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总复习题带论述答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1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C )。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2. 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 ,以及民族之间、( A )、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 民族与阶级 B. 民族与部落 C. 民族与氏族 D. 民族与部落联盟

3. 现今世界上共有( C )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 A. 10000 B. 12000 C. 3 000 D 1000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 D )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 不同发展水平 B. 不同历史传统 C . 政治利益 D. 经济利益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 ABD )。 A.普遍性 B.国际性 C.不定性 D.敏感性 E.连锁反应性

2. 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 DE )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 A. 民族自身的发展方面 B. 民族与阶级之间 C. 民族与国家之间 D. 民族的活动中 E. 民族的交往联系中 3. 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 ABDE )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A. 地域 B. 民族 C. 体质 D. 经济 E. 文化

4.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 BCDE )。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鲜明特点。

A. 政治问题与军事问题交织在一起 B. 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 C. 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D.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E. 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 四、辨析题

1. 封建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是: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并具有两个历史发展趋势,即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民族间联系不断加强,各民族在各方面日益接近。(错,封建社会改为社会主义社会)

2. 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关民族问题概念的理论观点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理论。(对) 3. 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对)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错,结尾加上文化事业) 五、论述题

P8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问题会呈现出哪些特点和发展趋向?86

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问题会呈现出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是按照效率进行分配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一定意义上说,民族关系也是各民族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说更是这样。公平合理的利益划分,可使民族关系和睦;利益划分的不合理,可能导致民族间的矛盾。因此,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加以解决。(6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与效率的矛盾将在民族问题上有明显的反映。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要求统筹兼顾平等与效率,包括民族平等与经济效率。只能兼顾,实现平等前提下的效率,效率基础上的平等。既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又要有较高的民族平等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的发展,将是在效率较量中提高自身效率的发展,将是在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民族素质的发展,将是在平等的环境中提高自身享受平等权利能力的发展。(7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问题将大量地发生在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问题上。它们历来是民族问题上的敏感因素,也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6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心理承受力、包容力将受到考验,并将得到加强。哪个民族更快地、更好地转轨到市场经济体制,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得到更快和率先发展的机遇。我国各少数民族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向现代文明迈进。(6分) 最新小抄

37.如何区别和理解民族同化、民族分化、民族组合、民族融合、民族消亡?

37.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同化,根据它变化的原因、手段、过程、性质,分为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类型。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的局部现象。(5分) 民族分化,是指一民族的某些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这种民族分化多是由民族迁徙等原因导致民族居住地域的隔离而造成的。(5分) 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这与一般的民族同化现象不同。(5分) 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民族融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缓慢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不能用人为的、强迫的、爆发式的、突变的方式来实现。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并不等于民族融合。历史上出现过的所

谓“民族融合”,实际上是民族同化。(5分)

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民族融合实现之日,就是民族最终消亡之时。民族消亡是民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在全世界民族范围内实现的世界性过程,是民族发展的最高阶段的最终结果。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人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5分)(以上要点须联系实际,否则扣8分) 35. 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答 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1分) (1)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6 分) 民族团结是人民团结的重要标志。民族问题的存在程度和解决状况,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程度和状况。 (2) 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6 分)

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稳固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为基础。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发生的民族问题,会迅速影响到其他地区,波及影响面广,连锁反应大。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和传播媒介现代化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3)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6 分) 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民族关系状况是国内环境中的

重要内容。民族问题影响社会发展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4) 民族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6 分) 民族发展是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不加速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会影响和制约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那么国家的现代化社会发展也是不完整的。 (以上要点须联系实际,否则

第六章 我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基本国情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 大杂居 ),( 小聚居 ),( 交错居住 )。 2.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大分散、小聚居 )。

3.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 1.9万 )公里。

4.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 政教合一 )制度、( 土司 )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 原始民主 )制度等。

5.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 民族发展 )方面,又表现在( 民族关系 )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

1.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C )个国家接壤。 A.7 B.8 C.10多 D.20多 2.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 A )以上民族共居。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3.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C )。 A.44% B.54% C.64% D.74%

4.我国大陆地区的( B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24个 B.31个 C.36个 D.41个 5.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 B )。 A.16个 B.18个 C.19个 D.20个 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 B )的问题上。 最新小抄

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 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三、多项选择题

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 BD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满族 E.回族 2.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 BCD )。

A.《阿诗玛》 B.《格萨尔》 C.《江格尔》 D.《玛纳斯》 E.《嘎达梅林》 3.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 ABCE )。 A.封建制度 B.封建农奴制度 C.奴隶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E.原始公社制度残余 4.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 ACDE )。

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四、辨析题

1.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成分均已确定。对)

2.我国的民族问题就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错,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与民族关系方面) 五、论述题

P98-100)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99 答 一、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1、民族问题是人民团结的一个影响因素;2、民族问题是社会稳定的一个影响因素

二、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1、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2、民族问题是民族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三、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1.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2.民族团结是边防巩固的前提

四、民族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民族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影响因素 2.民族问题是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第七章 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1.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 提高民族素质 ),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 民主的组织形式 )。

2 .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 保障族籍权利 )、( 参政权 )、发展经济文化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 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 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 压迫 ),反对民族( 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 地位 )和( 权利 )。

4.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 民主 )运动的一个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 ( A )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 民族平等团结 B. 民族区域自治 C. 民族经济发展 D. 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2. 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 C )。 A. 基本出发点 B. 前提 C. 根本原则 D. 总政策

3. 我国有约3 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 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B )。 A. 1/2 B. 1/3 C. 2/3 D. 2/5 三、多项选择题

1. 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 ABCD )的平等。 A. 地位 B. 待遇 C. 权利 D. 利益 E. 财富 最新小抄

2. ( BCDE )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实行邦联制 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 ABCE )。

A. 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 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D.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环境保护的义务方面完全平等 E.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4.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 ( ABDE ) 。 A. 和睦 B. 友好 C. 融合 D. 联合 E.. 协调

5. 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ABCD)。

A. 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 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E.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辨析题

1. 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对)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参政权;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及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的权利;保障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错,保障的是权利和利益) 五、论述题

P102)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的含义。

答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之一它首先指各民族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其实质是指在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基础上消灭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 在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基础上,逐步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反对任何民族的任何特权,无条件地保护弱小民族的权利,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民族平等还要求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即经济、文化包括语言方面的平等,要求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第八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 ),设立( 自治机关 ),行使( 自治权 )。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 设立和建设 );二是自治机关的( 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 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自治区 )、( 自治州 )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 )的权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和(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C )。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 A )。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3.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C )个。 A.135 B.145 C.155 D.165 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 C )个。 A.28 B.35 C.44 D.55 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B )。 最新小抄

A.中央集权制 B.民主集中制 C.地方自主制 D.政治协商制 三、多项选择题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 BCDE )。

A.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 ABCDE )。

A.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

4.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 ACE )。

A.民族干部 B.民族文化 C.民族语言文字 D.民族风俗 E.民族形式 5.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ABC )。

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D.充分尊重各民族的自主权 E.积极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辨析题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错,把人民政府去掉)

2.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问题就是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错,还有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仅指自治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对) 4.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特指行政管理权。(错,还包括地方性立法权等)

5.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错,不是创造,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原则,结合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民族情况决定的) 五、论述题

P110-11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其主要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答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其主要内容: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首要问题。

2.设立自治机关: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 3.行使自治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其实质是要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使有着一定的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有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各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和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第九章 民族干部政策

1.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实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迅速大量地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最新小抄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总复习题带论述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2024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总复习题带论述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3919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