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标准》(GB18466-2005)表3-2中,预处理排放标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雅安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青衣江。
3.3.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四川农大雅安校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医疗垃圾、学生、教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食堂残渣等。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置情况见表3-1。建设项目不增加教职工和在校生人数,因此也不增加生活垃圾、办公垃圾、食堂产生的残渣等。建设项目主要增加固体废弃物为医疗垃圾,医疗废物主要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不得叉污染,医疗垃圾必须日产日清。拟建项目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置情况见表3-2。
表3-1 已建项目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
序 号 1 产生源 污染物名称 年产生量 办公及教学 办公及教学 办公及教学 处置措施 备注 废打印墨盒 10个 2 废硒鼓 20个 送有资质的处理单位 办公固废 3 废电脑 8台 3467吨 25吨 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 一般固废 食堂固废 危废 4 生活设施 生活垃圾 5 污 泥 污水处理设施 残渣(含废油) 潲水油 废残液 废标本 6 7 8 9 食堂 食堂 实验室 实验室 0.5吨 0.15吨 送有资质的处理单位 14.58吨 高温、高压灭活后送送有资质的1.0吨 处理单位 - 21 -
10 11 12 13 14 15 实验室 头三次冲洗水 感染性废物 2.0吨 0.3吨 0.2吨 0.5吨 由泸州市保康医疗处理有限公司0.01吨 3.5吨 进行无害化处置 医疗固废 校医院 损伤性废物 医院垃圾 金属类 医院化粪池 污 泥 表3-2 校医院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置措施 (t/a) 序号 1 分 类 感染性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废物 损伤性废物 性医疗器械 玻璃 金属类 污水处理污泥 废活性炭 合 计 3.5 0.1 4.1 0.5 由泸州市保康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进行处置 3 4 5 3.3.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目不增加强噪声设备,学校对产噪设备采取了消声、吸声、隔声治理措施,场界噪声实现了达标排放。 项目拟采:
1、项目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管理和监理工作,尽量减轻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2、运营期要对各项治理设施加强管理,加强各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设施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应加新校区的绿化工作,在道路两侧及校内种植适当的绿化带,既可减轻
排放量 处理方式 2 - 22 -
染,又可美化环境。
3.4 污染物排放量估算
虽然本项目刚建,但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仍应根据现有资料进行类比估算。 3.4.1 大气污染物产生量估算
燃气锅炉一台2.0t/h和一台4.0t/h,天然气耗量为480m3/h,由于天然气经脱硫后含硫量很低,燃气锅炉烟气由15m排气筒达标直接排放。
3.4.2 废水排放量估算
本项目生产废水全部循环利用,不外排。全校定员16000人,以100L/(人/天)计,全校生活用水量为3.5×106L/d,排放系数为0.8,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39200t/a。拟采用化粪池处理废水。
3.4.3 固体废物排放量估算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以0.5kg/(人/天)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120t/a,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3.4.4 噪声源估算值
噪声主要来自学员课间休息时的喧哗声,源强为75 dB(A)左右。
3.5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综合考虑产业政策、区域发展规划、卫生防护距离、运输条件、水、电供应等情况,项目选址可行性综合分析列于表3-3:
表3-3 项目选址可行性综合分析
序号 1 2 3 4 5 分析项目 区域发展规划 场地周围敏感点 运输条件 水、电供应 环境质量现状 分析结果 地理位置适宜,雅安市对该区域已作出明确规划要求 项目施工期,周围无敏感点 此地周围交通方便,运输条件良好 水、电均能充足供应 根据以往监测数据来看,SO2、NO2、TSP、 PM10均无超标。 6 环境保护可行性 在认真实施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改建 - 23 -
是可行的 第四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
4.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本次监测时间为2015年3月,本项目处于地基阶段,因此,此次监测值可以作为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背景值。
1、监测项目及方法
根据项目性质、工艺特点及周围环境现状,确定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常规监测项目为AQI、PM10、NO2和SO2。
监测及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进行。 2、监测时间、频率、点位
监测时间:2015年3月12日~3月21日
监测频率:连续监测十天,每天监测一次,连续采样10h。 监测点位:川农雅安校区校内 3、监测结果
表4-1 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ug/m3
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AQI479687124746356457576川农校内空气质量检测PM10NO24721411411928188169723751361144514993110128SO27241820111011111818 - 24 -
4.1.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根据功能区划,项目所处地区为二类区,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日均值),标准值见表4-2。
表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ug/m3 项目 日均标准限值 2、评价方法 采用标准指数(Ii)法,计算各污染物的单因子指数。 标准指数法的表达式:Ii=Ci/Coi
式中:Ci—某种污染物实测浓度,mg/Nm3; Coi—某种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浓度,mg/Nm3。 3、评价结果
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单因子指数评价,评价结果见表4-3 表 4-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污染物 项目 日均浓度范围(mg/Nm3) 标准指数范围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1.12~1.31 100 0.31 1.42~1.68 100 0.68 0.27~0.61 0 — 0.21~0.38 0 — TSP 0.337~0.394 PM10 0.213~0.252 NO2 0.032~0.073 SO2 0.032~0.057 TSP 74 PM10 97 NO2 17 SO2 0.15 根据以往监测数据来看,SO2、NO2、TSP、 PM10均无超标。
4.2 污染气象资料
4.2.1 基本气候概况
- 25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