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君散文500字
关于陈君是不好写的,一是怕跑偏了变了模样,二来由于工作原因迟迟没有动笔。今天赶巧与她见面,才有了后话。
按理说她还是我工作上的领导,虽不是直管,但她总归是省城里的。在省城的文化部门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尤其是在红色景区旅游方面。陈君酷爱着她曾经工作过的这片热土,这里有她的信念有她的承诺有她的梦想。出于工作原因,有幸与她结识。第一印象感觉落落大方,言谈得体。接触后发现这人不做作,对待朋友和善,是良师益友型的'。特别是在对待工作方面,一丝不苟,尽善尽美,这样的形容词都算是客气的了。于是也开始常常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得出的答案却是,都要成为她那类型的,共产主义指日可待了。毕竟人与人的沟通是从差异化开始建立的,有差异才会接触;有差异才会约束自己;有差异才会学着信任对方。她在一堆人中不算是最打眼的,可话题一旦让她参与进来,整个气氛立马活跃起来,时髦中不乏内敛,活泼中不乏恬静,想抽出空跟别人搭讪两句都生怕遗漏了什么精彩。当然她也不是一点毛病都没有,这人就是生怕麻烦别人,但自己又体贴入微的对待别人,所以总感觉亏欠了她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像我们这种糊涂的人就糊涂的活吧,下辈子老天爷不给我这样的机会了,也指不定。
陈君总跟我们说有机会大家聚聚,可她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她哪里能够抽出时间哟。希望她不要太劳苦,注意休息。
君陈文言文翻译
【原文】
周公既,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
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V。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凡人未见圣,若不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尔其戒哉!尔惟风,下民惟草。图厥政,莫或不艰,有废有兴,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则绎。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龋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谋斯猷,惟我后之德。’呜呼!臣人咸若时,惟良显哉!”
王曰:“君陈,尔惟弘周公丕训,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宽而有制,从容以和。殷民在辟,予曰辟,尔惟勿辟;予曰宥,尔惟勿宥,惟厥中。有弗若于汝政,弗化于汝训,辟以止辟,乃辟。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简厥修,亦简其或不修。进厥良,以率其或不良。惟民生厚,因物有迁。违上所命,从厥攸好。尔克敬典在德,时乃罔不变。允升于大猷,惟予一人膺受多福,其尔之休,终有辞于永世。”
【译文】
成王这样说:“君陈!你有孝顺恭敬的美德。因为你孝顺父母,又友爱兄弟,就能够移来从政了。我命令你治理东郊成周,你要敬慎呀!从前周公做万民的师保,人民怀念他的美德。你前往,要慎重对待你的职务呀!遵循周公的常道,勉力宣扬周公的教导,人民就会安定。
“我听说:至治之世的.馨香,感动神明;黍稷的香气,不是远闻的香气,明德才是远闻的香气。你要履行这一周公的教训,日日孜孜不倦,不要安逸享乐!凡人未见到圣道,好象不能见到一样;已经见到圣道,又不能遵行圣人的教导。你要戒惧呀!你是风,百姓是草,草随风而动啊!谋划殷民的政事,不要认为不难;有废除,有兴办,要反复同众人商讨,大家议论相同,才能施行。你有好谋好言,就要进入宫内告诉你的君主,你于是在外面顺从君主,并且说:‘这样的好谋,这样的好言,是我们君主的美德。’啊!臣下都象这样,就良好啊!”
成王说:“君陈!你当宏扬周公的大训!不要倚势造作威恶,不要倚法侵害人民。要宽大而有法制,从容而又和谐。殷民有陷入刑法的,我说处罚,你不要处罚;我说赦免,你也不要赦免;要考虑刑法的适中。有人不顺从你的政事,不接受你的教训,处罚他如果可以制止别人犯法,才处罚。惯于做奸宄犯法的事,破坏常法,败坏风俗,这三项中的小罪,也不宽宥。你不要忿恨愚钝无知的人,不要向一人求全责备;人君一定要有所忍耐,事才能有成;有所宽容,德才算是大。鉴别善良的,也鉴别有不善良的;进用那些贤良的人,来勉励那些有所不良的人。
“民性敦厚,又依外物而有改移;往往违背上级的教命,顺从上级的喜好。你能够敬重常法和省察自己的德行,这些人就不会不变。真的升到非常顺从的境地,我将享受大福,你的美名,终将有人永远赞扬。”
陈尚君:埋首“打捞”唐宋湮灭历史
中国人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由于过去的《旧五代史》并不完全,大量史料散逸民间,还有一些处于“地下”未被发掘,因此“镜面”始终是模糊不清的。然而,记者近日获悉,一直残缺遗漏的五代史经过重辑首次露出全貌。而这项篇幅浩帙达300万字的皇皇巨著竟然出自一人之手,这位以一己之力,完成浩繁的“擦镜”工作的就是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 ——引子
20年埋首故纸堆
这是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的《旧五代史》在明朝亡佚后数百年来首次完整重辑,为此后的五代史研究提供了最原始完备的五代文献。陈尚君长期致力于唐代文献的搜辑整理、考订补正,在20年的时间里,他整理出近1000万字的古籍。在300万字的重辑《旧五代史》之前,陈尚君已整理出120万字的《全唐诗补编》、500余万字的《全唐文》,而他的《全唐文补编》也于近日由中华书局隆重推出。“陈尚君教授所做的工作,就是给历史研究者‘打捞’出了唐、宋之间湮没、缺失的历史。”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学者葛兆光说。
窗台上也码满了书
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家,而唯一的不同在于家里随处可见的书和资料。陈尚君的家,几乎是用书堆出来的。儿子的房间被占领了,妻子的梳妆台被占领了,窗台上都码放得满满当当,书房里自是不用说,据说不经过整理连脚都踩不进去,而陈尚君居然能在其中非常自如地取用他的“工具”。而这些还不是全部,据说在“外面”,他还有一间专门用来堆书的工作室。
到陈尚君家的那天下午,复旦大学出版社刚刚送来《旧五代史新辑会证》的样书,这是该书正式出版前的最后一“校”。“我已经发现了一个错字”,记者随即看去,在发现错字的那一页,俨然夹了一张黄色的便条纸。即使第二天就要开研讨会,前一天的晚上,陈尚君还在一字一句地仔细校看那些他已经看了许多遍的书稿。像这样夹着便笺纸的书本,在他的房间里还有很多很多。
五代史编修先天不足
五代史在中国史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界已有公论,五代是唐朝士族社会向宋朝市民社会发生巨变的关键时刻。纵观中国历史,从汉代到唐代,中国社会是以世家大族为主导的士族社会,但从宋代以后,原有的世家大族不复存在,市民社会发展,庶族通过科举进入权力核心,理学家则致力于新的社会伦理道德的重建。中国从中世向近世的社会转变,是在五代的百年乱世间实现巨变的。
但是五代史的编修与研究一直先天不足。《旧五代史》由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下诏编修,全书一百五十卷,是记录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这部史书在明代时亡佚,后由清朝学者邵晋涵在修《四库全书》时重辑。
陈尚君表示,《旧五代史》成为二十四史中唯一的辑佚书,也是最后一部列入正史的著作。但是,邵晋涵的辑本存在严重不足:一是缺漏很多,北宋重要史书《册府元龟》远未充分利用;二是为回避文字狱,对原书中涉及民族敌忾的文字,作了大量的讳避改动;三是校勘不精,细节出入很多。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中国史学界就有重新辑校《旧五代史》的呼声。著名史学家陈垣在1930年就提出用《册府元龟》校《旧五代史》的计划,但没有完成。对此书的通校重录一直未实现,原因是文献甄别过于复杂艰难。
重辑《旧五代史》
陈尚君介绍说,重新辑校的《旧五代史》严格遵循传统,以现代学术理念系统清理五代文献。一是对《旧五代史》原文,利用现存典籍善本作全面校勘,补充逸文,新增传记六十多篇,增补和改订原书文字达八千多处;二是采用裴注《三国志》的体例,将现能寻得的五代实录全部辑出,这样不仅顺利解决了《册府元龟》所引五代文献的鉴别困难,也为学界提供了最原始完备的五代文献;三是对清辑本引录文献和校语考证,全部复核原书,确定正误,同时全面比读相关文献,增写了大量新的考订文字;此外,经周密考证后重新编次,尽可能接近原书面貌。
“在重辑《旧五代史》的工作开始后,才发现这项工作的艰苦与繁杂,原以为两三年时间即能完成,但是一直持续了11年才大功告成。”陈尚君回忆说,“重辑《旧五代史》的细节没有出入是不可能的,我在前人的基础上,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史料。”
为中国唐代文学研究带来光荣
《全唐文补编》是陈尚君在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外编》之后着手进行的另一个巨大的学术研究工程。陈尚君从1986年开始着手《全唐文补编》的工作,至1991年初步完成,检录出唐人遗文6200多篇,相当于前人所得唐文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其中有大量珍贵而稀见的文献。仅此两项工作的成就足以使陈尚君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学术史上。唐研究学者、曾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的傅璇琮先生在为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所作的序中评述道:“他一方面对前人已做的唐诗汇录辑佚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另一方面对唐人著述总目和今存唐宋典籍,作全面的调查。他所查阅的书,其面之广确实是惊人的,不止是唐人著述,凡宋元以来的总集、金石、方志、谱牒、说部,以及敦煌文献、佛道二藏、域外汉籍,都巨细无遗地加以搜辑,据他自己估计,先后检书超过5000种,仅方志就有2000多种。这种竭泽而渔式的网罗,其收获即为辑得逸诗4600多首(其中新见作者8 00多人),相当于前此各家所得总和之两倍多,可以说是清代中期以后唐诗辑佚的最大成果。”
当初,朱东润先生对青年陈尚君寄予厚望,认为陈尚君将给复旦带来光荣。而傅璇琮先生在陈尚君的《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序言中则更相信,“以尚君同志十余年来在唐代文学基础研究也就是文献资料考证上所作出的业绩与贡献,他必将为中国的唐代文学研究带来光荣”。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陈君散文(合集11篇)(陈君文最新消息)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