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务等三产服务类专业数量分别为69、31、111和46个,占专业总数的37.57%左右;农林牧类专业数量为48个左右,占专业总数的7.02%左右。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中,现有国家级重点学校52所,省级重点学校35所,国家示范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34个。
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两年扩招3万,招生总规模分别达到15.3万和近17万人。经过努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比例趋与合理,在校学生规模达到42万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成为共识,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和改革思路日益清晰。学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普遍支持。许多地方把职业教育办得有声有色,涌现出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先进典型,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摸索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发展之路。基础能力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的办学条件开始得到改善。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格局已经形成,各级政府加大统筹力度和经费投入,做大做强了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初步形成。
(二)全省职业教育主要工作:近些年来,我省职成教育以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导向,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全省上下努力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举措得到进一步落实 2,实施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增强服务功能。 3、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提高职成教育为农服务水平
4、开展全省农村初、高中后返乡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拓展职业教育规模和功能
5、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6、实施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7、实施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加大职业教育建设力度 8、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建设工程
9、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培训工程,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
10,大力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
(三)我省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在充分肯定职业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比较差,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还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1、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能力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对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是科技含量高、投入较大的二产类学生实训基地紧缺或设备设施现代化水平不高。尽管近几年省本级加大了投入和国家有关部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学校与相关企业也探索了一些合作建设的办法,但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建设速度和质量不尽人意。二是教师队伍的“双师型”建设困难较大。多年来,我们依托行业、企业选聘和开展了培训工作,特别是积极参加了国家重点师训基地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但是只是少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得到了提高。大部分专业教师因培训基地条件和名额所限得不到普遍的提高。
2、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不够,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3、标志性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建设亟待加强。 4、校企合作的机制还没有形成。 5、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经费不足或迟迟不到位,制约了职业教育整体工作的开展。其次,部分市(行署)设立的职教专项经费过少,很难与中央财政和国家发改委资金支持匹配,个别市甚至20%的教育费附加也没有落实到位,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尤其是二产专业的前期投入较大,经费不足导致部分地市的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三、我省职业教育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对策
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二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重点抓好实训基地建设、职教中心建设和高水平示范性高职建设,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要落实好各项资助政策措施,使更多的学生能接受职业教育。四要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我省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是立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围绕新农村建设、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突出特色和重点,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1.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目标,实现职普比大体相当。招生17万人左右,培养培训8万中级技能型人才和4万高级技能型人才;进一步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农村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和进城农民工入学学习的有关招生政策;完成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注册、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发放软件升级工作;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与就业资源库。
2.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每年完成转移40万人左右,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以上,推广农民增收致富项目和技术50个以上。培训企业在岗职工60万人次、下岗职工20万人次;进城务工农民40万人次。
3.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家庭困难学生救助制度。通过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起学,接受职业教育。在中央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制度的基础上,我省也将按要求配套落实,切实做好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工作,是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学生身上。各地要提前做好信息统计普查工作,科学合理提前谋划。同时各地要结合中职招生工作,广泛开展宣传讲解,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良好的就业教育。做到前两年接受政府资助免费学习,争取第三年顶岗实习,完成学业。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今后工作的思路(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