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岗岩与成矿作用(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因为认识到了华南地区花岗岩是石英脉型黑钨矿的成矿母岩, 才导致一大批钨矿的发现或者从小矿变成大矿, 也为当年的“五层楼”模式、近年来的“五层楼+ 地下室”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 2 关于含矿岩体

对于“含矿岩体”这个说法, 张文也表示反对, 原因是:“含矿岩体的说法具有成因联系的含义, 是不符合地质实际的”。

因为具有成因联系的含义, 就不符合地质实际?这在逻辑上本身就说不通。什么是地质实际?张文之一所说的地质实际是“有的岩体有矿, 有的岩体没有矿”, 这当然完全正确。不过, 张文的提问却有点奇怪: “一个困扰学术界多年的问题是: 既然花岗岩与成矿是成因有关, 为什么有些花岗岩有矿, 有些花岗岩无矿? 例如铜陵有70 多个岩体, 含矿的岩体不到20 个, 为什么其余50 多个岩体不含矿?”。显然, 张文认为, 如果花岗岩与矿床有成因关系, 那就必须每一个花岗岩都要成矿; 既然“地质实际”是“有的岩体有矿, 有的岩体没有矿”, 那就证明花岗岩与矿没有成因关系--说这是“强盗逻辑”, 或许有点太不客气, 但至少有点极端或是形而上学吧。

对于张文提出的这个问题, 笔者说两点看法。第一点, 笔者并不认为“有些花岗岩有矿, 有些花岗岩无矿”是什么“困扰学术界多年的问题”, 矿床学界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困扰学术界多年的问题”; 因为大家都知道

花岗岩的情况很复杂, 成矿的情况更复杂, 条件更苛刻, 没有人指望每个花岗岩体都会有矿, 但是也没有人会因此而认为花岗

岩与矿就没有成因关系了。第二点, 张文的这句话其实恰恰说明了“含矿岩体”是客观存在的: 铜陵不是就有20 个“含矿岩体”吗?正因为有“含矿岩体”和“不含矿岩体”之分, 所以从事找矿勘查和矿床研究的人会竭尽全力地去研究它们之间的差别, 试图总结出一些区分它们的标志, 努力寻找那些可能与成矿有关的“含矿岩体”, 以提高地质找矿的工作成效。张旗先生虽然不是专门从事矿床研究和地质找矿的, 但也曾经提出埃达克岩可以作为找矿的标志来使用( 张旗等, 2002;2004a; 2004b) , 只是稍后由于受到其他作者论文的启示( 如芮宗瑶等, 2006) , 所以他在检讨自己上述说法时认识到, 埃达克型花岗岩作为找矿标志的提法不恰当,“埃达克岩更重要的是作为找矿的前提, 而不是找矿的标志”、“在一个地区如果发现了埃达克型花岗岩, 表明具备了寻找金铜矿床的前提, 可以考虑在该埃达克型花岗岩及其附近找矿”。笔者不具体评论埃达克型花岗岩与金铜矿床的关系, 但至少觉得张旗先生后来的这种想法还不离谱。可是, 张旗先生为什么不把这个思想用于花岗岩与相关矿床的研究呢? 有了花岗岩, 只是具备了可能成矿的各种条件之中的最最起码的一个条件而已; 而岩体的形成构造环境、规模大小、温度、压力、氧逸度、矿物组分、化学成分、挥发分含量、金属含量、侵位深度、保存条件,等等, 都可能是关系到该岩体是否成矿的因素和条件。芮宗瑶等( 2006) 在那篇给张先生以启示的关于斑岩铜矿的文章中就指出了“与成矿密切的斑岩”的若干主要特征, 例如“含矿斑岩”具有特征性很强的副矿物组合

( 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金红石和锆石) 等等。这里的“含矿斑岩”当然就是“含矿岩体”。

张文为了反对含矿岩体和成矿母岩, 甚至还提出了更尖锐更严厉的问题: “含矿岩体和成矿母岩的说法盛行了半个多世纪了, 其找矿效果究竟如何?科学意义究竟如何?”这的确需要全体矿床工作者认真思考、努力工作, 做出更多更大的成果, 使得类似张文作者的人们今后不会再提出这种咄咄逼人、令我们汗颜的问题。但是退一万步说, 即使

“含矿岩体和成矿母岩的说法”并无直接的找矿效果, 也不能否认它们在认识矿床地质特征、探究成矿作用机制上的意义吧。矿床学的术语或“说法”很多,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术语或“说法”都有找矿效果; 而且事实上, 通过确定“含矿岩体和成矿母岩”来帮助人们寻找和发现矿床的例子也还是不少的。如果张旗先生能多关注一些“地质勘探

报告”类的文献资料的话, 或者翻阅一下诸如《中国矿床发现史》各省系列之类专著的话, 一定会发现“含矿岩体和成矿母岩的说法”还是大有益处的。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长期以来“成矿母岩”和“含矿岩体”等术语一直被从事矿床工作的人们所使用着, 并确实已经成为“矿床学界的共同语言”, 因此,其他专业的人是否赞同“含矿岩体”和“成矿母岩”这些术语, 其实无关紧要。

3 关于与花岗岩有关金铜钨锡成矿作用 3. 1 花岗岩与金铜钨锡有成因关系

张文反复强调, “花岗岩与成矿有关, 不是成因有关, 而是时空有关”。为此张文之二还特意赞扬了笔者之一的某篇文章“总结很精辟”, 因为该文指出了成岩与成矿存在“形成机制上的根本性差异”( 华仁民, 2005) 。但是, “成岩与成矿存在差异”并不等于二者不能是成因关系。

诚然, 对于究竟什么叫做“成因关系”, 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张文对成因的解释就是“因果关系”或“母子关系”。笔者认为,“因果关系”确实是“成因”的关键所在; 但是“母子关系”却不一定是界定成因关系的确切表述, 尤其是在地质学的范畴内更是如此。对于花岗岩与矿床有没有“成因关系”,无非是看花岗岩是不是成矿物质的来源、矿床产出与花岗岩的时空关系等。我国著名矿床学家、国际公认的钨矿地质专家徐克勤院士指出: “与华南花岗岩有成因联系的矿床主要分成两类”, 一类是“与大陆地壳改造型花岗岩有关的矿床”, 它们由“W、Sn、Nb、Ta、Be、U 、稀土等亲花岗岩元素所组成, 这些元素以陆壳较富”, 另一类是“与同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如Fe、Cu、Mo、Au、Pb、Zn 等均以上地幔(及部分下部陆壳) 为富”( 徐克勤等, 1984a) 。这里所说的“有成因联系”就是指花岗岩提供了成矿元素。卢焕章( 1986) 在其所著《华南钨矿成因》一书的结论中说:“总起来说, 华南主要类型的钨矿与经地壳重熔而形成的含钨很高的燕山期花岗岩有成因上的联系”。笔者认为, 张文一定要说花岗岩和成矿元素都是来自于陆壳, 因此二者是兄弟而非母子关系,因此没有成因联系, 这是过于牵强附会甚至钻牛角尖了。再说, 张文反对的“成因关系”和张文主张的“时空关系”二者并不矛盾, 时空关系也是成因关系的一个方面, 讨论成因联系离不开讨论时空关系。因此我们不

能以偏概全, 不能以“时空关系”、“兄弟关系”来否认花岗岩与金铜钨锡成矿之间很重要的成因关系。

实际上, “花岗岩与金铜钨锡成矿有成因关系”几乎是每一个矿床工作者

都认同的、近于常识性的概念, 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所以实在无需笔者在这里再多费笔墨加以阐述了。

张文还表示对华文所说的“矿床是在一定的构造条件下由热和流体将岩

石中分散的金属元素迁移-集中的产物”这句话“不赞同”,“为什么? 因为, 不是-将岩石中分散的金属元素迁移-集中起来, 而应当是-将源区中分散的金属元素迁移-集中起来”。笔者要请教张旗先生: 这两句话真的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吗? 你说的“源区”难道不是由“岩石

”组成的吗? 你的“源区中分散的金属”难道不就是源区“岩石中分散的金属”吗? 为什么你说“源区”是对的, 我说“岩石”就不对了呢?

3. 2 金铜和钨锡共生是大量存在的事实

张文之二在“关于金铜和钨锡是否能同时同地出现的问题”一节, 针对华文列举的“一大堆”金铜和钨锡可以共生的实例给出了6 条“答复”, 这些所谓“答复”大多含糊其辞, 甚至答非所问, 只是说了好几句诸如“这是很好的研究对象”、“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值得今后认真研究”、“很有意思、值得重点加以解剖”、“笔者阅后发现该文很有意思”之类的话。其实, 笔者并不指望张旗先生能够一一回答华文列举的“一大堆”矿床实例, 只是希望通过大量事实来纠正他的错误认识而已。但是看来张旗先生仍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关于花岗岩与成矿作用(4)在线全文阅读。

关于花岗岩与成矿作用(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4451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