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八
图九
宫殿坐东朝西,坐落在人工堆起的高地上;南北长400米,中部向西凸出90米,长100米。从宫殿中引伸出东西向中轴,形成统领全园的主线。
东面以主座和厢房围合出前庭。正中是面对着东方的路易十四骑像。再向东是军队广场,从中放射出三条林荫大道。
花园布置在宫殿的西面,围绕着高大的林木。朝西的位置原是观景台,后改为著名的镜廊。
图十
建筑成为花园中轴的视觉焦点。由水花坛前方西望,壮观的中轴景色尽收眼底。高达齐整的树木构成两侧茂密的丛林,增强了中轴线的立体感和空间变化。
图十一
六、 勒诺特式园林对于法国景观的影响
勒诺特尔式园林以简洁的几何形式和规整的植物造型, 来获取空间的整体和统一感, 从而营造出一种庄严、宏伟的气氛。法国风景园林师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吸收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 并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充分利用场地原有条件,创造了新时代的法国式园林。由废弃地改建而成的拉维莱特公园、雪铁龙公园和贝西公园等开放性城市公园, 空间布局、轴线安排、水景布置、植物景观等方面都能反映出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点, 同时融入现代园林设计的思想, 形成了自己的公园特色。
拉维莱特公园位于巴黎市东北角, 是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建设工程。屈米通过一
系列手法,把园内外的复杂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并且满足了各种功能的需要。他的设计由点、线、面三层基本要素构成。“点”是40 多个布置在公园中120 m 乘以120 m 方格网交汇处耀眼的红色建筑-Folie。Folie是公园中独特的点要素, 布局严谨、形式统一。把Folie 和长廊作为一个层面剥离,剩下的草地、树林、林荫道、主题园,与勒诺特尔式园林的草原要素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
图十二
工业与科学展览馆可以看作是园林的主体建筑宫殿,其周围的水面可视作水壕沟,水面以南的广场花园可作为简化的大花坛,乌尔卡运河似大运河,运河两岸开敞的草地与绿毯具有相同的作用,系列小花园体现的是丛林园的精神,在主体空间之外又开辟了独立的小空间。园路、建筑、植物等表现为冲突的相互穿
插、叠加的构图,公园设计在解构法国传统园林构图的同时,保留了它的空间构成的优点,仅改变了它们的轮廓和组合形式,是传统结构新的表现形式,是勒诺特尔式园林空间的一种革新。
图十三
雪铁龙公园设计借鉴了拉维莱特公园的方案,在轴向开放空间中展示一个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形式舒适的传统开放空间,设计主题是水、变形、自然和人工技术,让人思考自然、宇宙、历史、哲学以及自身的场所。雪铁龙公园借鉴了勒诺特尔式园林的手法和要素,将传统要素和现代的手法重新组合展现。2个大温室可作为公园的主体建筑宫殿;温室前向下倾斜的大草坪又似下沉式大花坛的简化;中间的大草地可看作绿毯,周边的环形水渠是水壕沟的再现;系列小花园仿佛丛林园,在浓密的树丛后面保持了相对独立的空间。斜向的轴线将园中的各个景点串连起来,成为公园的主要游览路径, 打破了构图的严谨,虽然在平面上是笔直的,但是在高差上却变化多端,使空间的体验有了丰富的变化,体现了公园严谨与变化、几何与自然结合的设计。 图十四
贝西公园地处塞纳河右岸的12号地区,是在巴黎葡萄酒厂遗址上建立的。贝西公园的空间布局、植物种植等无不体现着勒诺特尔式的园林风格,浪漫的花园可看作是传统园林的宫殿,树木梯田模仿传统园林中的水壕沟,主题花坛是融法国历史于一体的综合花坛的展示,大草坪又是绿毯的再现。公园东侧借繁茂的植物构成丰富的空间,为游客
提供了一种安静的享受环境,同西侧的大草坪形成对比;各种大小空间的对比和并置,以及用现代设计元素的应用表达了设计师们对传统园林的新诠释。
七、 勒诺特式园林对于法国规划的影响
凡尔赛宫的总体布局对欧洲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它的规划思想,它的三条笔直的放射大道,它的对称而严谨的大花园,为其后一些城市规划有借鉴作用。它所处于一个绝对军权时期,这一时期的改造,确立了明确的城市中轴线。巴黎出现了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的广场系列的规划。纪念性的公共广场有很大发展,并且开始把绿化布置喷泉雕塑、建造和周围建筑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注重处理好广场大小和周围建筑高度的比例。轴线起点为卢浮宫,每百年向西强力扩张一段,两旁建一些历史性建筑,从土载伊花园到香榭丽舍大街,再到凯旋门,直到终点的拉德芳区的大拱门。
在接下来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那时候的规划在许多情况下今天仍然适用。巴黎一直遵守严格的城市规划,特别是限制建筑物的高度。今天对于高度超过37米的新建楼宇只在特殊的例外情形下才被允许,而在许多地区,对于高度的限制甚至更低。
图十五
在奥斯曼改造时期,在以下方面对巴黎加以改造,1.建造道路结构网,重要内容是完成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2.城市中心区的建设,将道路、广场、绿地、水面、林荫道和大型纪念建筑物组成完整统一整体;3.新建主要的基础设施,例:建造完善大规模地下排水系统;4.新建社会类城市服务设施,例:医院、学校、公园,大学教学楼;5.采用新的城市行政结构,从管理层次改革,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6.美化城市,对道路宽度、屋顶坡度都有了规定,重视绿化建设。这些方面都与勒诺特尔式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八、 引申:对于世界城市规划的影响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也对于世界的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到了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贝利在访问费城和巴尔的摩时,对这两个城市整齐的格子状的街道赞赏不已,认为那是“迄今为止最理想的城市布局。美国所有的现代城市都是按照这一原则兴建起来的”。格子状的街道就延续继承了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几何元素。“城市美化运动”强调规则、几何、古典和唯美主义,而尤其强调把这种城市的规整化和形象设计作为改善城市物质环境和提高社会秩序及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
图十六 图十七
郎方对于华盛顿的规划也受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影响。郎方在新首都规划中的两项决定基本确立了新首都的总体布局结构:一是国会大厦和白宫的选址策略;而是采用方格网加上斜交的道路网系统。在此基础上,郎方又进行了其他有特色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从郎方的规划可以看出,新首都规划在布局形式继续采用源于欧洲的巴洛克式城市布局、吸收、利用地形,以自然主义特征表现景观设计主题的手法,郎方的新首都规划实质上是将杰斐逊棋盘式的规划设想与那些从纪念性雕塑、喷泉为原点出发的巴洛克式道路网相结合的产物。这反映出以华盛顿、杰斐逊为代表的美国官方在城市建设中对古典形式的倾向。
郎方的新首都规划沿袭了巴黎凡尔赛中心轴线的作法,宽阔的林荫道把政府大楼的三个侧翼有机的统一起来,这个设想起初是由杰斐逊提出来的,因此郎方的设计虽然宏伟壮丽,但并不新颖。他沿袭了一些欧洲国家首都的样式,尤其是巴黎的样式。这个规划是个具有纪念意义的三维雕塑,它是一个以自然地形、气候、透视原理为基础的设计,远远超过了一副街道地图的意义。在首都规划中,郎方恰如其分的运用了花园、斜向相交的林荫道、步行道、宫殿、雕塑、喷泉和运河。在主要林荫道上布置宗教和文化建筑。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景观而言,影响到拉维莱特公园、雪铁龙公园和贝西公园等,对于城市规划而言,不仅是巴黎本身,华盛顿规划、堪培拉城市设计也收到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建宁.西方园林史[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菲利普·巴内翰.城市街区的解体--从奥斯曼到勒·柯布西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丁旭、魏薇.城市设计(上)理论与方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朱建宁. 永久的光荣———法国传统园林艺术[M].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9.
6.(英)汤姆·特纳著,林箐,南楠,齐黛蔚,侯晓蕾,孙莉译.世界园林史[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7.Editions du Patrimoine. LeNotre, uninconnuillustre[C]. Paris: Editions du patrimoine, 2003 8.王向荣,林菁.拉维莱特公园与雪铁龙公园及其启示[J].中国园林, 1997,13(2):26-29. 9.(英)帕特里克·泰勒.法国园林—世界名园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郝培尧,张帆.浅析巴洛克艺术与法国园林[J].山西建筑.2007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西方园林史论文—论述法国勒诺特式园林到景观与城市规划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