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
下列不属于新歌剧的作品是(A) a
《兄妹开荒》 b 《刘胡兰》 c
《王秀鸾》 d
《赤叶河》 1.5 2.0
茅盾描写从“五四”到“五卅”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长篇小说是(B) a 《蚀》 b 《虹》 c
《子夜》 d
《霜叶红似二月花》 1.6 2.0
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A) a
1956年 b 1954年 c
1965年 d
1957年 1.7 2.0
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和“鬼才”的是(D) a
施蛰存 b
刘呐鸥 c
骆宾基 d 穆时英 1.8 2.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是(B) a
《尝试集》
b 《女神》 c
《微雨》 d
《诗》 1.9 2.0
《于无声处》的作者是(C) a 卢新华 b 刘心武 c 宗福先 d 王蒙 1.10 2.0
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人像展览式,贯穿全剧的三个人物是(A) a
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 b
王利发、松二爷、秦仲义 c
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 d
王利发、松二爷、常四爷 1.11 2.0
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的理论文章是(A) a
《文学革命论》 b
《文学改良刍议》 c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d
《人的文学》 1.12 2.0
陈白尘于1945年10月创作的代表作品是(C) a
《岁寒图》 b
《结婚进行曲》 c
《升官图》
d
《征婚》 1.13 2.0
甘文芳的《实社会与文学》发表的在(C) a
《台湾民报》 b
《台湾战线》 c
《台湾青年》 d
《台湾文学》 1.14 2.0
曹禺展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都市生活的图景剧作是(C) a
《雷雨》 b
《原野》 c
《日出》 d
《北京人》 1.15 2.0
被称为“红色鼓动诗”的诗人是(D) a 戴望舒 b
闻一多 c
贺敬之 d 殷夫 1.16 2.0
解放区反映工业题材的小说是(B) a
《洋铁桶的故事》 b
《暴风骤雨》 c
《原动力》 d
《火光在前》 1.17 2.0
1936年茅盾主编了规模巨大的报告文学专集(D)
a
《一个伟大的印象》 b
《包身工》 c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 d
《中国的一日》 1.18 2.0
20世纪40年代追求“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积极提倡自由诗体的诗人是(B) a
李金发 b 艾青 c 李季 d
田间 1.19 2.0
“朦胧诗”最有代表性的诗作《大雁塔》的作者是(D) a 北岛 b 顾城 c 舒婷 d
杨炼 1.20 2.0
杨朔5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艺术性散文的创作的作品是(C) a
《花城》 b
《长江三日》 c
《东风第一枝》 d
《贝壳集》 1.21 2.0
文艺界面临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首要任务是哪个时期(C) a
建国初期 b
五十年代中期
c
“文革”结束后 d
六十年代中期 1.22 2.0
老舍的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创作是在(A) a 英国 b
青岛山东大学 c
济南齐鲁 d
新加坡 1.23 2.0
巴金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觉新是怎样一个形象(C) a
顽固的封建卫道者 b
腐朽堕落者 c
“多余人” d
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1.24 2.0
下列哪一作品不属于高晓声短篇小说“陈奂生系列”(C) a
《“漏斗户”主》 b
《陈奂生上城》 c
《李顺大造屋》 d
《陈奂生出国》 1.25 2.0
1964年以自己全部积蓄创办《台湾文艺》杂志。1969年以个人名字设立文学奖的台湾作家是。(B) a
黄得时 b 吴浊流 c
吕赫若 d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中国现代文学史网络学习答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