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改工作思考
审视我校现状,当前仍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专业设置尚未合理
一方面,部分专业老化迹象明显,如农村电气技术专业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由于如今电子电器厂家三包服务越来越完善,学生毕业后出路较窄,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我校所在区域拥有较好的交通便利资源,但学校目前由于专业受限,未能充分利用好这一当地资源优势。
2、课程建设尚未令人满意
校本课程的开发一直是我校比较薄弱的环节,部分课程未能根据区域用人需求和学生的文化知识底子、理解接受能力作出有的放矢的修改,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次,未能与有关企业密切沟通、高效协作和共同开发出针对性强的实用课程和培养学生形成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教脱节。此外,宥于经费不多,尽管开设的课程不少,但并未真正形成号召力强的精品课程和拳头产品,社会对我校的接受度不大,因此,历年招生均是踉踉跄跄走过来。
3、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尚不够
目前,我校在编教师多,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进一步“深耕细作”众多专业课程的要求。学校已竭力动员部分文化课教师进行转型,但由于转型时间仓促,而专业教师功课也多,工作繁忙,尚未形成令人满意的“传帮带”局面。此外,我校“双师型”教师比较少,部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时间不长,疑难问题解决能力尚有待提高,也进一步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4、资源建设状态欠佳
教学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大,实习实训基地严重不足,部分课程根本无法大规模地组织学生进行实操实训,阻碍了书本知识向实际技能的有效转变,也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目前,由于实操条件不足,我校学生“双证率”不高,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后,社会就业竞争力不强。
综合考虑,拟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逐渐淘汰老化、落后专业,拟申请开设高铁乘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食品深加工专业、休闲旅游专业。。
2、进一步改善课程建设环节,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和深度,加强与当地企业的探讨合作,争取在2020年左右形成一至两个凸显区域优势的精品课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增加师资建设投入,除增加非实名专业教师的招聘人数外,通过校、市、区等各级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养更多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4、向上级争取更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建设配比合理的实习实训基地,满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办学方向的需求。
—14—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2024年度职校诊改工作报告(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