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和生理学相结合的学科教案,配合左明雪编写的<人体解剖生理学>使用.
假单极神经元。 2)功能: 感觉神经元(传入)。
运动神经元(传出)。 中间神经元(联合)。
突触:
1、概念: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结构功能上的联系点。
2、结构:
①突触前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
②突触间隙:
③突触后部:突触后膜有特异性蛋白受体。 2、神经纤维
1)概念:神经元长突起和包在它外表的鞘膜状结构合称神经纤维。 2)结构分类:有髓神经纤维(有鞘、有膜)。 无髓神经纤维(有膜无鞘)。 3、神经末稍:
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是神经与组织器官发生联系的结构。分为:感觉神经末稍、运动神经末稍。 1)感觉神经末稍
是感觉神经元树突的末端装置,与附属结构构成感受器,分为:游离神经末稍和有被囊神经未稍(环层小体、触觉小体、肌梭、腱梭)。 2)运动神经末稍
泛指运动神经元轴突的末端,终止于肌肉和腺体,形成效应器。 (1)躯体性运动神经末稍(运动终板),是指躯体性运动神经元轴突未稍与骨骼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联系点,包括终板前膜,终板间隙和终板后膜三部分。
① 终板前膜:末稍的神经细胞膜,递质小泡有乙酰胆碱递质。 ②终板后膜:对应的肌细胞膜,有凹槽和小皱褶,膜上有特异性受体。 ③终板间隙:有胆碱脂酶。
(2)内脏运动神经末稍,植物性神经分布在心肌、平滑肌、腺上皮的神经末稍。 思考题:
1.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特点。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