015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2014年的40%。 要求:

(1) 计算该企业2015年的保本销售量。

(2) 若2015年的计划销售量比2014年提高8%,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解:(1)4000个 (2)252000元

3.甲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当年有关数据如下:销售产品4000件,产品单价80件,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50000元,实现利润70000元,计划年度目标利润100000元。 要求:

(1) 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2) 计算销售量,销售单季,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解:(1)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100000+50000)/(80-50)=5000(件)

(2)销售量敏感系数=Vx(SP-VC)/P=4000x(80-50)/70000=1.71 单价敏感系数=VxSP/P=4000x80/70000=4.57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 —VxVC/P= —4000x50/70000= —2.86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 —FC/P= —50000/70000= —0.71

5.某公司2014年实际的销售量为1000件,售价为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90元,营业净利为55000元。 要求:(1)计算2014年的销售量敏感系数。

(2)2015年计划增加销售量5%,试用销售量敏感系数预测营业净利。

(3)若2015年的目标利润为66000元,试用销售量敏感系数计算应该达到的销售量。 解:(1)销售量敏感系数=Vx(SP-VC)/P=1000x(200-90)/55000=2

(2)2015年计划增加销售量5%,由于销售量的敏感系数为2,所以 利润的增长率=销售量增长率x销售量敏感系数 =5%x2=10%

2015年预期营业利润=2014年营业利润x(1+10%) =55000x1.1=60500(元)

(3)若2015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即在2014年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增长20%,则 销售量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销售量敏感系数=20%/2=10% 2015年销售量=1000x(1+10%)=1100(件)

第五章

1.某制造厂有一种通用设备,可以生产A产品,也可以生产B产品,两种产品预期的销售数量,销售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如表5-1所示。

表5-1 项目 预期销售数量(件) 预期销售单价(元) 预期单位变动成本(元) 方案一(A产品) 1000 11 8 方案二(B产品) 500 26 22 要求:利用差量分析法对该企业应该选用那个备选方案较为有利进行决策。 解:

B产品与A产品的差量收入=26x500—11x1000=2000(元) B产品与A产品的差量成本=22x500—8x1000=3000(元) B产品与A产品的差量损益=2000—3000= —1000(元)

计算结果说明生产B产品比生产A产品要损失1000元,所以应该选用方案一,即生产A产品。

2.某企业现有设备生产能力是30000个机器工时,其利用率为80%,现准备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A,B,或C,三种产品的资料如表5-2所示。

表5-2

项目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 单位销售价格(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A产品 2 15 5 B产品 3 25 15 C产品 5 35 20 另外,在生产C产品时,需增加设备2000件,假设三种产品市场销售不受限制。 要求:利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进行决策。 解:

该企业现有剩余工时=30000x20%=6000(小时)

从计算结果可知,生产A产品最有利。因为:首先,A产品的贡献毛益额为30000元,比B产品多10000元(30000—20000),比C产品的贡献毛益额多12000元(30000—18000),。其次,A产品的单位工时贡献毛益额为5元,比B产品多1.67元(5—3.3),比C产品多2元(5—3)。可见,无论从贡献毛益额,还是从单位工时贡献毛益额来看,都是A产品的生产方案最优。

根据已知数据可得表5-8

表5-8 项目 最大产量(件) 单位销售价格(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单位贡献毛益(元) 贡献毛益总额(元) 专属成本(元) 剩余贡献毛益总额(元)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 单位工时贡献毛益额(元) 生产A产品 6000/2=3000 15 5 10 30000 — — 2 5 生产B产品 6000/3=2000 25 15 10 20000 — — 3 3.33 生产C产品 6000/5=1200 35 20 15 18000 2000 16000 5 3 5.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年度会计决算结果,A产品盈利75000元,B产品盈利19000元。C产品亏损60000元,其他有关资料如表5-4(其中,固定成本400 000元按变动成本总额分配)所示。

表5-4

项目 销售量(件) 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总额 固定成本 利润 产品A 1000 900 700 200 200 000 125 000 75 000 产品B 1200 700 580 120 144 000 125 000 19 000 产品C 1800 500 450 50 90 000 150 000 —60 000 合计 434 000 400 000 34 000 要求:分析产品C是否应停产。

解:假设产品C停产,贡献毛益分析如表5-9所示 表5-9 项目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总额 固定成本 利润 产品A 900 000 700 000 200 000 200 000 0 产品B 840 000 696 000 144 000 200 000 —56 000 产品C 1 740 000 1 396 000 344 000 400 000 —56 000 可见,由于停产了C产品,结果使企业有盈利34000元变成亏损56000元,因为C产品虽然亏损,但仍有正的贡献毛益额可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

6.某厂生产A产品,其中零件下个年度需18000个,如外购每个进价60元。如利用车间生产能力进行生产,每个零件的直接材料费30元,直接人工费20元,固定制造费用6元,合计64元。该车间的设备如不接受自制任务,也不作其他安排。 要求:决策下个年度零件自制还是外购。 解:

自制零件下的成本=18 000x(30+20+8)=1 044 000(元) 外购零件下的成本=18 000x60=1 080 000(元)

自制零件的差量收益=1 080 000—1 044 000=36000(元) 因此,应选择自制零件方案。

7.假定上题中自制零件方案需要增添专用设备两台,每台价值100 000元,使用期限5年,假设没有残值,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为40 000元。

要求:根据这一变化,判断该厂零件是自制有利还是外购有利。

解:

自制零件的预期成本Y1=40 000+58x 外购零件的预期成本Y2=60X 当Y1=Y2时,X=20 000(个)

因此,当X=20 000时,Y1=Y2,两个方案不分优劣。 当X<20 000时,Y1>Y2,外购方案较优。 当X>20 000时,YI

13.某企业预计年生产C产品10 000件,工厂总成本为450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280 000元,直接人工费80 000元,其他变动成本40 000元,固定费用50 000元,目标成本利润率

40%。

要求:按成本加成法确定C产品价格,并确定生产8 000件,12 000件时的价格。

解:

10 000件时:

单位售价=450 000x(1+40%)/10 000=63(元/件)

单位变动成本=(450 000—50 000)/10 000=40(元/件) 8 000件时:

变动成本总额=8 000x40=320 000(元/件) 固定成本=50 000元 成本总额=370 000元

单价=370 000x(1+40%)/8 000=64.75(元/件) 12 000件时:

变动成本总额=12 000x40=480 000(元) 固定成本=50 000元 成本总额=530 000元

单价=530 000x(1+40%)/12 000=61.83(元/件)

第六章

4,某厂每年使用材料A 8 000千克,该材料储存成本中付现成本为每千克4元,每单位成本为60元,该厂的资本成本率为20%,每批订货成本为1000元。 要求:计算其经济订购批量,经济订购批次和年最低成本合计。

5.某公司全年需要某种商品500 000元,每次订货成本为1500元,每元商品的年储存成本为0.15元。

要求:计算其经济订购批额,经济订购批和年最低成本合计。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管理会计计算题.1docx在线全文阅读。

管理会计计算题.1docx.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275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