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摘要: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管理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差,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很
多企业由于财务风险的出现陷入了困境,甚至倒闭破产。然而,从理论上讲,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无法杜绝,只能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防范,因此,财务风险评价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概念、特征等内容,并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中。
关键字: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层次分析法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生存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财务风险预防意识薄弱,缺少可持续发展规划,资金数量少,管理粗放等特点,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其管理上的漏洞突显,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风险。中小企业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采取有效的风险评价方法,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
(一)概念界定 1.中小企业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指依法建立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所有制形式多样,生产规模较小企业。
2.财务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实际情况与预期计划发生差异,给企业造成损失,影响到企业的财务运行,并由此引发财务风险。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运营的前提就要有充足的资金,但是由于它本身资金实力不雄厚,必须通过其他融资渠道解决,当资金满足生产需要时,在进行投资活动时,如果投资决策失误,就可以导致资金出现损失,影响资金的收回,如果资金正常回收后,则可能在收益的分配上出现风险。由此可见,广义的讲,财务风险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如图1所示。
筹资风险 因借入资金而削弱偿债能力 投资风险 因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差
图1:企业财务风险分类
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收益与预期目标不一致,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转的风险。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自给自足性差,多通过负债进行生产维持与扩大,负债融得的资金,在使用期限结束时,要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如果企业并能没有通过负债所得的资金收获更多的收益,就无法偿还债务与支付利息付,企业就有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如图2所示。 筹资 收益 筹资 收益与预期不符 正常运营 偿还 财务风险 无法偿还 图2:财务风险的产生
3.财务风险评价
财务风险评价是指以财务风险识别为前提,以财务风险度量为基础,将风险发生了频率、程度、范围、影响等因素综合评定,判断其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经营损失、发展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可能会引发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按划分依据的不同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如图3所示。
财务风险 按风险评价阶段划分 按风险评价角度划分 按风险评价方法划分
图3:财务风险评价分类
财务风险评价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财务风险的评价具有综合性
财务风险评价虽然是以财务发生了风险为重点评价内容,但绝不是仅仅是财务信息的评价。由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财务活动贯穿始终,财务活动之间的财务关系也是千丝万缕,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也是千差万别,如果只对引发财务风险的一个环节,一种活动,或一种关系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的科学可靠性必然会受到影响。只有综合考查企业的所有运营环节,所有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才能客观、准确的对企业财务进行评价。
(2)财务风险评价要综合定性与定量的两种结果
财务风险评价仅限于定性结果分析,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管理要求,无法为风险的预防与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更多的企业都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范围、程度及损失进行定量分析,为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3)国家政策与制度会影响财务风险评价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他们在意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损失的大小,以及发生财务风险的概念是多少。然而,进行准确有财务风险评价,却要考虑国家政策与制度对财务风险的出现与预防发挥了哪些作用。
(4)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决定财务风险评价结果
财务风险的评价结果不仅受上述各因素影响,同时,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也是影响财务风险评价结果的因素之一,,例如,风险评价人的学识、经验、专业水平,还会受评价方法,信息数据的多少及准确性,以及风险评价人的工作态度,防范意识等方面影响。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环节
财务风险评价环节可以分为4个,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工作任务与要求如表1所示。
表1:财务风险评价环节
序号 第一 环节 第二 环节 第三 环节 第四 环节 环节 风险评估小组成立 财务风险识别 任务 确定风险评价目标,明确风险评价任务,选定风险评价人员 要求 目标确定准确,任务明确,选定的风险评价人员应具有任职资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运用风险等级制度对财风险识别要准确,可靠,采用的识务风险进行识别,认真记别方法要科学、先进 录识别依据、过程与结果 指标体系能够实现企业风险的全面评估,风险表述要专业、仔细 准确、全面,有利于预防财务风险措施的制定 风险评价指标体建立指标体系,用于企业系及标准的构建,内部的财务风险的评价财务风险的评价 与估计 财务风险及其原因分析 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确定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损失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众多财务风险评价的方法中的一种,应用广泛,有它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析工具。
(一)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特征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都十分繁杂,对其财务风险的评价既不应局限于定性分析,也不能单一的进行定性分析,应综合二者,得出最准确,最科学的分析结果。因此应划分为多个层次,再确定每一个层次中的问题,解决大问题从解决最小的问题入手。此方法,先是进行问题本质、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再采用数学工具对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确定企业财务系统中各个层次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的程度。
1.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根据问题的类别与性质不同,层次分析法将有待解决的问题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目标层位于系统的最高层,进行问题分析希望达到的预期目标;准则层位于目标层的下一层,它主要由实现预期目标必须要遵循的原则,由于位于目标层与方案层之间,也被称为中间层。方案层主要是实现预期目标的各种措施和可执行方案。
在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出现都是由诸多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产生的结果,这些因素会让问题变得复杂、难以解决。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一个实用简易的模型,优化问题解决途径。如上所述,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时,将其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与方案层,每一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标准,该层中的元素按相应标准进行量化,两两比较之后构建出判断矩阵;通过层次单排序,确定此层次中各个因子的影响程度大小,再在整个体系中进行总排序,确定每个因子对该准则的权重为多少;以此推出问题的结论。如图4所示。
A B1 C1 B2 B3 目标层 B4 准则层 C2 C3 C4 C5 C6 C7 C8 方案层 图4:层次分析法模型
2.层次分析法的特征
作为决策分析工具,层次分析法具有以下特征:
(1)简单易行。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决策者的思想与行为对其影响较大。例如,选择什么样的信息作为输入信息,是否要将某些信息作为输入信息。决策者对问题的分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决策过程。层次分析法操作环节清晰,结构合理,易懂易用,有利于协调决策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工作,甚至于决定者可以直接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企业决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2)灵活实用。层次分析法的运用要求工作人员必段具备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可以恰如其分的将与企业财务有关的有形因素、无形因素、可定量的因素或不可定量的因素都使用相对标度进行统一的度量。由于它是一种优化技术,突破了其他技术方法只能用于定量问题处理的局限,也可以用于冲突分析、方案评价以及资源配置等问题的解决上。
(3)系统性。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过程,都划分为特定的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要执行特定的任务,达成特定的目标。它不是以因果关系为判断手段的决策处理方式,而是将整个问题看作是一个系统,对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再结合系统所处的环境,综合分析,然后进行决策。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的运用主要分为四个步骤进行如图5所示。以下将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论述。
第一步 根据标建风险价结模型 目立评构第二步 建务要两判立风素比断财险两较矩第三步 风险次单序及一致检验 层排其性第四步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的运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