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面指标中反映产生经济效益的劳动消耗指标是( )。
A、产品成本费用 B、设备利用率 C、产品产量 D、原材料利用率
4、净现值指数的含义是单位投资现值合计所带来的 ( )。
A、净年值 B、净现值 C、未来值 D、现值成本 5、狭义的技术是指( )。
A、劳动工具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生产力 6、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 )。
A、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大 B、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小 C、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一般 D、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较差
7、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称为( )。 A、内部收益率 B、净现值 C、投资利税率 D、投资利润率 8、追加投资回收期小于标准投资回收期,则( )的方案较优。 A、投资大 B、投资小 C、都较优 D、不能判断
9、经营安全率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其值在( )%以上为安全。 A、20% B、10% C、30% D、40%
10、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称为( )。
A、第一种有形磨损 B、第二种有形磨损 C、第一种无形磨损 D、第二种无形磨损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 1、怎样理解资金的时间价值。 2、技术经济学的含义。
3、项目方案内部收益率求解的步骤。 4、净现值及作为评价项目的依据。 5、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企业欲购买一台设备,目前市场上有两种设备可供选择,资料如表1所示,利率为10%,试选择。
表1设备使用状况资料表 单位:万元 设备 A B 初始投资 7000 8000 年收入 4000 5500 年支出 1000 2000 寿命 4 8 2、某公司新产品销售收入最初3年每年可达8万元,由于此公司注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销售收入4年末达到13万元,从第5年开始到第10年末销售收入每年稳定在10万元,当i=10%时,计算该公司总收入的现值、年值。
3、某厂生产甲产品,生产能力每年60000只,年固定成本为24000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5元,售价为20元,要求:(1)计算盈亏点产量。(2)若该产品销售情况良好,试求按年生产能力安排生产时的利润额。(3)该厂要扩大生产和销售,采取了相应措施,从而将生产能力扩大到年产100000台,但将由此而增加固定成本80000元,试求在采取该项措施后的盈利状况。
4、一台设备价值为8000元,残值为800元,最佳使用期限为8年,试用年限总和法计算各年设备的净值和折旧额。
5、某项目投资额为80万元,建设期为2年,在生产期的8年中,每年可获得收入70万元,每年支出40万元,届时残值为20万元,当i=10%时,试评价此方案是否可行。
模拟1
一、判断题(共10分)
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正确 8正确 9错误 10错误
二、概念题(每题4分,共20分)
1、机会成本。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收益。
2、经济效益。人们在实现技术方案时输入的劳动消耗与输出的有用价值之间的比较。(3分) E=V/C。(1分) 3、财务经济评价。是从投资项目或企业角度对项目进行的经济分析。
4、敏感性分析。是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了解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方案的承受能力做出判断。
5、用投资方案所产生的净现金收入回收全部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答:指资金在扩大再生产及循环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资金增值或经济效益。(2分)
两方面:资金投入流通,与劳动力相结合其价值发生增值,其实质是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从消费者角度看,体现为对方其限期消费的损失所给与的必要补偿。(3分)
2答:由于技术进步而不断出现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而是原有设备贬值;或由于相同结构设备的再生产价值的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贬值。(5分)
3答:列出NPV,(1分);试算法(2分);内插公式(2分)。
4、将各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算到现值,以此来评价选择方案的方法。(2分)若NPV>0表示项目放案的收益率能达到并超过标尊投资收益率;若NPV=0表示项目放案的收益率等于标准投资收益率;若NPV<0表示项目放案的收益率达不到标准投资收益率。(3分)
5、流动性、预测性、全过程性、可比性。 四、计算题(共55分)
1、P=-30+8(P/A,15%,3)+12(P/A, 15%,4) (P/F, 15%,3)+16(P/A, 15%,4)(P/F, 15%,7)
=-30+8*2.28+12*2.86*0.66+16*2.86*0.38=28.28(6分) A=P(A/P, 15%,11)=28.28*0.19=5.37(4分)
2、NAV=-7000(A/P,15%,6)+3000+200(A/F, 15%,6)=-7000*0.26+3000+200*0.11=1202(4分)
NAV=-9000(A/P,15%,12)+3500+300(A/F, 15%,12)=-9000*0.18+3500+300*0.03=1889(4分) 选取数值大的B方案为优方案。(2分) 3、Q0=90/100-50=16000(2分) P=2.4*50-90-2.4*50=30万元(4分) P=3.2*90-110-3.2*40=(可行) (4分)
4、 设备各年折旧额 单位:元 年份 递减系数 年折旧额 1 9/45 1800 2 8/45 1600 3 7/45 1400 4 6/45 1200 5 5/45 1000 6 4/45 800 7 3/45 600 8 2/45 400 9 1/45 200 5、NPV=-8000+1000(P/F, 15%,1)+2000(P/F, 15%,2)+3000(P/A, 15%,4)(P/F, 15%,3)
=-8000+1000*0.87+2000*0.76+3000*2.86*0.66 =-47.2 此方案不可行 模拟2 一、简答
1.技术、经济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技术:从狭义来看,技术是指劳动资料。
从广义来看,技术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经验、生产的工艺方法等。大家知道,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义的技术就是指社会生产力。
经济:第一种含义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经济是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第二种含义是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经济。第三种含义是指节约。
二者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 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 消耗和节约之间的关系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技术经济模拟题(含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