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忘最快的材料是( )。
A.熟练的动作 B.诗歌 C.事物的形象 D.无意义音节 2.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发现学习教育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3.下列课程不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中公教育提供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广域课程
4.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的依据是( )。 A.从课程制定者管理者角度制定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5.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一种( )思潮的体现。 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6.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识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7.下列选项中与思维间接性表现不符的是( )。中公教育提供 A.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加以反映 B.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映 C.对于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做出某种预见 D.从部分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普遍的必然性联系 8.关于隐性课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隐性课程以间接,内隐的非公开形式呈现 B.隐性课程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经验 C.隐性课程的实验往往表现出非计划性,非预期性 D.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无法进行研究的
9.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A.异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教育一致性和连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0.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潜在课程是隐性课程。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D项是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间接性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ABC选项均表现了这点。中公教育提供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个体无法达到目标时而产生的一种防御心理。通常是用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为的正确,从而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平衡。比如酸葡萄心理、甜柠檬效应。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12.1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