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及时共享成为可能,学生所需能够快速取得。正如在数据(图三)中显示,学生在网上浏览到搜题软件占了40%,说明互联网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渗透程度极高;36.77%的学生是通过同学或朋友推荐的,说明搜题软件在学生生活中已经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也体现了做这个调查的必要性。另外,通过书籍报纸了解的只有2.58%,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平时较少阅读书籍报纸等相关媒介。纵览这些搜题软件的介绍,几乎都把软件如何快捷方便地解决难题作为有点介绍,且无论何时何地,各种作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根据数据(图四)显示,60%的学生使用搜题软件是为了弄懂题目,学习不同的解题过程,不断提升自我,从这点来看,大多数学生在使用搜题软件的时候是抱着良好的愿望去使用,并且也能够真正结合自己的条件。因为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同时也不愿询问同学,这个时候,求助于搜题软件就成了他们的最优选择——手机一拍照,答案就出来,非常方便快捷。所以在我们的调查中呈现,有12.26%的学生选择性地使用搜题软件,5.81%的学生纯粹是为了完成作业,一味地照抄答案,并没有对其中的解题思路进行反思,长此以往,学习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的同时,还呈下滑趋势,此时的搜题软件就不再是帮手,而是“杀手”了。
幸运的是根据数据(图五)显示,68.39%的学生会先自己思考,不会做再用搜题软件查,这跟学生使用搜题软件的动机是相符的,间接反映搜题软件有利的一面,真正实现随时随地解决问题和学习。21.29%学生表示在自己做完习题,想核对下答案时使用搜题软件,反映了学生想知道自己是否会做这道题,实际上对这道题的知识点的掌握度还不够。数据(图六)显示,50.32%的学生只是偶尔使用搜题软件,35.48%的学生使用搜题软件的频率一般,这与学校对手机监管较严有关系,一方面寄宿制学校对手机监管严格,另一方面学生在校时间较
多,遇到问题请教老师比较方便。
即使在使用搜题软件频率不高的情况下,实际上,长期使用搜题软件,已然会造成不少人听课效率低,反正不懂的题目搜题软件里有详细的解答过程,省时省力,瞬时的快感使得学生开始对搜题软件产生依赖感,正如数据(图七)显示,45.16%的学生表示对搜题软件有一点依赖,29.03%的学生表示对搜题软件依赖程度一般。
第二部分:学校教师对搜题软件的态度
6.学校老师对你们使用搜题软件的看法如何? A.鼓励、提倡B. 不管 C. 提醒、少用D. 训斥、禁止 7.学校老师有没有引导如何使用搜题软件?
A.详细讲解如何正确使用B. 有提过但未提及如何正确使用 C. 从未提过D. 其他
图八:学校教师对学生使用搜题软件的态度
图九:学校教师对学生使用搜题软件引导情况
数据分析:
教师多少是过来人,对搜题软件的认识比学生要客观的多,也理性得多,正如(图八)所示,46.45%学校教师提醒学生少用搜题软件,但是由于不少学生自律能力差,惰性大,不愿思考,倦怠于学习,过度使用搜题软件,结果是作业全做对,考试全不会的状况。
另外搜题软件的使用带来师生、同学间交流减少,从而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没有搜题软件之前,师生、同学间的学习交流氛围很浓,往往会因为一道题目的解法而争得面红耳赤,在思维的碰撞中既激发出灵感,也亲密了感情。但随着搜题软件的大量使用,学生怠于交流,单从作业上老师再也无法掌握真实的学情而出现教学错位。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也有39.35%学校教师对学生使用搜题软件是持放任的态度,10.32%的学校教师鼓励学生使用搜题软件。而根据数据显示(图九)67.1%学校教师在学生面前从未提过该如何正确使用搜题软件,22.58%教师虽然有提过但从未提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一方面体现出教师对搜题软件的严重不信任,另一方面也体现教师对搜题软件缺乏了解,从而也就对搜题软件缺乏客观的评价。
第三部分:搜题软件带来的影响
8.您使用该类软件是否对学习有帮助?
A.有很明显的帮助,成绩有所提升 B. 有一定帮助C. 没有什么帮助 D. 影响了我学习 E.其他
9.您认为学生是否应该用此类软件?
A.应该,此类软件可以更清楚地搞懂每一道题 B. 因人而异,有些人能利用它更好地学习而有些人不行 C. 不应该,此类软件会给学生带来副作用 D. 其他
图十:搜题软件对学习的帮助情况
图十一:对搜题软件的支持情况
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图十)74.84%学生认为搜题软件对学习有一定帮助,10.97%学生认为搜题软件有很明显的帮助,成绩有所提升。说明搜题软件确实有一些好处,比如:(1)解题效率快,搜题软件很快就能把答案告诉你,并且还有解题的思路,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2)可供选择余地大,答题方法不唯一,这一种你看不懂,可以换一种,总有一款适合你。(3)能够做到有问题就能解决。软件提供在线功能,有视频讲解,就像老师面对面地教学生一样,能够做到随时随地解决问题和学习。
最后在问及学生是否支持使用搜题软件时,根据数据(图十一)显示,78.71%学生表示因人而异,有些人能利用它更好地学习,有些人不行,由于学生的自律性情况不同,搜题软件在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对学生带来的影响,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现象,有的提高了成绩,有的失去了思维,有的享受到乐趣,有的完成了作业,有的请来了老师,有的用成了抢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信哉如此。
三、 问卷调研结果
1.搜题软件的初衷是好的,但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的作用不同
不可否认的是搜题软件的初衷是好的,(1)方便学生做完作业后及时找出错误并得到详细的解释进行改正,(2)有些题实在不会做但又不想放下,老师又不在身边时,搜题软件可以给出详细解答和思路,(3)一些练习册答案可能不够详细或只有答案,搜题软件可以具体详细地解释。这无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甚至里面因为有高校老师详细解说和点拨技巧。从这点来说,自律性强的学生能够利用搜题软件更好地提升自己,而自律性差的学生使用搜题软件时,则依赖性强,影响思维能力锻炼及提高。 2.学校教师对学生使用搜题软件的引导性不够
对于学生使用搜题软件,学校大部分教师是秉着提醒学生少用搜题软件或放任不管的态度,但是无可回避,传统的教育方式与今天的教育方式有着决然的不同,信息时代的到来,每天都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必须重视搜题软件的出现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针对现实的情况,必须承认搜题软件对学生的作用,对教育的影响,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挑战,所以也必须改变对搜题软件的态度,因此必须正确评价搜题软件的作用,从而趋利避害,真正让互联网+搜题软件发挥其优势,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工具。教师必须重视起来,而不是抱着放任的态度,就算是自律性极好的学生也需要教师指导,何况自律性极差且多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对搜题软件依赖性极强的懒学生。
四、 访谈调研结果与分析(访谈内容详细见附录2)
除了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外,还对一线教师与学生家长都进行了访谈,以争取本文的相对客观可信。从访谈结果来看,教师与家长对待搜题软件与学生(孩子)使用搜题软件的态度基本一致,他们并不反对学生(孩子)使用搜题软件,他们都一致认为搜题软件只是下下之选,只有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之下才有条件地使用,而不是将其视为“作业之友”“考试之友”来看待。他们都一致认为有疑问请教老师才是上上之策,因为毕竟与老师属于面对面的交流,方便老师因材施教,也能够让老师寻找出学生弱点与基础欠缺支出,从而让学生找到下一步应该着力的方向。同时伴随着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除了问题的解决,更有利于双向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有利于让学生对学科保持持久的兴趣。
访谈除了得悉教师与家长对搜题软件的使用态度外,还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尽管在访谈中有的老师也说出自己也使用搜题软件,但是对学生应该如何恰当地使用搜题软件并无说明,尽管不少老师都知道要正确地引导,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引导力度远远是不够。而家长对其子女的学习则显得更加不知所措,对搜题软件则更加无所措其手足了,只是时间和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高中生搜题软件使用现状的调查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