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间? 8. 第二章
一. 判断改错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 进程由程序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
(2) 在生产者消费者进程中,V操作的次序无关紧要,而P操作次序不能颠倒。( ) (3) 产生死锁的原因之一是对计算机操作不当,造成计算机死机。( ) (4) 原语是指操作系统中的初始化程序。( )
(5) 若进程处于阻塞状态,当引起阻塞的条件被解除时,进程状态应变为运行状态。( ) (6) 并发进程可以同时进入临界区,交替访问临界资源。( ) (7) 程序的封闭性是指该程序不允许某些进程调用。( )
(8) 消息通信因为它数据量较小,因而它是一种低级通信方式。( ) (9) 单机系统最多允许两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
(10) 死锁产生,必须要满足四个必要条件,所以,为避免死锁产生,主要注意如何不让这四个必要条
件成立,并打破循环等待资源的环路。( )
(11) 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是整个操作系统管理中的核心,它包含了进程的调度、协调以及进程通信。
( )
习题解答:
(1) 错;应为:进程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及相关表格组成。
试比较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
(2) 对;
(3) 错;应为:产生死锁的原因是:进程推进顺序不当或竞争资源。
(4) 错;应为:原语由若干条指令所构成、用于完成一定功能的一个过程,具有原子性。 (5) 错;应为:……当引起阻塞的条件被解除时,进程状态应变为就绪状态。 (6) 错;应为:并发进程必须互斥进入临界区,互斥访问临界资源。
(7) 错;应为:程序的封闭性是指该程序在运行独占系统资源,只有程序本身能改变系统资源。 (8) 错;应为:消息通信的数据量大,它是一种高级通信方式。 (9) 错;应为:单机系统只允许一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10) 对; (11) 对;
二. 填空题
(1) 操作系统中,进程是 、 和管理的最小独立单位,操作系统的各种活动都与
有关。
(2) 消息传递系统属于 级通信方式,进程间的数据交换以 为单位。
(3) 一个进程可以由系统创建,或者由 用创建原语创建。被创建的进程开始处于等待状态。
在条件成熟时,采用 原语为它们分配除 以外的所需资源,并被排列到 队列中。
(4) 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 ,同时把访问该资源的那段程序代码称
为 。
(5) 轮转法是按照 轮流地把处理器分配给就绪队列中的进程,该算法多用于 系统中,其
难点在于 。
(6) 信号量的物理意义是当信号量大于零时表示 ;当信号量小于零时,其绝对值
为 。
(7) 死锁的检测可以通过 图,利用 定理来实现。
(8) 进程运行过程中,因为 、等待I/O操作等事件发生时,通过 原语将它撤下,
排入 队列,并引起新的 。
(9) 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值的变
化范围是 。
(10) 对单处理机系统,处于 状态的进程只能有1个,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可以有多个,它们
仅未获得 控制权, 按某种方式排成一队列,此队列称为 队列,操作系统必须按照一定的 ,每次从队列中选择一个进程投入运行,这个选择过程称为 。
习题解答:
(1) 资源分配,调度,进程; (2) 高,消息;
(3) 父进程,调度,处理器,就绪; (4) 临界资源,临界区;
(5) 时间片,分时,时间片的确定; (6) 资源的数目,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目; (7) 资源分配,死锁;
(8) 缺乏资源,阻塞,等待,进程调度; (9) [1-m,1];
(10) 运行,处理器,就绪,调度算法,进程调度;
三. 简答题
(1) 处理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处理机进行分配,并对其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主要功能有: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进程调度。 (2) 程序的顺序执行和并发执行有何不同? 答:程序的顺序执行具有以下特点:
顺序性——处理机的操作,严格按程序所规定的顺序执行。
封闭性——程序在封闭的环境下运行,独占全机资源,执行结果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可再现性——只要程序执行的环境和初始条件相同,程序多次重复执行,不论是不停顿执行,还是走走停停,都将获得相同的结果。
而程序的并发执行恰好相反,具有间断性、失去封闭性和不可再现性。(展开说明) (3) 简述进程的定义,进程的基本状态以及进程状态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运行过程。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就绪,执行和阻塞。
执行 A B C
就绪 D
阻塞 A:进程调度 B:发生某事件无法执行 C:时间片到或优先级高的进程到达 D:阻塞的事件消失 (4) 简述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答: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进程有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异步性、
结构特征,而程序是静态的,不能并发执行,未建立进程的程序也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参加运行。 (5) 进程的实体是什么?
答:进程通过三个部分被感知:程序、数据集合、进程控制块及相应表格,这三部分组成了进程的实体。程序是进程运行所对应的执行代码,数据集合是进程运行所必需的数据资源,进程控制块是保存进程状态,控制进程转换的标志。
(6) 简述进程控制块的主要内容。 答:PCB的内容
? ? ? ?
进程标识符信息——外部标识符、内部标识符。 处理机状态信息
进程调度信息——进程状态、优先级等。
进程控制信息——程序和数据地址、同步机制、资源清单等。
(7) 简述进程通信的概念,最基本的通信原语有那些?
答:为了进行进程协调,进程间应具有一定联系,这种联系通常采用进程间交换数据的方式进行,称为进程通信。
最基本的通信原语有发送原语和接收原语。 (8) 简述读者——写者问题的思想。
答:读者—写者问题是典型的进程同步问题。一个数据对象(数据文件或记录)可被多个进程共享,其中有些进程要求读(读者进程),而另一些进程要求对数据对象进行写或修改(写者进程)。允许多个读进程同时读一个共享对象,但绝不允许一个写进程和其它读进程或写进程同时访问共享对象。该问题常被用来测试新同步原语。 (9) 什么是原语?★
答:由若干条指令所构成、用于完成一定功能的一个过程,具有原子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南京晓庄操作系统习题册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