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荷的基本特性是
A. 异性电荷相吸引,同性电荷相排斥; B. 同性电荷相吸引,异性电荷相排斥; C. 异性电荷和同性电荷都相吸引; D. 异性电荷和同性电荷都相排斥。 2 下列醇沸点最高的是
A.正丁醇 B.异丁醇 C.仲丁醇 D.叔丁醇 3 道尔顿分压定律适用于
( A )
( A )
( C )
A. 理想气体 B.各组分气体相互不反应 C.适用于各组分气体相互不反应的理想气体 D.任何混合的各组分气 4 用下列那种方法能改变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θ值
A. 改变反应物浓度 B. 改变温度 C. 用催化剂 D. 改变总压 5 下列分子中极性最小的是
A. H2O B. NH3 C. H2S D. CO2 6
基元反应2NO + O2 = 2NO2, 在一定温度下,p(O2)不变,p(NO)增加到原来的 2倍,
则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
A. 2倍 B. 4倍 C. 9倍 D. 1/4倍 7 最外层上有二个电子,其量子数n = 3, l = 0的元素属
A. d区 B. s区 C. f区 D. p区 8 弱酸被强碱溶液准确滴定的判据为
A. cKa 3 10-8 B. cKa 3 500 C. cKa 3 20 Kw D. c/Ka 3 500 9 为标定HCl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
A. NaOH B. Na2CO3 C. Na2SO3 D. Na2S2O3 10 在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是
A. Ka·Kb=1 B. Ka·Kb=Kw C. Ka/Kb=Kw D.Kb/Ka=Kw 11 HPO2-
4的共轭碱是
A. H-3--
2PO4 B. H3PO4 C. PO4 D. OH
12 某样品测定,按0.01+25.64+1.061计算,其结果应以________位有效数字报出。 A.1 B.2 C.3 D.4 13
今有氯化铵(NH4Cl),醋酸钠(NaAc).和醋酸铵(NH4Ac)三种溶液,在相同浓度
和温度下其pH值的顺序是
A.NH4Cl>NaAc>NH4Ac B.NH4Ac>NaAc>NH4Cl C.NH4Cl>NH4Ac>NaAc D.NaAc>NH4Ac>NH4Cl 14 下列哪个物理量不是状态函数?
A.P B. ΔH C.ΔU D.W
B )
D )
B )
B )
A )
B )
B )
C )
D ) D )
D )
(((((((((((15 下面哪个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A.做对照实验 B.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C.做空白实验 D.校正仪器 16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有顺反异构?
A.CH3C≡CCH3 B.
C.CH3CH=CHCH3 D.CH3CH2CH=CH2
17 可用于鉴别1-溴丁烷.2-溴丁烷.3-溴丙烯的试剂是 A.高锰酸钾水溶液 B.溴水 C.硝酸银的醇溶液 D.银氨溶液 18 马氏规则适用于
A.卤代烃的消除反应 B.烷烃的取代反应 C.不对称烯烃的加成反应 D.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19 鉴定甲基酮常用
A.托伦(Tollen)试剂 B.斐林(Fehling)试剂 C.溴代试验 D.碘仿试验 20 下列物质不是储藏性颗粒的是
A.核糖体 B.异染粒 C.肝糖粒 D.聚β-羟基丁酸 21 不属于细菌的基本形态的是
A. 球状 B.杆状 C. 螺旋状 D.丝状 22 有关霉菌菌落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易于挑取 B.菌落小 C.颜色多样 D.菌落较疏松 23 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微生物类群的变化,相对重要的阶段是 A. 微酸阶段 B.酸化成熟阶段 C. 过酸阶段 D.后熟阶段 24 能源和碳源都来自于有机物的微生物为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 D.化能异养型 25 寒冷温度指的是
A.在室温和冷藏温度之间的温度 B.0-5℃之间的温度 C.低于0℃ 的温度 D.低于-20℃ 的温度 26
将双歧杆菌与( )同时在脱脂牛乳中混合培养,利用其在生长过程中的呼吸作
用,创造一个适合于双歧杆菌生长繁殖.产酸代谢的厌氧环境,称为共生发酵法
A.嗜热链球菌 B.保加利亚乳杆菌 C.酵母菌 D.嗜酸乳杆菌 27 食醋中产量最大且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合成醋 B.酿造醋 C.再制醋 D.白醋
( B )
( C )
( C )
( C )
( D )
( A )
( D )
( B )
( A )
( D )
( A )
( C )
( B )
28
当乳的自身杀菌作用消失后,乳静置于室温下,可观察到乳所特有的菌群交替现象。
( C )
这种有规律的交替现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 )
A.乳杆菌期.乳链球菌期.真菌期.抑制期.腐败期(胨化期) B.乳链球菌期.乳杆菌期.抑制期.真菌期.腐败期(胨化期) C.抑制期.乳链球菌期.乳杆菌期.真菌期.腐败期(胨化期) D.抑制期.真菌期.乳链球菌期.乳杆菌期.腐败期(胨化期) 29 下列微生物不能绘制生长曲线的为
A. 黑霉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枯草杆菌 D.酿酒酵母 11. 不属于生长温度的三个基本点的是
A.最低生长温度 B.最适生长温度 C.最快生长温度 D.最高生长温度 30
K 值是指ATP 分解的肌苷和次黄嘌呤低级产物占ATP 系列分解产物的百分比。主要
适用于鉴定( )早期腐败
A.肉类 B.蔬菜 C.水果 D.鱼类 31 不符合生长因子特点的是
A.微生物生长所必需 B.需要量很小 C.微生物自身合成 D.有机营养物 32 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其中最为多见的是 A.胃肠炎型 B.类伤寒型 C.类霍乱型 D.类感冒型 33 甜炼乳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依靠
A.高压灭菌 B.巴氏消毒 C. 高浓度糖 D.防腐剂
禽蛋被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首先使蛋白分解,使蛋黄不能固定而34 发生位移。随后蛋黄膜被分解而使蛋黄散乱,并与蛋白逐渐相混在一起,这种现象是
变质的初期现象,称为 A.泻黄蛋 B.散黄蛋 C.酸败蛋 D.黏壳蛋
35 气相色谱分析的仪器中,色谱分离系统是装填了固定相的色谱柱,色谱柱的作用是 A色谱柱的作用是分离混合物组分
B色谱柱的作用是感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 C色谱柱的作用是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
D色谱柱的作用是将其混合物的量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36 在气相色谱法中,可用作定量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相对保留值 C半峰宽 D峰面积
37 气相色谱仪除了载气系统.柱分离系统.进样系统外,其另外一个主要系统是 A恒温系统 B检测系统 C记录系统 D样品制备系统 38 热导检测器在仪器上清洗时不能
A通载气 B升高柱温至200℃ C通电桥电流 D检测器温度升至200℃ 39 气相色谱分析影响组分之间分离程度的最大因素是
C )
D )
C )
C )
B )
A )
D )
B )
C )
B )
(((((((((( A进样量 B柱温 C载体粒度 D气化室温度 40 影响氢焰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
A检测器温度 B载气流速 C三种气的配比 D极化电压 41
气相色谱分析中,应用热导池为检测器时,记录仪基线无法调回,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记录仪滑线电阻脏 B热导检测器热丝断 C进样器被污染 D热导检测器不能加热
42 在气相色谱法中,当( )进入检测器时,记录笔所划出的线称为基线。 A无载气 B纯载气 C纯试剂 D空气
43 对于正相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的极性 ( )固定液的极性。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以上都不是
44 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A保留值 B扩散速度 C分配比 D理论塔板数 45 色谱分析中,要求两组分达到基本完全分离,分离度应是 A R≥0.1 B R≥0.7 C R≥1 D R≥1.5 46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下列那种操作 A改变固定液的种类 B改变载气和固定液的种类 C改变色谱柱温 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和色谱柱温 47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 减小填料粒度 D降低流动相流速 48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
A 0.5μm B 0.45μm C 0.6μm D 0.55μm
49 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 ( )的差别。 A沸点差 B温度差 C吸光度 D分配系数 50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A H2 B He C N2 D Ar 51 关于色谱分析,以下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A.相对保留值可以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 B.相对保留值可以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 C.相对保留值等于相邻组分的保留值之比
D.分离度R不能真实反应组分在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 52 HPLC是以下哪一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简称?
A.原子吸收 B.液相色谱 C.气相色谱 D.高效液相色谱 53 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C )
( B )
( B )
( A )
( B ) ( D )
( D )
( C )
( B )
( D )
( C )
( B )
( D )
( A )
A.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B.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C.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D.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54 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 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A.乙炔 B.氧化亚氮 C.氢 D.氩 5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
A.氢灯 B.氘灯 C.钨灯 D.空心阴极灯 5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
A.空心阴极灯之后 B.原子化器之后C.原子化器之前 D.空心阴极灯之前 57 吸光度读数在 范围内,测量较准确。
A.0~1 B.0.15~0.7 C.0~0.8 D.0.15~1.5 58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
A.燃气-助燃气 B.载气 C.燃气 D.助燃气 59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B.在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射连续光谱 C.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振辐射 D.产生紫外线 60 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当流速较小时,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氮气.氩气)。 B.进样速度必须尽可能的快,一般要求进样时间应小于1秒钟。 C.进样量多少应以能瞬间气化为准,在线性范围之内。 D.气化室的温度一般比柱温低30~70℃。 61 气相色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何种部件:
A.进样系统 B.分离系统 C.热导池 D.检测系统 6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量方法:
A.浓度直读 B.保留时间 C.工作曲线法 D.标准加入法 63
当被分析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时,以等温的方法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就很难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此时宜采用( )的办法。
A.程序升温 B.梯度洗脱 C.顶空进样 D.增加柱温 64 比色皿中溶液的高度应为缸的
A.1/3 B. 2/3 C.无要求 D. 装满 65 原子吸收光谱测铜的步骤是
A. 开机预热-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进样-读数 B. 开机预热-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进样-读数
( D )
( D )
( B )
( B )
( C )
( C )
( D )
( B )
( B )
( A )
( B )
( A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技能竞赛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