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高度淤血
D. 器官内蛋白含量较少 E. 动静脉同时受压 14. 男,61岁,以四肢瘫痪,失语10天入院,入院当天血压下降,呼吸衰竭,次晨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胰腺粘液癌,局部淋巴结转移,胃、小肠、大肠、肝转移。以下哪项可能是该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E
A. 恶病质 B. 淋巴结粘液癌转移 C. 脑广泛性微梗死形成
D. 肾多发性梗死 E. 肺微循环内血栓形成
15. 某男车祸后股骨骨折入院,急救后情况稳定,第2天突发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终因右心衰竭死亡,该患者的死亡原因最有可能为:B
A. 血栓栓塞 B. 肺脂肪栓塞 C. 肺气体栓塞
D. 肺骨髓组织栓塞 E. 肺受伤动脉破裂出血 【B型题】
A. 出血性梗死 B. 贫血性梗死 C. 心肌梗死 D. 凝固性坏死 E. 液化性坏死 16. 肾梗死时肾组织坏死为D
17. 冠状动脉分支完全阻塞引起C 18. 肠扭转可引起A 19.脑组织坏死属于E 三、问答题
1.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① 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② 血流状态的改变;③ 血液凝固性增加。
2. 试述栓子可能的运行途径。
体静脉系统及右心的栓子多引起肺栓塞;某些体积小又有弹性的栓子如脂肪栓子可通过肺循环进入体循环系统。左心或主动脉系统的栓子随动脉血流运行,多引起脑、脾、肾等器官的栓塞。肠系膜静脉的栓子可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此外可出现交叉性栓塞和逆行性栓塞。
3. 试以肾梗死为例,简述贫血性梗死的成因和病理形态特点。
肾动脉分支栓塞后,由于肾组织致密而又无有效的侧枝循环,可出现贫血性梗死。梗死灶呈锥形,尖端向血管阻塞的部位,底部靠脏器表面,浆膜面常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被覆。
4.简述慢性肺瘀血的镜下病理变化特点。
慢性肺瘀血镜下表现为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部分的肺泡腔内可见水肿液及多少不等的红细胞、巨
噬细胞。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其中的血红蛋白可分解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
第四章炎症
一、名词解释
1.炎症(inflammation):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称为炎症。 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主 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多见于皮肤、肌肉、阑尾等部位。
3.脓肿(abscess)是指局限性化脓性炎,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由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4.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和腺体 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突出粘膜表面的肿块,如子宫颈息肉。
5.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由于组织的炎性增生而形成的增界清楚的 肿瘤样团块,常见于肺和眼眶。
6.肉芽肿:是在增生性炎症有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二、选择题 【A型题】
1.病毒感染时,病灶局部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 D A. 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中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浆细胞 2.“绒毛心”的病变属于D
A.浆液性炎 B.蜂窝织炎 C.脓肿 D.纤维素性炎 E.出血性炎 3.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流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从而导致全身中毒症状,称为 B A. 菌血症 B. 败血症 C. 脓毒血症 D. 毒血症 E. 以上都不是 4.过敏性疾病病灶局部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 B
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
6.寄生虫感染病灶局部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B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 7.气管白喉的病变属于D
A.浆液性炎 B.蜂窝织炎 C.脓肿 D.纤维素性炎(假膜性炎) E.出血性炎
9.蜂窝织炎常见于D
A.脑 B.肝脏 C.肾脏 D.阑尾 E.脾脏
10.下列哪一项的病变不属于纤维素性炎E
A.大叶性肺炎 B.绒毛心 C.气管白喉 D.细菌性痢疾 E.疖、痈
12.蜂窝织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D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淋球菌 C. 结核杆菌 D. 溶血性链球菌 E. 伤寒杆菌 13.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称为C
A.浆液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化脓性炎 D.出血性炎 E.增生性炎 14.肉芽肿性炎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局限性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灶D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浆细胞 D.巨噬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18.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属于增生性炎B
A.急性肾盂肾炎 B.伤寒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重症肝炎 E.小叶性肺炎
20.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C
A.病毒感染 B.化脓菌感染 C.寄生虫感染 D.败血症 E.脓毒血症 【B型题】
A. 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炎症 B. 以血浆渗出为主的炎症 C. 以局限性化脓为主的炎症 D. 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E. 以疏松组织内广泛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为主的炎症 22. 脓肿:C 24. 白喉:A
25. 烧、烫伤的水泡:B
三、问答题
1.试述急性炎症蔓延扩散的方式。
局部蔓延:病原微生物经组织间隙或器官的自然通道向周围组织和器官扩散。淋巴道扩散:病原微生物随淋巴液扩散,引起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血管扩散:包括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
2.简述绒毛心的发生机制及结局。
发生于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因心脏搏动,心外膜上的纤维形成绒毛状物,覆盖于心脏表面。结局:溶解吸收,不留痕迹;吸收不全,机化粘连;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4.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有何不同?
急性炎症的特点:起病急骤,持续时间短(几天~1月),病变以渗出和变质为主,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慢性炎症的特点:起病缓慢,持续时间长(数周~数月),病变以增生(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为主,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5.炎症的渗出对机体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方面?
炎症的渗出对机体有利方面:液体的渗出可稀释毒素,带来抗体、补体;纤维蛋白渗出
可限制炎症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吞噬并成为后期修复的支架;利于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不利方面:脑实质炎症的渗出可使颅内压升高,声带急性炎性水肿→窒息,心包腔纤维蛋白渗出→缩窄性心包炎。
第五章 肿瘤
一、名词解释
1.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由于肿瘤的产物(包括异位激素产生)或异常免疫反应(包括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和免疫复合物沉着等)或其他不明原因,可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这些表现不是由原发肿瘤或转移灶直接引起的,而是通过产生某些物质间接引起的。 2. 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组织学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恶性之间的某些肿瘤,称为交界性肿瘤。
3. 肿瘤演进(progression):转化细胞变成为肿瘤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在转化过程中瘤细胞不断分裂,倍增时间缩短,恶性程度增加和发生扩散。这个生物学现象称为肿瘤演进。 4. 肿瘤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指单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称为异质化;这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瘤细胞群体称为肿瘤异质性。
5.异型性:肿瘤与正常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有相似之处,也有不相似之处即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6.肿瘤实质和间质: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肿瘤间质一般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有时还可在淋巴管。
7.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的癌,尚未突破基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 二、选择题 【A型题】
1.癌与肉瘤的最主要区别是E
A.瘤细胞的分布方式不同 B.发生的年龄不同 C.肿瘤内血管多少不同 D.转移的途径不同 E. 组织来源不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肿瘤通常为多发 B.肿瘤通常大小较一致 C.肿瘤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诊断 D. 肿瘤的大小与肿瘤的性质和发生部位等有关 E. 黑色素瘤通常不发生转移
5. 关于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E
A. 肺癌易转移到骨 B. 甲状腺癌易转移到肺 C. 乳腺癌易转移到脾 D. 肾癌易转移到肝 E. 前列腺癌易转移至骨
7.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根本区别是:D
A. 有核分裂象 B. 有纤维母细胞,炎症细胞浸润 C. 有肿块形成 D. 细胞不同程度失去了分化能力 E. 生长迅速 8. 良性肿瘤的异型性主要是:C
A. 细胞形态与组织结构均没有异型性 B. 细胞形态异型性为主
C. 组织结构异型性为主 D. 细胞形态与组织结构均有异形性 E. 以上都不是
10. 血道转移的确切根据是B
A. 血液中发现了瘤细胞 B. 在远隔器官形成了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 C. 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 D. 瘤细胞进入了静脉 E. 瘤细胞进入了动脉 11. 关于良恶性肿瘤说法正确的是:D A. 良性肿瘤患者可出现恶病质
B. 恶性肿瘤主要浸润破坏组织,一般没有压迫和阻塞症状 C. 良性肿瘤因浸润而产生压迫和阻塞症状 D. 恶性肿瘤也可有压迫和阻塞等良性肿瘤的症状 E. 以上都不是 12. 交界性肿瘤是D
A. 混合性肿瘤 B. 介乎于肿瘤与非肿瘤之间的肿块组织
C. 癌前病变 D. 性质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 E. 分化好的恶性瘤 13. 肿瘤的异质化是指:B
A. 一种肿瘤转变为另一种性质的肿瘤 B. 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形成新的亚克隆过程 C. 肿瘤变得越来越恶性过程 D. 恶性肿瘤变的良性化过程 E. 以上都不对 18. 下面是恶性肿瘤的是:E
A. 脂肪母细胞瘤 B. 肌纤维母细胞瘤 C. 子宫平滑肌瘤 D. 畸胎瘤 E. 精原细胞瘤 20. 肉瘤不发生于下列哪个组织:C
A. 纤维组织 B. 肌肉组织 C. 脉络丛 D. 滑膜 E. 软骨组织 21. 下列不是癌前病变的是:D
A. 粘膜白斑 B. 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 C.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D. 树胶肿 E. 肝硬化 22.非典型增生正确的说法是:D
A. 它是一种特殊命名的癌 B. 黏膜,皮肤增生的异型细胞只累及下1/3 C. 多发生于腺上皮 D. 当去除刺激因素后上皮可恢复正常 E. 非典型增生最终皆成为浸润性癌 23. 平滑肌瘤好发于:A
A. 子宫 B. 腹膜后 C. 胃肠道 D. 气管 E. 以上都不是 25.下列正确的说法是:B
A. 横纹肌肉瘤好发于成人 B. 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 C. 平滑肌肉瘤好发于青少年 D. 基底细胞癌好发于青少年 E. 以上都不对 26.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D
A. 黄曲霉诱发肝癌 B. 亚硝胺类主要与胃癌有关 C. 苯胺燃料厂工人膀胱癌多见 D. 单纯疱疹病毒不致癌 E. 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 28.下列陈述中哪一项不符合肿瘤的基本特征D A.肿瘤细胞的增生一般是单克隆性的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