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理解独立自主地组织进行活动。因此,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外活动成败的关键。而发挥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创造精神,除了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外,最主要的就是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独立思考,参加活动的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全部过程。通过活动运用知识、深化知识、提高技能、增长才干,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人。当然,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和积极创造精神,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他们应当帮助学生选择参加的活动项目,为学生进行活动提供条件,并在课外活动中给学生启发诱导。从知识技能、思想倾向以及活动的组织等各个方面给学生以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但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能把活动搞好。即使学生在活动中出现一些问题甚至错误,对此,老师也不必大惊小怪,而要加强帮助和指导。事实上,困难与挫折也有助于学生锻炼成长。课外活动中强调教师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创造精神。那种不信任学生、越俎代庖、包办代替的做法,只能压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窒息他们的创造精神,不会给课外活动带来什么积极效果的。 4、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
学校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将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做好宣传组织工作;配备指导教师,加强对课外活动的领导;为开展活动提供人力、物力、财力,购置必要的物质设备。学校在组织课外活动中,要依靠全体教师,尤其要依靠班主任和有专长的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同时,还可根据需要,聘请有关学者、专家、科技人员和具有专长的家长来校辅导。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学生会、班干部等学生组织的作用。特别在春游、秋游和野炊等课外活动中,作为班干部和科任老师要精心组织,严肃活动纪律,防止学生在活动中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免对学生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和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其作
6
用和意义是不可低估和巨大的。只要我们把握好小学课外活动的管理策略,在小学教育中,小学课外活动就不会是一句口号或形式,因为小学课外活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和提高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只要我们把小学课外活动与课堂教育一起抓,并且认真地去执行,笔者相信,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不但学到理论知识,而且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大大地加强。
参考文献:
[1] 瞿葆奎主编《课外校外活动》
[2] 文龙 廖时人 朱新春主编《教育学》 [3] 黄济等主编《小学教育学》
7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浅谈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作用和意义(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