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老化与人口老龄化 一、老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老化的概念 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 变化,引起机体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 (二)各年龄标准 <44岁 青年人 45~59岁 中年人
60~74岁 年轻老人(the young old) 75~89岁 老老年人(the old old) >90岁长寿老年人(thelongevous)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二、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1、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 (1)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 (2)地区发展不平衡 (3) 城乡倒置显著 (4)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女性 2、老人医疗保健面临的挑战
(1)家庭作为基本照顾单位的能力可能因独生子女政策而降低 (2)农村老人提供照顾也面临挑战
(3)老年人照顾需要连续性(如医院外的预防性照顾、理疗、精神护理、家庭护理等),为老年人提供居住选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起居协助中心、日间照护中心、老人院、宁养院等) 第三章 老年护理中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 道德与法律
一、老年护理实践中的道德要求
(一)老年护理道德特点1、福利性2、艰巨性3、科学性 (二)老年护理道德原则1、关心2、尊重3、主动4、平等
(三)老年护理的道德要求1、护理及时2、耐心冷静3、鼓励安慰4、虚心诚恳 第二节 人际沟通技巧 一、概述 沟通的概念
二、衰老对沟通的影响(一)生理特点的影响1、认知障碍2、听力障碍3、视力障碍 (二)心理特点的影响1、紧张2、焦虑3、自卑4、孤独 三、老年人际沟通技巧
促进有效沟通的方法1、精心设计和调整沟通语言2、提高和增进沟通效果的技巧3、努力引导和促进正向沟通。在与老年人进行非语言沟通时,最易被接受的部位是手,一般不宜触摸的部位是头部,护理人员应慎重考虑。 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技巧 一、老年人学习的特点
1、会自己确定学习的需要、方法2、对学习新知识的态度直接接受过去经验的影响,既可成为学习的资源,促进学习,也可成为学习的阻碍因素3、学习的目的性较强,更希望学习实用性强的知识4、更喜欢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5、更愿意参与学习过程,喜欢讨论和相互交流6、有较高的近期遗忘率,往往需重复学习7、意义记忆能力较好,机械性记忆能力衰退 二、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意义
1、能有效地降低老年人对卫生资源的消耗,减轻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2、对促进家庭和谐生活,保持社会的稳定、活力起积极作用3、可以使慢性病及老年性疾病的防治、康复过程取得最佳效果,使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健康教育的技巧 (一)知识灌输的技巧
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咨询法5、读书指导法 第四章 老年保健与老年自我保健 老年保健
1
一、概念:即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促进和维持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二、老年保健原则
保健的全面性原则,保健的区域化原则,保健的费用分担原则,保健的功能分化原则,联合国老年政策原则 第二节 老年自我保健
一、自我保健的概念:是指人们为保护自身健康所采取的一些综合性的保健措施。 二、老年人自我保健的原则:自我检测、自我诊断、自我康复、自我护理和自我预防。 第三节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及护理 一、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1、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 (1)感知衰退 包括视觉、听力、嗅觉、味觉、痛觉、触觉(2)记忆衰退 远事记忆良好,对近事记忆不良(3)性格的改变 自尊心强、固执、易激动
2、影响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 (1)社会角色的变化 离、退休 焦虑、被社会抛弃感、价值观崩溃(2)感觉功能变化 衰老 自卑、猜疑、不服老、唠叼、固执(3)体力不支及疾病 寻找养生保健之术、怕死、思考如何死(4)经济收入减少(5)营养缺乏 (6)生活方式变化 交际活动减少,获取信息能力下降——孤陋寡闻(7)死亡临近对心理的影响 二、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 (一)
离退休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概念
是指老人在离退休之后出现的适应性障碍,主要发生于平时工作繁忙,事业心强、争强好胜的老人及毫无心理准备而突然离退休的老人。 (2)离退休综合征的心理状态
①有的领导离退休前受人尊重,离退休后,尊重随权利丧失而丧失 ②交际圈迅速缩小,容易孤独。
③有的人以追求事业成功为乐趣,退休后活着的价值感丢失,迷茫痛苦。
④有的女性退休后被子女接去带孙子,而遗留男性老人在家里,既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又无所事事,仿佛被社会、家庭遗忘在角落,自卑。
(3)离退休综合征预防与护理
①让离退休人员认识到离退休是一种自然规律,同时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把退休当作是“转业”而不是“失业” ②对有一技之长和经验丰富的人员既要鼓励他们创造机会发挥余热,也要面对客观事实,逐渐理顺心理状态。 ③与退休时间较长的同志多交往,听听他们对待离退休后生活和适应环境的经历,树立自信和自强的信心。
④可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如打门球、练太极拳、下棋、养花,学习书法、绘画,条件许可出门旅游等,既强身健体,又陶冶情操。 (二) 空巢综合症患者的护理
(1)概念:所谓“老年期空巢综合征”是指一些离退休、丧偶、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由于社会活动减少、生活空闲、孤寂,出现一系列心理上的压抑和情绪不稳定现象。 (2)空巢综合症护理措施
①首先鼓励老人的老伴要尽可能地关心体贴对方
②子女应理解与同情老人,经常回家看看,或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交流,为父母解决实际问题。 ③鼓励老人发挥余热,或参加社区活动,比如晨练、跳舞、打门球、郊游等。 ④协助鳏寡老人找一个老伴,相互照应。 ⑤必要时接受心理医生指导和心理治疗。
⑥在社区建立专业的老年人心理咨询场所和服务热线,完善网络呼叫系统,解决老人担心遇到突发事件的后顾之忧。 3、老年人健康心理的增进与维护
(1)健康心理是指个体必需维持自我的完整性、统一性,能够自制,具有调节自身的能力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
①智力正常。②情绪健康。③意志坚强。④心理协调。⑤反应适度。⑥关系融洽 (3)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措施 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 ①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②指导老年人做好离退休的心理调节; ③鼓励老年人勤用脑; ④妥善处理家庭关系; ⑤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
⑥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2
第四节 老年人的饮食保健与护理 学习要求
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 理解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掌握老年人的饮食护理 一、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
(一)代谢功能降低1、基础代谢下降2、合成代谢减低,分解代谢增高 (二)体内成分发生变化1、脂肪组织2、细胞量3、体内水分 4、骨组织中的矿物质
(三)器官功能下降1、消化系统2、心脏功能降低3、脑功能、肾功能随增龄而降低 二、老年人的营养需要特点
(一)热能:热能消耗和需要量减少 (二)蛋白质:质量高而数量少的蛋白质 (三)碳水化合物:果糖
(四)脂肪:一定量的脂肪,维持营养平衡 (五)无机盐:补钙、补维生素 (六)维生素:
(七)水分:每日2000ml (一)热能(calorie) 体重
标准体重:
男性老人(kg)=[身高(cm)-100] ×0.9 女性老人(kg)=[身高(cm)-105] ×0.95 理想体重:BMI=标准体重±10% 消瘦<10%标准体重 严重消瘦<20%标准体重 超重>10%标准体重 肥胖>20%标准体重
因为老年人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对蛋白质的利用能力降低。所以蛋白质供给不应低于青壮年的供给量,要尽量供给生物利用率较老年人蛋白质供应量每日按每公斤体重1克-1.5克(占食物总热能的10% -15%)为宜
脂肪摄入过多易产生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继之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但是,机体的必需脂肪酸要从食物中获得,一些脂溶一般老年人脂肪摄入量占总热能的20%-25%(每日每公斤体重约1克脂肪)为宜。
老年人应控制糖类的摄入量,尤其应限制纯糖的摄入。因为糖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每日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取量为30g。 控制饮食,限制热量 1500-2000Kcal/d 热能均衡的衡量指标: BMI=体重(kg)/[身高(m)]2 BMI正常值:男20-25,女19-24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二)蛋白质(protein)
高的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应占摄取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
(三)脂肪(fat)
性维生素的吸收,也需要脂肪参与。
(四)碳水化合物
(五)无机盐与微量元素
(1) 钙: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每日膳食供给钙(1000mg)。每餐有一点牛奶,虾皮、炸小枯鱼、干果、芝麻及芝麻酱、海菜、发菜含钙较丰富。
(2) 铁: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瘦肉、鱼类 (3) 锌:海产品(牡蛎、赤贝等)、肉蛋奶、香菇 微量元素作用
硒(每日需要量0.05-0.25毫克)是抗氧化剂,改善老年人体力衰退、视力下降、精神抑郁、失眠健忘、老年斑等症状。
3
微量元素作用
锰(每日需要量4-10毫克)细胞线粒体和多种酶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易引起贫血、血糖异常、骨骼病变。 铁(每日需要量15-20毫克)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缺乏时导致贫血、抵抗力下降、细胞及机体的寿命缩短。 钴(每日需要量0.3-0.5毫克)维生素B12的主要成分,缺乏时引起贫血。
铜(每日需要量1-2毫克)机体多种蛋白和酶的组成成分,缺乏时引起贫血、血脂异常、血管和骨骼脆性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铬(每日需要量0.15-0.25毫克)与胰岛素的活性有关;缺乏时引起血糖异常、血脂增加、动脉硬化、神经系统症状。 碘(每日需要量0.1-0.3毫克)缺乏时引起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
老年人往往有维生素缺乏的现象。老年人应该注意摄取的维生素有 A、B1、B2、C、E。这些维生素主要存在于绿色或黄色蔬菜、各
微量元素作用 钝。
(六)维生素
种水果、粗粮及植物油中。 三、老年人的饮食护理 (一)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1、营养素比例要适当2、食物品种要合理搭配3、食物加工要细且多样化4、食物的温度要适宜5、节制饮食6、科学地安排一天三餐。7、注意饮食卫生 每日 总热量分配
早餐:25%~30% 中餐:40%
晚餐:30 ~35%
(二)老年人的饮食管理 1、老年人的饮食评估 2、老年人的进食原则
进食宜早,进食宜缓,进食宜少,进食宜淡,进食宜暖,进食宜软,进食宜洁,进食宜全 3、老年人进餐的护理
餐前准备:询问饮食种类,督促或协助老人洗手及漱口 进餐:鼓励老人自己进餐;喂食; 餐后处理:漱口、洗脸、收拾碗筷
第五节 老年人的活动与安全 一、老年人运动
1、一般老年人的运动功能(每天耗能>4180kJ) 2、运动的作用: (1)促进血液循环 (2)促进新陈代谢 (3)保持充沛精力 (4)增强防病抗病能力 3、适合老年人运动项目 健身步行:
适宜心率(次/分)=170-年龄,一天总量6000步,即每天步行1小时左右 健身跑30 min 速度120m-130m/min 游泳 跳舞 骑自行车
球类运动(门球、乒乓球、健身球) 医疗体育 太极拳气功
4.老年人运动应遵循的原则 (1)因人而异,选择适宜 (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3)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4
(4)运动时间恰当 (5)场地适宜 (6)体检和自我监护
运动后最适宜心率(次/分)=170-年龄 (7)家务劳动不能代替体育运动 怎样确定老年人运动量是否合适? 运动后的心率达到最宜心率;
运动结束后在3min – 5min之间心率恢复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量适宜;
3min内心率恢复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量较小,应加大运动量;10min以上心率才恢复者,表明运动量太大,应适当减少运动量; 结合自我感觉综合判断
第六节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保健 几个概念
(1)日常生活能力:是指满足个体自身每日的更衣、洗澡、入厕、行走、大小便控制等的能力。 (2)工具使用的生活活动:是指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包括做饭、做家务等。 (3)高级日常生活活动:指与生活质量相关的一些活动如娱乐、职业工作、社会活动等。 一、生活节律的安排
注意用脑卫生,延缓大脑老化 保持良好的起居卫生 注意日常生活的安全
保持适当的性生活,注意性安全,防止性老化 二、清洁与衣着卫生 1、老年人皮肤特点p71
2、老年人皮肤瘙痒的最常见原因是皮肤干燥 3、老年人如何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p71 衣着卫生
棉织品为老年人布料的首选 四、老年人的排泄 排便失禁的防治措施p78 排尿失禁的防治措施p78 第七节 老年人的用药护理
一、 老年人生理改变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细胞数减少 (2)细胞内水分减少 (3)组织局部血流量减少 (4)血浆总蛋白减少 老年药动学改变的特点
药代动力学过程降低,绝大多数药物的被动转运吸收不变、主动转运吸收减少,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药物消除半
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 二、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 1、有针对性用药
2、选择合适的剂量与合理的疗程,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遵循“半量法规” 3、 个体化用药
4、严密检测药物浓度及肝肾功能 5、验收医疗原则
6、选择最熟悉的药物品种,忌长期用一种药。 7、尽量减少药物的种类,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 8、重视非药物治疗
注:中国药典规定老年人用药量为成人量的3/4
老年临床护理
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老年护理学----复习题总汇大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