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主要功能电路设计
1、小车循迹模块
我们采用红外对管是ST188为了提高可以提高红外二极管的发射功率,它与电源之间应串联一个小电阻。晶体三极管导通时集电结和发射结之间有一定的直流电阻,为了使三极管导通时,输出的电压尽量的小,应选择尽量大的集电极电阻。输出的电压再经过LM311比较器,
当红外对管检测到黑线时,黑线将 图(2)st188电路图
红外线的大部分吸收,红外二极管不导通,光敏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输出口输出一个较高电压。当红外对管检测到白纸时,光敏三极管将导通,输出口将输出一个较低的电压。
2、小车检测铁片模块
接近开关属于集成金属检测元件。它的外部引出了蓝、黑、棕三个颜色的线。其外部电路如图(3)所示。当检测到金属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将输出接到430的外部中断口,当检测到铁片时将产生中断,从而可实现对铁片的探测和计数。
图(3) 接近开关电路图 3、小车测距模块
本系统采用霍尔传感器测距,在车轮和车轴上分别安装八个磁铁和一片霍尔片,八个磁片对称放置,通过计量输出脉冲数来测量行程。如图(4)所示,由于霍尔开关的霍尔效应当其接近磁片时输出低电平,在其没有检测到金属时输出高电平。由于小车的钱轮是导向轮,转弯的时候会检测不到,所以我们在安装霍尔传感器时将其装在后轮。
图(4) 霍尔传感器电路图 4、小车避障模块
我们采用的是用红外检测障碍物避障,在车头的最右边和车的右侧面分别装一个红外装置1和红外装置2(如图(2)),遇到障碍物时有电平变化。由于小车转弯不够灵活,当车前面的红外检测到有障碍物的时候,小车后退一段距离,再向左前进,然后向右转一角度,摆正车身,使小车向左移动一个车身,移动的距离不能太大,不能太小,太大会碰到障碍物2,并且不能触发右边的红外进行中断,太小的话,消耗的时间太多。当小车避过第一个障碍物,侧面的红外会检测到有障碍物,于是就开启寻光。由于钨丝灯发出的光线中含有红外光,对红外模块1影响太大了,所以我们采用了集成红外模块取代红外模块1,而钨丝灯对红外模块2没有多大的影响,所以红外模块2用分立元件。 5、小车寻光模块
利用MSP430内部自带的十二位的AD,转换光敏三极管上的分压,经过比较即可判断该方向上光强的大小。由于内部AD参考电压为2.5V,所以利用两个相
6
同的电阻串联分压得到2.5V,再用光敏三极管和一定值电阻分压。光敏三极管阻值较大,所以用作产生2.5V基准的电阻应当较小。如图(6)所示,三极管2和3所分得得电压进行比较,三极 管1和4所分得得电压进行比较,从而来调整角度。小车主要是靠2和3进行控制 方向,当车身角度过大的时候靠1和4控制方向。当2和3的数值都达到最大的时候就停止运动,从而精确入库。
图(6)
图(5)
6、直流电机驱动模块
利用MSP430的I/O口产生PWM控制信号,由于430的输出电流有限,不能驱动直流电机,所以需要对PWM控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采用电机驱动专用芯片L298。430的四个控制口与L298四个输入口相连,L298的四个输出口分别控制小车的前轮电机和后轮电机,从而控制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停止。
图(7)
7
五、系统软件的设计
开始小车初始化寻 迹金属检测否是否到达C点是停5s,发声光信息避 障开启寻光入库LCD显示
结 束 图(8)程序流程图
六、测试量数据与分析 1、测量数据
测量序号 金属片与1
起点距(cm)
1 45.0 133.0
2 46.6 134.6
3 46.6 134.6
2
声光显示 成功 成功 成功 循迹 成功 成功 成功 避障 成功 成功 成功 寻光 成功 成功 成功 时间显示 46s 52s 35s 表(1)测试结果 2、数据分析
本小车系统不是很稳定,原因主要是小车转弯不灵敏,循迹速度不能过快,还有钨丝灯发出的光线会对红外检测有一定的影响,使得小车蔽障时间较长,入库时有可能冲出黑线,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黄根春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循迹、避障、寻光小车实验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