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案
化学式有关计算的方法总结: 一、质量守恒法
例一、在A+B=C+2D中,已知2.9gA跟4.9gB完全反应,生成6gC,又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思路点拨】本题可以利用质量守恒法解,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
【解析】由题意得知2.9gA和4.9gB是完全反应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物C和D的质量之和应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因此生成D的质量为:(2.9g+4.9g)-6g=1.8g。然后再根据AD反应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然后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
解: 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由题意得生成D的质量为: (2.9g+4.9g)-6g=1.8g A+B=C+2D
x 2×18 2.9g 1.8g x=58
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总结升华】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举一反三:
【变式3】将含有15gA,10gB,9gC的粉末状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后,A剩余3g,B增加到25g,C已消耗完,并有气体D放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的比值A∶B∶C∶D为( )
A.5∶4∶3∶2 B.4∶5∶3∶2 C.3∶2∶4∶5 D.2∶3∶5∶4
【变式4】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相互化合时,只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A与C正好完全反应,则A与B参加化学反应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利用差量法计算
例二、将若干克锌粒投入到50.6g稀硫酸中,称得反应完成后溶液的质量为63.2g。求反应生成氢气多少克?
【思路点拨】本题可以利用差量法来解决。差量法是根据题中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值求解的方法,它把化学变化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物理量的增加或减少的量放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作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对应量的比例关系求解。差量法解题关键是弄清这个“差”是谁与谁之间的差,如何与化学方程式联系起来。
【解析】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若有65g的锌参加反应,可以生成2g氢气,那么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就增加了(65-2)g。现已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63.2-50.6)g。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列比例式,x即可求出。 【答案】
解:设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质量差
1
个性化教案
65 2 (65-2)=63 x (63.2g-50.6g)=12.6g
x=0.4g
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
【总结升华】差量法是化学解题典型方法之一,最大优点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差量法计算只是这一类计算题的一种解题方法,本题还有其它解法。 举一反三:
【变式5】将一含杂质的铁粉10g投入足量100g稀盐酸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为105.4g,求铁粉中铁的质量分数。
【变式6】将一根10g铁钉放入10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铁钉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发现铁钉的质量为10.8g,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三、极值法
例三、3g木炭和5gO2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物全是CO B.产物全是CO2
C.产物是CO、CO2的混合物 D.木炭过量,产物为CO
【思路点拨】极植法解题就是先把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问题简化从而顺利得出结论,然后再回头来认识现实问题,将计算结果和题意相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考虑两个极端,若产物全部是CO,根据化学方程式2C+O2 2CO,反应中C与O2的质量比为
3:4;若产物全部是CO2,根据化学方程式C+O2 CO2,反应中C
与O2的质量比为3:8;而题中C与O2的质量比为3:5, 。可见产物既不是纯CO
也不是纯CO2,应是二者的混合物。 【答案】C
【总结升华】极值法解题可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解题时注意思考寻找哪个量作为极值。 举一反三:
【变式7】现在有含杂质的铁28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0.9g氢气,则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
A.Al B.Zn C.Mg D.Mg和Al
【变式8】两种金属的混合物6g,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0.2g氢气(假设生成的氢气全被收集),则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 A.锌、铜 B.镁、铁 C.铁、锌 D.镁、铝
2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总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