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菁典教育 027-82893519
四、教学语言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意性大,缺少科学性。主要表现有: 第一,不对。教师在教学中错说错讲。
第二,不准,即语言不严密。语言缺少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拉杂空洞。第二,节奏单调。
五、教学语言的类型
1、叙述式 2、描绘式 3、抒情式
4、说明式(1)图表说明。(2)比较说明。(3)借助说明。 5、论证式 6、推导式
六、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
1、教学语言训练目标。
(1)全面地掌握教学语言技能的有关理论,理解其意义,了解其作用,把握其应用要求。 (2)熟练地掌握教学语言的类型,会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各类教学语言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3)准确科学地运用教学语言,做到语音准确、音量适宜、语调自然、语汇丰富、语速适度、语态大方。 (4)准确客观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语言技能,并能修正不足,不断提高。
2、教学语言训练建议
(1)要言之有据。(2)要言之有物。(3)要言之有法。(4)要言之有情。
结束技能
一、结束技能的意义
结束技能是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及时地进行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等,使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方式。它的运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的运用,纳入自己认知结构之中。它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结束技能的作用
1、强化作用。2、衔接作用。3、教育作用。4、反馈作用。5、发展作用。
三、结束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7 菁典教育 027-82893519
1、结束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突出学习重点。 2、结束要有概括性,总结规律,揭示本质。 3、结束要有系统性,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 4、结束要有实践性。 5、结束要有启发性。 6、结束要有时间性。
四、结束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具体表现概括起来有五个字:无、残、浅、散、拖。 “无”:有的课堂教学没有“结束”这一环节。
“残”: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一节,但结束的内容抓不住重点,击不中要害。 “浅”: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环节,但很肤浅,缺乏深度,平平淡淡。
“散”: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一环,但内容不集中,支离破碎,没有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和有效的知识网络。 “拖”:有的教师很重视结束,但内容安排得过多,时间过紧,造成拖堂。
五、结束的类型
1、归纳总结式。
2、比较异同式。(1)定义不同。(2)测量方法不同。 3、首尾呼应式。
4、延伸迁移式。(1)延伸式。(2)迁移式。 5、直观演示式。
6、实践活动式。(1)小测验。(2)总结。(3)作业。课后认真朗读课文。
六、结束技能的训练
1、结束技能训练目标
(1)理解结束技能的意义和结束技能的作用。 (2)能够设计和编制科学合理的结束教案。
(3)能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结束类型实用于教学之中。 (4)经过训练结束技能要有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好,结束能够突出重点。 (5)能按结束的要求,对本人或他人的结束技能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价。
2、结束技能训练建议在结束技能的训练中,除参考导入技能训练部分的建议外,在训练中可以先进行单一型的结束方式的训练,然后再进行综合型的结束训练。只要自己勤学苦练,虚心向别人学习,听取他人的指教,勇于实践,一定会掌握这项技能,在教学园地里,一朵朵精彩的“结束”之花竞相开放。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授课的五项基本技能(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