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字词文常知识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七年级(上)字词文常知识

第一单元

《散步》

一、文学知识

《散步》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略有改动。作者:莫怀戚。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字音字形

分歧(qí)水波粼粼(lín)悠闲(yōu) 嫩芽(nan) 霎时(shà) 拆散(chāi sǎn) 分歧 水波粼粼 悠闲 信服 嫩芽 霎时 拆散 委屈 各得其所 三、词语解释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位置。 委 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粼 粼: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悠 闲:闲适自得。 分 歧:意见不一致。

《羚羊木雕》

一、文学知识

《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1984年第10期。作者:张之路。

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二、字音字形

犄角(jī) 怦怦(pēng)树杈(chà) 寒战(zhàn) 发愣(lang ) 脸颊(jiá) 攥着(zuàn)逮着玩(dǎi)

犄角 怦怦 树杈 寒战 发愣 脸颊 攥着 逮着玩抹 攥 三、词语解释

仗 义:指讲义气。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散文诗两首》

一、文学知识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国王和王后》,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这是一首写儿童与母亲嬉戏的诗歌,表达的是儿童对母亲的爱。但泰戈尔之所以是大文豪,就在于他的诗作能够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之处继续向前,朝更深处迈进,进入“入神”的境界。

《荷叶 母亲》。作者:冰心。

第 1 页 共 17 页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二、字音字形

泰戈尔(gē) 祷告(dǎo) 罗摩衍那(yǎn) 笑嘻嘻(xī) 匿笑(nì) 屈膝(xī) 花瑞(ruì) 牛棚(p?ng) 嗅(xiù) 菡萏(hàn dàn) 敧(qī)

泰戈尔 祷告 罗摩衍那 笑嘻嘻 匿笑 屈膝 花瑞 牛棚 嗅 叠 摇摆 沐浴 妄弃 倘若 惊讶 无端 至爱 并蒂 菡萏 敧斜 慈怜 荫蔽 三、词语解释

沐 浴:①洗澡。②比喻受润泽。③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祷 告:向神祈求保佑。

《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知识

《世说新语》两则 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刘义庆。 二、字音字形

谢太傅(fù) 暴风骤雨(zh?u) 无奕女(yì) 柳絮(xù) 三、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在问句句尾表示询问) 四、词语解释 骤:急。 拟: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内急:内,这里指家庭内部,集,指聚会。

纷纷: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

《论语》十则

一、文学知识

《论语》十则选自《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封建社会中被尊称为“圣人”。《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二、词语注释

①“论语”的“论”字,只在说《论语》这本书时念“lún ”。

②“不亦说乎?”,说:读yua,是“悦”的通假字,意思是“高兴”“愉快”。

③ “朋友”:同学为朋,同志为友。在古代汉语中,“朋”指“同为一师的学生”,“友”指志同道合的人。在课文中,“朋友”泛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 2 页 共 17 页 ④“可以为师矣”,以:介词,把,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之”,代能够温故而知新的人。为:动词,作为。

⑤“知”字本字念“zhì”,有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在古汉语中还同“智”相通。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前四个“知”为动词,当“知道”讲,后一个“知”则同“智”,作“聪明智慧”讲 。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知”为动词,当“懂得”讲。

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凭什么,为什么。谓之:称他。“之”,代孔文子。

⑦“是以谓之‘文’也”,是以:即“以是”,可译为“因此”。“是”,指示代词,译为:这,此。

⑧“何有于我哉?”,何有:即“有何”,有什么,有哪样。于:介词,对于。 ⑨“必有我师焉”,焉:兼词,相当“于之”“于此”,在这里面,在这几人中。 三、成语解释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学而不厌:学习永不满足。

诲人不倦:教导人有耐心不知厌倦。 四、原文与译文

1.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 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第 3 页 共 17 页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 可 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春》

一、文学知识

《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字音字形 酝酿(yùn niàng) 卖弄(nong) 黄晕(yùn) 鸟巢(cháo)繁花嫩叶(nan) 抖擞精神(sǒu) 三、词语解释

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酝 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短文两篇》

一、文学知识

①《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luán),香港作家。 采用托物言志赞美了生命的珍贵。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好好活着。

②《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作者: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 生命虽然有限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二、字音字形

第 4 页 共 17 页 零落(líng) 断续(xù) 收敛(liǎn) 宽恕(shù) 一丝不苟(gǒu) 三、词语解释

收 敛:收拢,合拢。

聒 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宽 恕:宽容饶恕

卑 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紫藤萝瀑布》

一、文学知识

《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写景散文,作者对如今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文革”时期)紫藤在一种极“左”思想的妪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花和人都有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文中写花实际上是写人,写由人组成的社会。一片繁茂的花象征着当前社会的繁荣昌盛和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借花来赞美生命的美好与顽强。 二、字音字形

迸(bang)溅 伶仃(líng dīng) 忍俊不禁(jīn ) 伫立(zhù) 酝酿(yùn niàng) 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ng) 蜂围蝶阵(di?) 三、词语解释

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制。忍不住要笑出声。

《童趣》

一、文学知识

《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浮生六记》共六卷,各卷标题依次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示联想和想象,追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现了“物外之趣”,反映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童趣。 二、字音字形

鹤唳(lì) 凹凸(āo tū) 壑(ha) 鞭(biān) 癞(lài) 土砾(lì) 三、词语解释

秋毫:最细微的事物。 故时有物外之趣。 故,所以 .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私,私下。于,在。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之,指蚊子。强,通“僵”,僵硬。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徐,慢慢。 以,用。 ..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丘,山丘。壑,山沟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

第 5 页 共 17 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七年级(上)字词文常知识在线全文阅读。

七年级(上)字词文常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6218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