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3 动态路由的配置——单区域OSPF
1. 配置动态路由的目的
能够让路由器动态学习和更新路由表,不再需要网管人员手工配置路由表。 OSPF适合于大型自治系统。 2. 设备
? 路由器4台:2626和1702 ? 二层交换机2台:3950 ? PC 机8台 ? 交叉线3根 ? 直通线10根 3. 网络拓扑
e0/1 24
3950
1 2 3 4 1702-1
20.0.0.0/8 30.0.0.0/8 40.0.0.0/8
2626-1
2626-2
1702-2
f0/0 f0/0 f0/3 f0/3 f0/0 f0/0
1 2 3 e0/1 24
3950 1 2 3 4 4 PC 3-1 PC 3-2 PC 3-3 PC 3-4 PC 3-5 PC 3-6 PC3-7 PC3-8 10.0.0.31 10.0.0.32 10.0.0.33 10.0.0.34 50.0.0.35 50.0.0.36 50.0.0.37 50.0.0.38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10.0.0.1 10.0.0.1 10.0.0.1 10.0.0.1 50.0.0.1 50.0.0.1 50.0.0.1 50.0.0.1
注:路由器的E1端口为e0/1,TP0为f0/0,TP3为f0/3。
R1的f0/0:20.0.0.1 R2的f0/0:20.0.0.2 R3的f0/0:40.0.0.1 R4的f0/0:40.0.0.2
4. 为主机的“本地连接2”分配IP和子网掩码。 5. 参照网络拓扑图进行连线。
6. 交换机恢复出厂设置。(登录设备3950,键入如下命令)
? enable ? set default
R1的e0/1:10.0.0.1 R2的f0/3:30.0.0.1 R3的f0/3:30.0.0.2 R4的e0/1:50.0.0.1
26
? write ? reload
遇到“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y/n]”时,输入n 7. 路由器恢复出厂设置。(登录设备2626和1702,键入如下命令)
? enable ? dir
? delete startup-config //如果dir时发现startup-config文件,删除即可 ? reboot
//重新启动路由器
8. 测试主机连通性。
【记录并写入实验报告】
9. R1的端口分配IP(在1702-1的全局模式中,键入如下命令)
? int f0/0
? ip add 20.0.0.1 255.0.0.0 ? no shutdown ? exit
? int e0/1
? ip add 10.0.0.1 255.0.0.0 ? no shutdown ? exit
10. R2、R3、 R4的端口分配IP
【请独立完成,记录命令并写入实验报告】
11. R1的loopback端口(逻辑接口)分配IP。(在1702-1的全局模式中,键入如下命令)
? int loopback 0
? ip add 172.16.0.1 255.255.0.0 ? exit
12. R2、R3、 R4的loopback端口分配IP。
R2 R3 R4
13. R1启动OSPF协议(在1702-1的全局模式中,键入如下命令)
27
//为f0/0分配IP地址 //启动f0/0端口
//为e0/1分配IP地址 //启动e0/1端口
//为loopback分配IP地址
172.16.0.2 172.16.0.3 172.16.0.4
255.255.0.0 255.255.0.0 255.255.0.0
【请独立完成,记录命令并写入实验报告】
? router ospf 1 //启动OSPF协议,进程号为1
? network 10.0.0.0 255.0.0.0 area 0 //宣告直连网段,区域号为0 ? network 20.0.0.0 255.0.0.0 area 0 //宣告直连网段,区域号为0 ? exit
14. R2、R3、R4启动OSPF协议
【请独立完成,记录命令并写入实验报告】
注意:区域号都为0,因为单区域OSPF的区域号要一致。
15. 查看路由表
等所有的路由器都启动OSPF协议之后,再等2分钟让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更新自己的路由表,之后在每个路由器的特权模式下键入如下命令。 ? show ip route
16. 测试主机连通性,观察转发路由信息。
【记录并写入实验报告】 17. 思考
如下网络拓扑,请划分VLAN,并启用RIP v2协议进行网络互联,之后测试连通性。
PC 3-1 PC 3-2 PC 3-3 PC 3-4 PC 3-5 PC 3-6 PC3-7 PC3-8 10.0.0.31 10.0.0.32 60.0.0.33 60.0.0.34 50.0.0.35 50.0.0.36 70.0.0.37 70.0.0.38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10.0.0.1 10.0.0.1 60.0.0.1 60.0.0.1 50.0.0.1 50.0.0.1 70.0.0.1 70.0.0.1
VLAN 2 VLAN 3 VLAN 4 VLAN 5
e0/1 24
3950
1 2 3 4 1702-1
20.0.0.0/8 30.0.0.0/8 40.0.0.0/8
2626-1
2626-2
1702-2
f0/0 f0/0 f0/3 f0/3 f0/0 f0/0
//返回特权模式
//查看路由表【记录所有路由表并写入实验报告】
1 2 3 e0/1 24
3950 1 2 3 4 4 提示:先划分VLAN;然后在R1和R4上配置单臂路由;最后启动路由协议。
28
实验3.4 动态路由的配置——多区域OSPF
1. 配置多区域OSPF的目的
单区域OSPF在大规模网络中面临的问题:
(1) LSDB过大,占用内存。
(2) LSDB过大,导致SPD算法占用CPU时间增加。 (3) 网络振荡较严重。 问题的解决:
用分区的办法进行隔离。 分区的规则:
(1) 骨干区域的区域ID为0,有且只有一个骨干区域。 (2) 所有非骨干区域与骨干区域直连。
2. 设备
? 路由器4台:2626和1702 ? 二层交换机2台:3950 ? PC 机8台 ? 交叉线3根 ? 直通线10根 3. 网络拓扑
注:路由器的E1端口为e0/1,TP0为f0/0,TP3为f0/3。
R1的f0/0:20.0.0.1
R1的e0/1:10.0.0.1
PC 3-1 PC 3-2 PC 3-3 PC 3-4 PC 3-5 PC 3-6 PC3-7 PC3-8 10.0.0.31 10.0.0.32 10.0.0.33 10.0.0.34 50.0.0.35 50.0.0.36 50.0.0.37 50.0.0.38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10.0.0.1 10.0.0.1 10.0.0.1 10.0.0.1 50.0.0.1 50.0.0.1 50.0.0.1 50.0.0.1 area 0 area 1 1702-1 20.0.0.0/8 30.0.0.0/8 40.0.0.0/8 2626-1 2626-2 f0/0 f0/0 f0/3 f0/3 f0/0 f0/0 e0/1 24 3950 1 2 3 4 area 2 1702-2 1 2 3 e0/1 24 3950 4 1 2 3 4 29
R2的f0/0:20.0.0.2 R3的f0/0:40.0.0.1 R4的f0/0:40.0.0.2
R2的f0/3:30.0.0.1 R3的f0/3:30.0.0.2 R4的e0/1:50.0.0.1
4. 为主机的“本地连接2”分配IP和子网掩码。 5. 参照网络拓扑图进行连线。 6. 交换机恢复出厂设置。(设备3950) 7. 路由器恢复出厂设置。(设备2626和1702) 8. 测试主机连通性。
【记录并写入实验报告】
9. R1 、R2、R3、 R4的端口分配IP 【请独立完成,记录命令并写入实验报告】
10. R1、R2、R3、R4的loopback端口分配IP。
R1 R2 R3 R4
11. R1启动OSPF协议(在1702-1的全局模式中,键入如下命令)
? router ospf 1
//启动OSPF协议,进程号为1
? network 10.0.0.0 255.0.0.0 area 1 //宣告直连网段,区域号为1 ? network 20.0.0.0 255.0.0.0 area 1 //宣告直连网段,区域号为1 ? exit
12. R2启动OSPF协议(在2626-1的全局模式中,键入如下命令)
? router ospf 1
//启动OSPF协议,进程号为1
? network 20.0.0.0 255.0.0.0 area 1 //宣告直连网段,区域号为1 ? network 30.0.0.0 255.0.0.0 area 0 //宣告直连网段,区域号为0 ? exit
//返回特权模式
13. R3、R4启动OSPF协议
【请独立完成,记录命令并写入实验报告】注意区域号 14. 查看路由表
等所有的路由器都启动OSPF协议之后,再等2分钟让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更新自己的路由表,之后在每个路由器的特权模式下键入如下命令。
30
172.16.0.1 172.16.0.2 172.16.0.3 172.16.0.4
255.255.0.0 255.255.0.0 255.255.0.0 255.255.0.0
【请独立完成,记录命令并写入实验报告】
//返回特权模式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