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32?245?35.82mm 63.14?50?1050mm 方案采用齿轮轴结构,齿轮的的分度圆直径为d?,轴上钻有一个
直径为20mm的孔,所以取最小直径大小38mm,并在最小直径处装有轴承。查轴承相关图表,参考文献【5】表格15-3,得:轴承的宽度为B=15mm,外径大小为D=68mm.
4.2 齿轮轴的结构设计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是进行轴的结构设计的前提,它决定着轴的基本形式。选用的装配方案是:右端轴承、垫圈、轴承端盖依次从轴的右端向左端安装;左端从右到左依次安装轴承、垫片、垫圈及轴承盖。这样就对各轴段的粗细顺序做了初步安排。
2、根据轴向定位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与长度 1)选择所要使用的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因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初步选择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可用于双支点各单向固定的支承。此种轴承在安装时,通过调整端盖面与外壳之间的垫片厚度,使轴承外圈与端盖间存在很小的轴向间隙,以适当补偿轴受热所引起的变化。为了使轴的直径与轴承孔径相适应,需要选取轴承型号:
参照工作要求,查参考文献
【5】
表15-3(GB276-89)得: d=40mm
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取特轻(1)系列,深沟球轴承6008,其尺寸为:
d?D?B=40mm?68mm?15mm
2)为了满足左端与右端的滚动轴承的定位,可采用轴肩进行轴向定位。定位轴肩高度h一般取为h=(0.07-0.1)d,d为与零件相配处轴的直径。
查得6008型轴承定位轴肩的高度为:
h=3mm
则轴间处的直径大小为46mm,大于齿轮的齿根圆半径(43.75mm)。所以,两边轴承的内圈定位不使用轴肩,可以使用套筒定位。
同时,查阅参考文献【5】表4-1,轴承端面至箱体内壁的距离为3mm,齿轮端面至箱体内壁的距离为10mm,所以,这一端轴的长度为两者之和为13mm。
同理,轴的轴承关于齿轮对称布置,另一端的长度和直径一样。在安装手柄一侧的轴承右端面,有一轴肩。这一设计减小了轴的重量和轴的加工精度,其直径是38mm。
3)因齿轮宽b=φdd=0.9×50=45mm,则轴上加工齿轮的部位应与齿轮宽度一致。
11
故取 L=45mm
4)在轴的安装手柄的一侧,考虑安装端盖的宽度,L=22mm,和端盖距离手柄中心的长度,23mm。设计这一轴的的长度为45mm。
5)在手柄的右侧,还安有一螺钉,其作用是调整手柄的松紧。在轴上其长度设计为10mm。
3、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滚动轴承与轴的轴向定位,是由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直径尺寸公差为k6。 根据以上数据,设计轴的各部分尺寸如下:
图4-1 齿轮轴的各部分尺寸
4.3 轴的校核
在完成轴的初步结构设计后进行校核计算,计算准则是满足轴的强度或刚度要求,必要时还要校核轴的振动稳定性。这里主要考虑轴的强度校核。
在进行轴的强度校核时,应该根据轴的具体受载及应力分析情况,采取相应的计算方法,并恰当地选取其许用应力。对于仅仅(或主要)承受扭矩的轴(传动轴),应按扭矩强度条件计算;对于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心轴),应按弯曲强度条件计算;对于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转轴),应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需要时还应按疲劳强度条件进行精确校核。此外,对于瞬时过载很大或应力循环不对称较为严重的轴,还应按峰尖载荷校核其静强度,以免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
根据第二章的齿轮设计和第三章的轴的设计,可以做出轴的受力图(图4-2),轴的扭矩为:
12
T?F1?L
F1是手作用在轴上的力,L为轴的实际有效长度。L=500mm。代入数据,求的
T=245N?m。根据轴的受力图和力矩平衡的知识,求的在轴的支撑处的分别为531Kg和419Kg。
做轴的受力图:
图4-2 齿轮轴的受力图
根据轴的受力图,做出轴的扭矩和弯矩图,并合成如下:
13
图4-3 齿轮轴的弯矩和扭矩图
4.3.1 按轴的扭矩强度条件计算 按扭转强度校核 在上文,已经用扭转强度条件初步估算了轴的最小直径,这里由于轴上开有一孔,使轴的抗扭强度有所减小,所以还要进行一次轴的扭转强度校核,其条件为:
?T?式中,?T——扭转应力,MPa; T——轴所受的扭矩,N?m; WT——轴的抗扭截面系数,mm3
T WT在轴的最右端,直径最小,并开有一直径为20mm的孔径。其视图如下: 抗扭截面系数:
WT??d3d(1?1) 16d
图4-4 齿轮轴的最小端截面图
14
代入数据算的:
3 W 6280(mm)T?please contact Q 3053703061 give you more perfect drawings
8.3.5压力机成本价格总额
压力机的总的成本价格为以上各个价格之和。 其中铸件过程成本:359.91元, 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99.5元, 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77.1元, 制造成本的核算:72元 以上各价格相加的608.51元。
参考文献
1.xiao Dong, ZHENG WANG Xing-song Solid Motion Analysis and Impact Force Measurement of Servo Press
2.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教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唐照民,李质芳.机械设计.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5.徐锦康主编.机械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金萍.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势[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6,12(3):15~16 8.严龙祥.车床夹具设计[M].江苏人民出版社.1978.7
9.刘震.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J].呼仑贝尔学院学报,2002.5(3):3 10.闫志中.刘先梅.夹具设计方法及发展趋洪 .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 . 北京出版 社,1994
11.王砚军.杨丽颖.机械环保绿色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绿色制造[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4,03(43):36~37.
1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刀杆式手动压机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