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呼吸系统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观察呼吸系统的模型,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何谓胸膜、胸膜腔、纵隔、上呼吸道、下呼吸道。 3.掌握肺内传导部和呼吸部的结构变化规律,气-血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头部正矢状位的模型、标本,喉的解剖模型,喉软骨模型,气管、支气管及肺的模型。
2.气管切片(H-E染色)、肺组织切片(H-E染色)、嗅上皮、气-血屏障。
3.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 (一)模型的观察 1.头正中矢状位模型观察:
(1)区分鼻腔:①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 ②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 ③鼻泪管的开口
(2)鼻旁窦: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额窦和筛窦的前群开口于中鼻道;筛窦的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的后方。
第 26 页 共 38 页
2.喉的解剖模型观察:
(1)喉软骨:甲状软骨(1块)、环状软骨(1块)、杓状软骨(2块)、会厌软骨(1块)。
(2)喉肌:环杓后肌:收缩,开大声门。 环杓侧肌:收缩,缩小声门。 环甲肌:收缩,紧张声带。 甲杓肌:收缩,松弛声带。
(3)喉腔:中部侧壁有上、下两对突入腔内的粘膜皱襞。
①前庭襞:上一对。 ②声襞:下一对。 ③声门:声襞之间的裂隙。
④声带:由声襞以及由其覆盖的声韧带和声带肌三者构
成。
3.气管和支气管的模型观察。 4.胸腔和肺模型观察:
(1)肺的位置:位于胸腔内。
(2)肺的形态:大致为圆锥形,上为肺尖、下为肺底。肺尖突向颈根部,高出胸廓上口约2-3cm。肺底位于膈肌上面。
肺门:两肺的内侧面一凹陷区域,为神经、血管、淋巴管、支气管进出的部位。周围有许多淋巴结。
(3)肺的分叶: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由斜裂、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肺小叶:肺表面分布的许多
第 27 页 共 38 页
多角形的小区。
(4)胸膜、胸膜腔: ①胸膜
壁层
(浆膜) 脏层:紧贴肺的表面。
②胸膜腔:壁胸膜和脏胸膜之间的间隙。内有少量的浆液。 (二)、玻片观察:
1.兔或人的气管(H-E染色)观察:
(1)低倍镜下观察:①粘膜层:由粘膜和固有层组成。 ②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气管腺。
③外膜:有透明软骨环、结缔组织。
(2)高倍镜观察: ①粘膜
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区分杯形细胞、柱状细胞、基细胞。 固有层:有弹性纤维,气管腺的导管、血管和神经。
②粘膜下层:气管腺(混合腺)
③外膜:“C”软骨环、结缔组织,若切到缺口处,还可见一些平滑肌。
2.兔或人肺组织切片(H-E染色)的观察 (1)低倍镜:①呼吸部:蜂窝状。 ②支气管:管径大小不一。 ③血管:与支气管伴行。
第 28 页 共 38 页
④肺泡隔:两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 (2)高倍镜观察: ①肺的传导部:
A.小支气管,管腔较大。腔面覆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与粘膜下层有不完整的环形平滑肌。粘膜下层有腺体。 B.细支气管:管径小,腺体少,其它结构同上。
C.终末细支气管:腺体,软骨也不存在,上皮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平滑肌形成完整一层。 ②肺的呼吸部:注意上皮变化。
A.呼吸性支气管:有肥泡出现或肺泡管出现。肺泡管为单层柱状上皮或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
B.肺泡管:呼吸性支气管的分支,由许多肺泡围成。上皮为立方形或扁平形。含少量平滑肌、结缔组织。
C.肺泡囊:数个肺泡共同开口形成的囊腔。无平滑肌纤维。 D.肺泡:半球形小囊,壁为单层扁平上皮,由Ⅰ和Ⅱ型细胞组成。
E.肺泡隔:相邻的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构成。 3.狗嗅上皮切片观察:
(1)嗅上皮:①基细胞 ②支持细胞 ③嗅细胞: (2)固有层:薄层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嗅腺。 四、作业:P67:1题、2题、3题、4题
第 29 页 共 38 页
实验十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观察猪肾的形态和被膜。
2.解剖猪肾,并观察猪肾的冠状面、输尿管的大体解剖结构。 3.观察肾的显微结构。 4.观察男、女生殖系统的模型。 5.观察睾丸、卵巢的切片。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标本:猪肾。
2.切片:肾的组织切片(H-E染色)、睾丸、卵巢的组织切片(H-E染色)。
3.用具:解剖盘、解剖器、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 (一)猪肾的解剖:
1.肾实质:皮质:红褐色。肾柱、皮质迷路。髓质:锥体、髓放线、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
2.肾窦 3.肾盂 4.输尿管
(二)猪肾的显微观察:
1.肉眼观察:浅部深红色的部分为皮质。圆点状散在分布的为肾小体。深部浅红色为髓质。
第 30 页 共 38 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讲义(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