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学困生”面较大班级中组织好物理课堂教学(湖州新世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浅谈如何在“学困生”面较大班级中组织好物理课堂教学

摘 要 在“学困生”较集中的班级中,作为学科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往往比较困难.本文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多年的“普通班”物理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学科教师如何在“学困生”比较集中的班级中组织好物理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学困生”集中 组织教学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习和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它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组织教学能力,这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前提.在“学困生”较集中的班级中,作为学科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往往比较困难.作为一个学科老师,我觉得不能把组织课堂教学工作看成是班主任的事,如遇到学生违反纪律就请出教室或停课,交给班主任处理等都是不好的办法,长期以往,就会降低学科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降低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势必将严重影响本学科的教学,从而降低教学质量.学科老师只有组织好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完成好教学任务.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好物理课的课堂教学工作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师爱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

学生都有欲求获得老师好评的愿望,更期望得到老师的关心、赞扬.然而,由于智力与非智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学生的发展参差不齐,而我们有时往往不能冷静地对待学生出现的差异,对好学生表现出热情、耐心,对“学困生”则表现出冷漠、厌弃.同样是违纪行为,对好学生的评价是“思想活跃”,对“学困生”则评价为“不懂规矩”,同样是回答不出问题,对好生就不厌其烦地启发,对“学困生”则厌烦地敷衍,指责多于鼓励,讽刺多于帮教,冷眼多于关怀,这些情形常常伴随着“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导致他们长期处于一种紧张而焦虑的状态中,欲求获得老师爱的失落感使他们渐渐地与老师疏远了,更不愿和老师配合,逆反心理由此而产生,于是这些学生往往采取调皮、恶作剧的方式来发泄情绪,故意用破坏纪律的方式让老师难堪,从不喜欢这位老师发展到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

我认为,只要发现了他们的优点就应该及时表扬,对他们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请一位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没想到全班哄堂大笑,讥笑那位同学,他自己也连问我几声:“是叫我?”在我鼓励和启发下,他回答正确了,我顿时发现他泪水盈满了眼眶,这节课他听讲就很认真,我没有想到一个老师的表扬对他有那么大的震撼,课后我找他谈了心,他说如果老师批评我,我还没有什么感觉,已经习惯了,但老师那么相信我,执意帮助我,回答不好对不起老师,回答正确了很激动.我想,如果把表扬和批评的手段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抓一点牵一面的作用.

只有在热爱学生的基础上,关怀、理解、尊重学生,才能增强学生的向师性,使学生亲

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科教学效果很好,除了老师方法得当外,往往是因为学生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从而喜欢这门学科的,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尤其如此.

二、备好每一堂课,力求精益求精,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

现在高中物理课内容多,高考考得又比较难,有些物理知识点显得枯燥乏味,作为物理教师如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来解决一些物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出一些指导:

1、教师必须在备课的时候多想一些,尽最大可能的考虑严密,以防在课堂中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全力以赴,精心备课;

2、我觉得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探究思路: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如在超重失重时要学生明确什么是视重?在电梯中上升和下降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在此,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探究中要创设符合实际的物理情景,让学生能朝我们需要的方向去想;

3、在探究课中教师不能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身份,而要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思考,这样,教师的指导才能做到有针对性;

4、在探究课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是值得鼓励的,必须先肯定.对待学生的问题,老师先迅速思考,然后有目的的让学生向某个方向思考——轻重合适的提示,逐步过渡到正常的思路上来,学生既感到思考的压力,又获得了动脑后的成就感,或者也引发了你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你也有了收获,得到了提高.这应该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学生提出问题难能可贵,一定不要全盘否定,一棒子打死;

5、教师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真正做好教师的指导,在探究课上,教师的大脑高速运转,如果准备不充分,很可能会捉襟见肘,疲于应付,也就更谈不上组织好课堂教学了.

三、激发兴趣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人们对客体特殊的认识倾向和情感状态,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主张:“教育应当是快乐的,快乐的情感有利于学生的智能活动.”

作为学科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电路这一节时,一些学生能力较差,掌握起来困难较大,我在教学中将电路的连接与游戏“绕迷宫”结合起来,使一部“学困生”也有了兴趣,开始入门并逐步进步,在教学中对一些物理规律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给以“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讲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中提出两个分别为“PZ220--40”和“PZ220--60”的灯泡谁亮?学生七嘴八舌开始争论,再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者还可以比后者亮些,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然后再引入正题.在学习电能表时要求学生月底查自己家的电能表,使他们感觉到学的知识有用处,自然就提高了学习兴趣.

曾经有位数学老师跟我讲,你们物理课最受学生喜欢了,有这么多实验好做,我说是啊,

物理离不开实验,物理实验也是组织好物理课堂的催化剂.

三、做好演示实验是组织好物理课堂的催化剂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在新授课教学中至关重要,它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和巩固知识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好演示实验,给学生以直观的现象,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首先,要求学生注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或者是具体实验,或者是理想实验.学生的认知活动与科学家的创造活动有本质相似的规律.实验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使之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实验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杜绝“板画”“口叙”“思想”实验,少用电脑模拟实验,充分发挥动手实验的功效,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重要.而精心设计的实验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活跃课堂气氛,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老师的角度看,实验的过程可能很简单,没有多大意思,重复了多年了.但是,从学生角度看就大不一样了,学生非常希望从实验的过程中学,很希望实实在在的看到现象,想象中的物理过程得到验证后,他们才真正相信了.

再者, 新奇的实验现象常出乎意料,引人入胜,促使学生深入细致地思考和探索问题,乐学不疲,使探究认识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人脑思维系统的活力,使学生乐学、活学、会学.

四、使学生建立信心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关键

国外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非常有兴趣的实验,由两个学生情况和老师情况基本相当的甲班和乙班,对甲班的老师讲,甲班的学生是由心理学家专门挑选的非常有潜力的学生,对甲班的学生讲,教你们的老师是经过挑选的一流老师,对乙班的学生和老师不做任何提示,经过跟踪实验,最后发现甲班的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最后确实高于乙班,这个实验通过暗示,提高了老师基于学生潜力大,可以使其学生成才的信心,又提高了学生基于一流老师的培养,自己一定会成才的信心.可见建立了学生的信心,转化为他们的内动力是多么的重要.

在教育过程中,一个班级出现出好、中、差是不可避免的,对中、差生应特别注意不能使他们失去信心,否则他们将产生厌学情绪,要么心不在焉,对学习不闻不问,要么与老师对立,破坏课堂纪律给老师组织课堂教学造成困难,学生的成绩也会下降.

在教学中应搞好分层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布置作业时,对难度较大的题,可采用选做的形式,因为如果要求一致,这部分较差的学生还是做不起,从而使他们怀疑对大量的基础性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特别是在复习阶段,由于分化更大,更应慎用成套的试卷,针对性不强的题少用,难度太大的题选做,针对学生的实际分出不同的要求.

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应有“多重标准”,虽然最后的出口标准是统一的,但在过程中应

考虑学生的差异.例如有的较差的学生考试中成绩为50分,还要受到表扬,争取下次及格,有的程度较好的学生90分还要受到批评.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看到前进路上的一小步.根据各自的情况跳一跳就能有进步,就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自己的信心,如果要求太高,则使他们望而生畏,干脆就不管了,就无所谓了.只有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建立了信心后,自尊、自信感才能促使他们进入到不断进取的良性循环中.

五、应用课堂调控策略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保证

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而课堂教学的实施则反映出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否有效地传递信息,很大程度依赖于良好的课堂氛围,调节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 课堂调控中常常采用的策略有: 1、 以静制动,以冷制热

当课堂秩序混乱,学生情绪不稳定时教师高声制止,大声批评,有时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此时教师冷静地处于课堂的显要位置,暂时“无所作为”地冷眼旁观,显得犹为重要,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教师以“冷”和“静”的表现特征在课堂中与学生以“热”和“动”的表现特征显得很不兼容,因而十分突出,这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教师的后续调控创造了条件. 2、 利用好“讲台效应”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虽然处于相同的客观情景中,但其心事和感觉是不相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如果用目光扫视全班,他并不觉得在刻意盯着特定的某个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感受到讲课的教师在专门看着自己,这种台上、台下的不同,可以被教师利用,并产生积极效应,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周围,集中精力上课. 3、 利用好“变化”引起的注意

课堂上学生习惯于不同教师的音调、响度,当教师的音调或响度突然发生变化时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演示教具时利用背景色彩的反差,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活动的教具比静止的教具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适当的手势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当然,这些引起的都是学生的无意注意,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但它是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在教学中使用能起到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孩子们交流学习的场所.学科教师只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保证组织好物理课堂教学,发挥学科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使学生在此学科会不断进步,使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边玉芳. 《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5.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浅谈如何在“学困生”面较大班级中组织好物理课堂教学(湖州新世在线全文阅读。

浅谈如何在“学困生”面较大班级中组织好物理课堂教学(湖州新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3854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