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命题点1 酸碱中和反应(7年6考)
1.(2012〃河北)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NaOH+HCl===NaCl+H2O(答案不唯一)。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呈无色。
2.(2013〃河北)造纸厂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40 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49 g。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49 g×10%=4.9 g 设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x 4.9 g
80x= x=4 g 984.9 g
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4g×100%=10% 40g答: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 命题点2 溶液的酸碱度(7年7考)
3.(2016〃河北)利用下列器材能完成的实验是(A) A.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 B.用体温计测沸水的温度 C.用交流电源进行电解水实验 D.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分子的直径
4.(2011〃河北)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D)
A.甲 B.乙 C.丙 D.丁 5.(2017〃河北)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大(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017〃陕西)小青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来源:学科网ZXXK]
A B C D E (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浓硫酸。
(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H2SO4+2NaOH===Na2SO4+2H2O。
(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氯化钡溶液。
(易错题)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D) A.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pH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pH不一定小于7 重难点2 溶液的酸碱度
(2017〃贵港)一些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橘子汁3.0~4.0;泡菜3.2~3.6;牛奶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河北省2024中考化学复习练习第7讲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带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