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习 题 库
一、填空题
1、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 2、现代行政法治的核心价值是( 公正和效率 )。 3、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是( 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4、政府工作的出发点是( 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5、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实质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 6、各级政府的职能是(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
7、《纲要》提出,要加快建立( 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 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8、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明确,依法行政必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9、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10、权责统一要求做到有权必( 有责 )、违法必( 追究 )、侵权须( 赔偿 )。 二、单项选择题
11、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 D ):
①合法行政 ②合理行政 ③程序正当 ④高效便民 ⑤诚实守信 ⑥权责统一 ⑦法律优先 ⑧法制统一 A、①③④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③ C、①②③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
12、下列有关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错误的是( A ): A、行政机关应当坦诚公开所有的政府信息,以便公众查阅 B、行政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C、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
D、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公开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决策程序基本原则的是( C ): A、科学性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保密性原则 D、合法性原则
14、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 B ):
A、全民参与 B、提高质量 C、反映客观规律 D、可操作
15、《纲要》规定,按照( D )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A、注重程序 突出重点 合理全面 B、条件成熟 避免重复 突出重点 C、统筹兼顾 突出特色 高度统一 D、条件成熟 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16、政府立法不仅要考虑立法过程成本,还要研究其( A ): A、实施后的执法成本和社会成本 B、执法成本 C、社会成本 D、经济效益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要适时对现行行政法规、规章进行修改或废止,切实解决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B、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一旦确立便具有权威性,不可随意变更
C、规章、规范性文件施行后,实施机关应当将评估意见报告制定机关
D、制定机关要定期对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
18、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正确的做法是 ( C ):
A、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之后,应当给予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
B、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只享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C、对重大事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依法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D、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必说明理由
19、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 A )应当立卷归档。 A、证据材料 执法文书 B、处罚决定 执法文书 C、证据材料 处罚决定 D、证据材料 申请材料
20、对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调处的民事纠纷,行政机关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遵循( D )的原则及时予以处理。
A、公开、高效、便民 B、公平、公开、便民 C、公平、公正、高效 D、公开、公平、公正 21、我国对行政行为监督的主要渠道有( C ):
①执政党的监督 ②人大的监督 ③政协的民主监督
④司法监督 ⑤行政层级监督 ⑥社会监督⑦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 A、①②③⑤⑥⑦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⑦
22、行政监督制度中的专门监督机关是指( B ): A、检察、审计等机关 B、监察、审计等机关 C、监察、司法等机关 D、检察、司法等机关 23、强化社会监督就是要求( C ):
A、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监督
B、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C、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监督创造条件 D、保持信访和举报渠道畅通
24、《纲要》按照“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这一目标,提出了什么任务? ( C )
A、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B、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C、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D、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领导要带头学习和掌握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B、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 C、要实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D、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一定比一般工作人员高 2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责任在( ),关键在( ): ( C) A、社会政府 B、政府 人民 C、政府 领导干部 D、社会 人民 27、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 B )作用:
A、参谋、助手 B、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
C、法律顾问 D、榜样和模范带头
2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 D )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 A、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B、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级人民政府 C、上一级人民政府
D、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
29、下列有关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C ): A、行政执法由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B、非行政机关的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的合法委托,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
C、行政执法主体清理、确认后,无需向社会公告
D、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30、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 D )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A、行政管理 B、行政收费 C、行政审批D、管理公共事务 三、多项选择题 31、《纲要》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是( ABCD ):
A、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
B、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C、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
D、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32、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备案,政府法制机构要做到( ABC ):
A、有件必备 B、有备必审 c、有错必纠D、存档保留
33、《纲要》要求,要明确责任,严肃纪律,对贯彻落实本《纲要》不力的,要( BD ):
A、给予行政处分 B、严肃纪律,予以通报 C、给予纪律处分 D、追究有关人员相应的责任 34、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应当做到( AB ): A、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统一 B、立法进程与改革进程相适应 C、立法决策与领导意识相统
D、立法进程与社会文明进程相适应
36、以下哪些是《纲要》规定的各级政府的职能? ( ACD )
A、经济调节 B、社会监管 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 36、如何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 ACD )
A、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 B、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
C、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公众的意见
D、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
37、政府职能要真正转变到位,关键是:( ABC ) A、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B、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C、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D、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个人的关系 38、《纲要》在转变政府职能中提出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要做到“三个凡是’’:( BCD )
A、凡是能通过订立合同解决的事项,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
B、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事项,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
C、凡是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事项,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
D、凡是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
39、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纲要》要求政府如何来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 ACD )
A、政府向同级人大报告工作 B、政府与人大联席会议制度 C、接受人大质询 D、依法向人大备案行政法规、规章
40、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高效便民”,具体来说有哪几项要求?( ABCD )
A、遵守法定时限 B、积极履行法定职责
C、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D、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4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定义务一般基于哪几种情形产生?( A C D )
A、行政合同义务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基于个人行为损害公民权益而产生的赔偿义务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法律复习题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