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财力和财权的集中程度,通常要高于资本主义国家。(2分)

(3)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中央政府财力和财权的集中程度普遍在逐步加强。(1分) (4)国家的经济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其制约。(1分)

5.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答:特点:(1)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1分)(2)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1分)(3)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产业和领域。(1分)

范围: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分类,生产性投资主要是基本建设支出,还包括增拨流动资金、挖潜发行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非生产性支出主要是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的办公用房建设。(2分) 6.公共需要具有哪些特征?

答:(1)是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1分) (2)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享用;(1分) (3)享用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1分) (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2分)

7.影响国防费开支规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1分)、国家管辖控制的范围大小(2分)、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情况等因素决定国防支出水平。(2分) 五、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包括哪些?

答: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按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类型,其松紧组合有四种形式,各有其不同的配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策支出规模,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货币的供给,来影响和拉动社会总需求。这种“双松”政策配合的结果,能够比较迅速地激发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但要注意实施过程中往往容易带来经济增长过热和通货膨胀。(3分)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税收,压缩政策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来抑制投资和消费支出。这种政策的组合效应,会有效地制止需求增长过猛和通货膨胀,抑制经济增长过热势头,但可能带来经济的滑坡,失去增加。(3分)

(3)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松的财政政策,有助于克服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的货币政策能缓和松财政政策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这种政策的配合,可以在保持经济一定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这种政策组合的长期实行,会造成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对汇率和国际收支产生不良影响。(3分)

(4)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限制社会集团和和个人消费,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能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这种政策的组合,能改善资源配置,并有助于资金积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加。但如果松紧掌握不好,货币政策过松,难以抑制通货膨胀。(3分) 2.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答:(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2分)

所谓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政府通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运用,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资源运用效率较高、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

(二)财政配置资源的必要性(2分)

资源配置也就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地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和缺陷,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状态,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结构。具体表现在:

第一,市场对满足诸如行政、国防、司法、公安等纯社会公共需要是无能为力的,而这些部门又是社会和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第二,市场原则是等价交换,它要求利益边界和所有权的精确性。而社会公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具有外部效应,它是一种社会公众的集体需要,每个人享受的份额无法精确计算,即使收费享受也难以和每个人享受的相对称。就这个意义说,财政是一种模糊经济学。

第三,市场经济只有具备充分的竞争条件才可能达到效率配置的最佳状态,即使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也不具备这种条件。

第四,对于非竞争性产业、耗资大而周转慢以及起主导作用的产业的投资,也要由财政提供社会公共需要来保证。

因此,只有市场配置和财政配置相结合,才能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财政的配置职能正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三)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3分) 1.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资源在部门之间配置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及其合理化程度。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及其调整,主要是依靠两个途径:一是调整投资结构,二是调整资产存量结构及资源使用结构(企业的生产方向)。财政对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和调节,也是通过两个相应途径,采取两个相应的手段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调整国家预算支出中投资结构,如增加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相应减少对加工工业部门投资等,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制定财政、税收政策和投资政策,来引导和协调社会资源的流动与分配,达到调节现行资源配置结构的目的。

2.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其原因不仅在于历史的、地理的和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而且还在于市场机制导致资源往往向经济发达地区单向流动,从而使落后地区更落后,发达地区更发达。从整体上看,这样不利

于经济长期均衡稳定的发展。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财政分配,即财政补贴、税收、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等手段,实现资源在各个不同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

3.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政府部门是指分配与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凡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均称为非政府部门。财政在这方面的职能作用,主要是通过它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集中的比重实现的。而这个又取决于必须由政府通过财政提供的社会共同需要规模的大小。而社会共同需要的规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经济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政治、文化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所支配的资源,即财政资金规模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调整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要符合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便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一项内容。

(四)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应遵循的原则(3分)

1.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使之符合高效资源配置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符合高效的资源配置原则。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指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而政府投资结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3.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整体效率。 4.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对生产性投资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非生产性项目要以最少费用原则达到同一目标。在组织收入要降低成本等。 (五)执行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工具(2分)

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有财政收入手段,如税收、利润上缴;有财政支出手段,如投资、补贴;有国债、政府预算等。

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支出、税收、公债、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和政策,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习题二答案

一、AABAA CBDAC 二、ABC,ABC,AD,ABCDE,ABCDE,ABE,AB,AC 四、1.简述瓦格纳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法则。

答: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本之上的,他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加上日本和美国的公共部门的增长情况做了考察。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3 分)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会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1分)所谓经济因素,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工作。(1分) 2.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答:(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其净值—国

民生产总值就多,一般而言,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2分)(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客观条件,而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条件下,还存在通过分配进行调节的可能性。(2分)(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1分) 3.现代国债的功能是什么?

答:(1)弥补财政赤字;(2分)(2)筹集建设资金;(2分)(3)调节经济。(1分)

4. 简述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

答:(1)调节投融资功能;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用,不仅支持了国家建设,而且还可以利用基金向个人融资,解决个人资金不足的问题。(1分)(2)平衡需求功能;社会保障支出能自动地随着国民经济运行变化情况呈现出反方向增减变动,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2分)(3)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保障通过垂直性分配和水平性分配手段收入的再调节,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1分)(4)保护和配置劳动力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是保护劳动力再生产和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及有效配置的重要制度之一。(1分) 5.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是什么?

答:(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的、正确的结论;(1分)

(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不过是总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2分)

(3)总量平衡中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或者说属于市场行为,也就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2分) 6.简述“拉弗曲线”的政策涵义。

答:(1)说明高税率不一定会促进经济增长,取得高收入;(1分) (2)取得同样多的收入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税率;(1分)

(3)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结合,即表现在图中的A点,它是税制设计的理想目标模式,也就是最佳税率;(1分)另外,画出图形2分 7.简述政府预算的原则。

答:(1)公开性;(1分)(2)可靠性;(1分)(3)完整性;(1分)(4)统一性;(1分)(5)年度性。(1分) 五、1.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答:(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通过对收益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的目标。(3分)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1)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2)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4分)

(三)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工具:(1)税收;(2)转移支付;(3)购买性支出;(4)各种收入政策。(5分) 2. 论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答:(一)财政补贴对需求的影响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这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两种形式(明补和暗补)来说明。所谓“明补”,是对于政府给消费者因产品涨价所损失的购买力提供的现金补偿的一种俗称。特点:

(1)它是直接把补贴金发给消费者;

(2)它不是通过降低补贴品的价格,而是通过增加消费者的收入,让他们按原来的价格去购买更多的商品。(2分)

从图中可以看到,实行“明补”后,预算线(价格钱)的斜率不变,但收入上升了,所以使预算线向外平移了,由原来的KL外移到K/L/,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1在S点相切,S较之于原来的消费者均衡点Q是一个代表着更高满足水平的均衡点。与S点相对应,消费者对E的消费量从原来的OM上升到ON,对于Z的消费量从OF上升到OG;这说明,消费者在得到“明补”后对于两类商品的购买量都会上升。(3分)

“暗补”是无限制的实物补贴的一种俗称,它是消费者以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购买商品时所得到的补贴。(2分)

从图中可以看到,由于政府对E实行了补贴,亦就是降低了E的售价,居民用同样多的货币就可以买到更多的E,从而使KL线位移至KL/,这表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提高了。现在由于存在对E的“暗补”,预算线KL/与无差别线U1在R点相切,与R点相对应的消费量分别为对ON与OG,这表明在暗补的条件下,消费者对两类商品(补贴品与非补贴品)的消费量都增加了。(3分) (二)财政补贴对供给的影响

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这一作用是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品价格,从而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

习题三答案

一、AAACC BDADA 二、 AB,ACD,ABDE,ABDE,ABCD,ACDE,BC,DE 四、1.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是什么?

答:(1)政府干预的公正性并非必然;(1分) (2)政府某些干预行为的效率较低;(1分) (3)政府干预易引发政府规模的膨胀;(1分)

(4)政府干预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1分) (5)政府失灵还常源于政府决策的失误。(1分) 2.试分析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答:(1)从直接的生产和消费社会财富角度来看,这两类费用纯属社会财富的“虚耗”,因为,行政活动和国防活动是非生产性劳动,从而与生产性劳动相对立。就此而论,这两类支出越少越好。(1分)(2)从财富生产的社会条件看,国防保护了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安全,行政活动维持了生产与生活的秩序,因而,用于这两类活动的费用又不是在“虚耗”社会财富。(2分)(3)从社会经济的循环周转来看,生产是产品的创造,消费则是产品的实现,而且,若无消费,生产不仅是一种无内容的概念,而且也不能正常进行。行政活动和国防活动,正是全社会消费的一个构成部分。因此,当社会的消费需求不足以完全吸收掉同期的产出时,行政费和国防费的增加,有增加消费和支持生产的作用;而当社会的消费需求超过同期产出时(供给不足),增加行政费和国防费,则有通货膨胀的效果。(2分)

3.简述税收的替代效应。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0263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