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告的分类
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的公告。用于级别较高的国家行政机关宣布重要事项,也用于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法律法规,公布选举结果等。
2、公布法定事项的公告。这是有关法令、法规规定使用的专门事项公告,如《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招考公告。
3、法院公告。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公告形式。如开庭公告、财产认领公告、强制执行公告等。
(三)通告的分类
1、周知性通告。就某一事项让一定范围内的人群知晓,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均可使用。
2、规定性通告。就某一事项作出规定,只限行政机关使用。
(四)公告和通告的写作要求
标题。通常写明事由、文种,重要的还要写明发文机关。如内容简单,有时也可只写文种“公告”或“通告”,但尽可能写明事由,以便阅读和处理。
正文通常由缘由、事项、结语组成。通告缘由常用“为了……”或“根据……”的句式说明发布通告的目的、依据和原因。为了突出公告的权成性,公告缘由常要说明法律依据或者职权依据。
事项是正文的主体,要写得简洁明了、具体明确。若内容属周知性,往往篇幅较短,常采用篇段合一的结构。若内容属规定性,一般分条文写明应当遵守的有关事项。
结语常采用“特此通告(公告)”的形式。如果开头有“特通告(公告)如下”的用语,结尾则可省咯。有时可不写结语。有时用提出希望或要求作结。
十一、通报
(一)通报的含义及特点
通报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示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公文文种。
通报具有知晓性和指导性的作用,它对下级机关的指导作用重于指挥作用。通报被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使用,既可下行,也可平行。有的通报还以登报、广播、张贴等形式出现。
(二)通报的分类
按照通报的作用和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三类:表扬好人好事;处理事故及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情况。值得注意一点的是,情况通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而以领导机关使用为宜。现在有的机关办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情况通报”即属此类。
(三)通报的写作要求
由于通报类型不同,写法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一般说,由头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包括标题、文号、密级、主送机关;“正文”包括原因、事项、处理意见、经验教训、要求及希望、号召五部分;“尾部”由落款、发文范围、抄送、附件等组成。
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公文式标题;二是新闻式双标题,多为正题加副题,也可是眉题加正题。如果内容有所专指,要写明主送机关;普发性的通报则可不写主送机关,或在正文中、发至范围中注明。
在写通报时,选材务求真实、准确、实事求是,对事实的评议要恰如其分、掌握好分寸。要选择典型而有普遍意义的事件或材料,这样针对性才强,才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群众有教育作用。
十二、意见
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所提意见如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部门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请上级机关决定。上级机关应当对下级机关报送的“意见”作出处理或给予答复。作为下行文,文中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对方参考。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技巧经验主要文种的写作(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