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余年来太平天国研究重大争议的回顾和总结 印 少 云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近十余年来,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及其领袖洪秀全、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否为邪教等问
题引发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论。通过争论,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作用被肯定,人们对洪秀全的
个人品质以及他在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地位有了客观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否定了关于太平天国的拜上帝
教是邪教的说法。
[关键词]太平天国;争论;洪秀全;拜上帝教
[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2)04-0135-06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 响,也是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对于 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六十多年 中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 束这段时间,学术界对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充分肯 定的,体现在历史教材中,就是歌颂太平天国的英雄 业绩,对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充分肯定,甚至美化和 拔高,对太平天国的研究带有“左”倾思潮的印记。 “文革”结束及思想领域“拨乱反正”完成以后,
宽松的研究氛围使太平天国的研究步入了正常、理 性的轨道,进入了“成熟期”。80年代以后,大部分历 史教材对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一方面肯定其正义性以 及其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另一方面,对运动中农民阶级所表现出的时代和阶 级局限性,特别是领导集团的腐败现象给予了否定。 对太平天国的这一定位是许多学者的共识。但自21 世纪初以来的十余年里,这一领域波澜再起,学者们 对太平天国的有关问题发生了新的争论。 20世纪90年代末,复旦大学潘旭澜教授关于太 平天国的随笔陆续发表在《上海文学》、《雨花》等杂 志上;在这些随笔的基础上,2000年由百花文艺出 版社出版了《太平杂说》一书,次年该书又出了香港 版。该书收录了作者关于太平天国的文章35篇,对 太平天国及其领袖洪秀全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 太平天国是神权政治,它鬼魅横行,引发了中国历史 上史无前例的大灾难,而作为太平天国领袖的洪秀 全更是“人性异化”、“极端利己”的“邪教主”;镇压太 平天国,给太平军造反画上句号的曾国藩则为中国 作出了重要贡献。事实上,在潘旭澜之前,著名哲学 家冯友兰在198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 史新编》第六册中就对太平天国进行了否定。在同年
接受刘鄂培专访时,冯友兰表示“我之所以否定太平 天国,因为太平天国是要推行神权政治? ?假如太 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 时期” [1]。由于种种原因,当时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 朱东安教授对太平天国“神权政治”说表示质疑以 外[2],关于太平天国的其它问题学术界并未广泛探 讨,但否定它的声音却渐渐多了起来。潘旭澜教授的 《太平杂说》可以说就是否定太平天国声音中的一个 代表,而他的观点也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认同。傅国 涌、左焕奎、肖震山等撰文表达了与潘教授类似的观 点。[3][4][5][6]陈思和、吴培显、乔志强、颜敏等人也对 潘教授表示了赞赏和支持。[7][8][9][10][11]李乃莹、周双 丽称:“批判的光芒和坚定的理性精神使《太平杂说》 具有一种启蒙的品格。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作者说的 态度,会发现,《太平杂说》意义不只是潘先生勇敢地 135
DOI:10.16088 /j .issn.1001 -6597.2012.04.012说出了事实,而是围绕文本所显示出来的启蒙精神
和潘先生的胆识才更加令人肃然起敬。” [12]陈思和 说:“不知作者以`杂说’命名,是否含有`野史’的意 思,这当然是把正面文章反面做的意思,相形之下, 那些以治`太平天国’史的正统史学家更显得怯懦和
虚伪。” [7]一时间,肯定还是否定太平天国及其领袖 洪秀全成为道德天平上虚伪还是真诚的代名词。 随后,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顾问、重庆师范学 院教授史式在《让太平天国恢复本来面目——为金 田起义150周年而作》中表示,他并不赞同对太平天 国作完全否定的评价,但是他对洪秀全及其拜上帝 教的否定评价和潘旭澜教授是基本一致的。复旦大 学教授沈渭滨也表示:“我不敢说体现在《太平杂说》 中的观点、见解、分析、评论,都能得到同行学者的认 同;我个人对潘先生的若干见解如不应称太平天国 而应称太平军的`正名’说等,也有不同看法” ,但是 他仍然认为“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尖锐辛辣 的文字,对太平天国若干重要人物和史事,作了完全 不同于以往成说的新解,读后感到耳目一新、心智开 张”。[13]继《太平杂说》之后,潘旭澜教授又于2004年 和2005年先后发表了《还洪秀全的历史真面目》、 《再论〈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等文章,重申 自己的观点。
以潘旭澜教授为首提出的完全否定太平天国的 观点在学术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虽然中山大学李 锦全教授后来曾表示不参加论战[14],但他较早地撰 文对潘旭澜的有关观点提出了质疑[15]。随后,夏春
涛、陈蕴茜、方之光、华强、檀江林等均撰文表达对潘 旭澜教授观点的质疑[16][17][18][19][20][21][22],与此同 时,苏双碧、王国平、余明侠、郑剑顺、何继龄、张剑平 等学者,也从双方争论的问题入手,表达与潘旭澜教
授观点的分歧;[23][24][25][26][27][28][29]另外一些学者则 从探讨太平天国各项政策、制度等微观内容,表达了 对太平天国运动不同程度的肯定。
南京大学教授方之光撰写的《伟大的农民革命 领袖洪秀全》一文对洪秀全基本上作了正面肯定;这 篇文章以《鬼化洪秀全是错误的》为题,刊登在2001 年7月10日的《光明日报》上。他指出:“洪秀全虽然 犯了这样那样的甚至严重的错误” ,但是他领导的太 平天国农民运动具有正义性,他制定了反映农民要 求平等的《天朝田亩制度》 ,把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 争推向了最高峰,并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 幕,因此,过不掩功,洪秀全“仍不愧为近代历史上伟 大的农民革命家”。[18]针对潘旭澜的观点——太平 天国引发了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大灾难,方之光在 《太平天国“引发了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大灾难” 吗? ——与潘旭澜教授商榷》中指出:太平天国是要 在中国建立“天下为公”的太平之世,在一定程度上 推动了中国的进步,真正造成中国史无前例大灾难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近十余年来太平天国研究重大争议的回顾和总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