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提前考试大作业

学习中心:(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题目:1、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

历史过程

2、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原理,分析论述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专业:会计学

批次、层次:1109 业余专升本

学生姓名:丁天寒

学号:911932657 身份证号码:340221199012230033 提交时间:2012年5月10日

一、 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形态,往

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 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必然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制度的过渡,是社会的物质文化发展不足和对社会的需求以及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

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然而,马克思的理论就是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奠定了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的一般规律,正是在这一客观规律的支配下,人类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趋势归根到底也是这一客观规律决定的。

站在资本主义的角度看,首先资本主义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其次资

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无力继续驾驭和容纳这种生产力,只有被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所代替。因此需要创造出新的社会形态,然而社会形态的交替往往需要较长的时期才能完成。

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尤其是资产阶级的阻挠和反抗。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虽然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了完备的物质基础,但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相反,由于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利益,必然会遭到他们的阻挠和反抗,导致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一种制度更替不是很简单的过程。而是人们思想的转变和观点的改变,而是复杂、曲折、长期的过程。

目前资本主义制度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其自身还在不断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尽可能的在其制度范围内调整生产关系直至达到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在当时作为统治阶级,采取各种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是必然的,因而资本主义想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在资本主义链条中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因而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另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可能继续存在和发展。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若没有特殊的矛盾和革命形势,则要经过资本主义发展的较长历程,才能逐步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基础,因此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目前资本主义制度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其自身还在不断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尽可能的在其制度范围内调整生产关系直至达到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在当时作为统治阶级,采取各种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是必然的,因而资本主义想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对于资本主义而言,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的,是不断盘旋上升的过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二、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原理,分析论述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有另外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矛盾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互相影响的、相互作用的,同样也是用辩证统一的思想观念来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原理来看,可以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综合 第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思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第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观点,我国选择了适应自己经济体制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选择与自身经济体制不相符合的经济体制,必然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社会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转。

在新的制度上,我国对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看的十分重视,不断的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以及社会生产力中不符合的方面进行改革,因此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也提出了相对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的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观念的上层建筑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共同组成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知道下建立起来的,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一旦形成政治上层建筑,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但是,原有的政治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逐渐显现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又是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只要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我国,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还需要更加深入些,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是必须,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快对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实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在经济、上层建筑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以及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要为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利益,做出有益的贡献。

对于上层建筑而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现有的经济基础是我国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途径之一,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哲学理论根据。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综合,反映出我国社会

管理体制改革是必要性和重要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在线全文阅读。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39823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