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结论: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500元的利润
5.已知: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件,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
要求:利用相关成本分析法为企业做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依题意,编制相关成本分析表
相关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 方案 项目 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 相关成本合计 自制A零件 19000-7000=12000 2000 14000 外购A零件 8×2000=16000 — 16000 决策结论:应当安排自制A零件,这样可使企业节约2000元成本。 6.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B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已知采购量在5000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件;达到或超过5000件时,单价为7元/件。如果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件。
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做出自制或外购B部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依题意,当B不见得需要量在0~5000件的范围内,自制方案的固定成本为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件;外购方案的固定成本为0,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件。当B部件的需要量大于或等于5000件时,自制方案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均不变,但外购方案的单位变动成本改变为7元/件。
这就需要计算两个成本无差别点: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12000—0)/(8-5)=4000件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2=(12000—0)/(7-5)=6000件 设B部件的实际需求量为X,则决策结论如下: 当0≤X<4000件时,应该外购; 当40000
当X=4000或6000时,自制或外购均可以。
7.已知:某公司只生产甲产品,甲产品产量为500件时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11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管理及销售费用1800元。已知该公司计划实现30000元的目标利润。、
要求:
(1) 分别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和成本毛利率指标。
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20000+11000+12000+10000)÷500=106元/件 成本毛利率=【(30000+1800)/53000】×100%=60%
(2) 分别计算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成本贡献率指标。 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20000+11000+12000)÷500=86元/件 变动成本贡献率=【(30000+1800+10000)/43000】×100%=97.21%
(3) 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目标售价(最终结果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在完全成本法下:
16
按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的目标售价=106×(1+60%)=169.6元/件 在变动成本法下:
按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目标售价=86×(1+97.21%)=169.6元/件
8.已知:某企业拟定生产经营一种产品,预计的单位产品完全生产成本为70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60元/件,要求的销售毛利率为30%,生产阶段的贡献边际率为40%。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计算模式下的收益比率定价法为该产品进行定价。 完全成本法下的价格=70÷(1-30%)=100元/件 变动成本法下的价格=60÷(1-40%)=100元/件
9.已知:某产品按每件10元的价格出售时,可获得8000元贡献边际,贡献边际率为20%,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7000件。 要求: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并分别根据以下不相关条件利用利润无差别点法作出是否调价的决策。单位变动成本=10×(1-20%)=8元/件
(1) 将价格调低为9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9000件。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000÷(9-8)=8000件
因为最大生产能力7000件小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000件,所以不应调低价格。
(2) 将价格调高为12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3000件,相对剩余能力无法转移。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000/(12-8)=2000件
因为最大生产能力7000件和预计可实现销量3000件均大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2000件,所以应调高价格。
10. 某公司收到一份一次性的订单,要求订购其生产的一种产品K共2000件,出价为每件80元。该公司的生产能力尚有剩余,但是该产品装配起来比较复杂。与该产品有关的资料如下:
每件产品装配工时 4小时 每件需X零件 4个 每件需Y零件 4个
另需租用一台设备,租金为20 000元。 产品装配技术要求较高,目前装配工人的生产能力没有用足,但是该公司的政策是付全薪保留这批装配工人,因为预期目前开发中的新产品未来的需要量很高。装配工人的工资率为每小时5元。
其他产品的生产也需要使用X零件,零件X可随时采购,因而基本没有库存。Y零件有多余的库存10 000个,这些Y零件是根据某一次订单采购的,但这订单并未实现,公司正打算在跌价的情况下出售。有关X和Y零件的资料如下: X零件 Y零件 账面价值 4元 10元 重置成本 5元 11 可变现价值 3元 8元 间接制造费用按工时标准分配,其中,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每小时2元,固定制造费用预定分配率为每小时4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该公司作出是否接受这项订单的决策。 1. 该订单的相关单位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费用 X零件(5元*4个) Y零件(8元*4个) 直接人工费用 20 32 — 变动的制造费用(2元*4小时) 8
17
合计: 【X无库存故用重置成本,Y有库存故用可变现成本】 2.采用相关损益分析法
方案 项目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变动成本 专属成本 相关成本合计 相关损益 60*2 000=120 000 20 000 140 000 20 000 接受 2000*80=160 000 60 放弃 0 0 0 1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管理会计计算题练习(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