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4:我读第一节。(学生朗读)
师:真好,很有感情。有两位同学为我们带头了,有没有人能为我们读完这首诗呢?
生5读。
师:她读得好么?
生纷纷:好。
师:哪儿读得好?
生6:第三节。
生7:矮矮的坟墓读得好,读出了哀伤。
师:哦。这节要读出哀伤来。(板书:坟墓)(这个地方缺少变通了,我应该问问她为什么读得好?读的时候都想到了什么?)
……(忘了还有些什么对话了)
师:谁再试读?
生8读。
师:读得真好,大家说说他哪些地方读的好?
生:“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一组词读得很轻。能体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特点。
开始学鲁迅的小说《社戏》,交流课文的段落层次,有很多种说法,这么长的文章,学生能把握住大概。我让学生继续读课文,在读完课文后圈画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关键句。归结下来有三句话:
1.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2.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是在到赵庄去看社戏。
3.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的好豆,——也再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不动笔墨不读书”。初一的学生还真没这个习惯。预习,就是摘抄些词语,就是抄写也是应付着把书下注解中的词语,混沌着抄抄而已。我说,就是简单的抄写也是需要智慧的,不然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不得其获。读书也是读读而已,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别提自觉圈画了。圈画、批注应该是学语文的重要方法和习惯。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显得尤其重要。
顺着这三句话来说课文,第一二句的理解并不费难。让学生读——“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的好豆,——也再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说,大家猜想,丁老师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的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看着我的脸,满是欣喜与兴奋。
王盈盈:为什么说“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任江南:标题是“社戏”,为什么把好豆放在前面?
于倩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陈? 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小伙伴怎样的感情?
葛? 正:为什么写社戏,却把好豆放进去?
刘? 扬:为什么要加破折号?
管智楠:为什么那夜的好豆好戏令“我”怀念至今?
丁? 一:“我”真的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真的再没看到那夜似的好戏吗?
葛文超:这句话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联?
下一节,我想一定会收获一个新的精彩。
《雷雨》教学片段
《雷雨》教学片段师:大家借助拼音已自学了课文,能把课文读下来吗?
生:能。
师:现在大家拿好书,试着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读的。
生:(齐读课文)电闪雷鸣乌云翻,狂风猛刮树枝断,鸡鸭猫狗猪牛跑,雨点连串像条线。
师:在自学中你认识了那些字?比一比,谁认的多?
生:我认识了“云”“风”“雷”字。
生:我认识了“枝”“雨”“牛”。
生:我认识了“鸟”……
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能认这些字,都不用老师教了。这么多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有什么好办法快告诉老师。
生:我记“鸟”时想,“鸟”和“乌”差不多,“鸟”字有一点,“鸟”字没有一点。
师:你想的真好,鸟是动物(指鸟字中的一点)这一点多像鸟的眼睛啊,乌是黑色的意思,所以没有那一点。(面对发言的同学)你真伟大,能有新发现。大家给点掌声吧!这样记很好,你们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我记住“树”啦,树是木字加对字。
生:我知道树与木有关,所以,树有木字旁。
生:老师,我看出“树”字还是“权”字加“寸”字。
师:你的眼力很好,老师都没想到,你还认识“权”字呢。(师板书木、又、寸、对、权)记住一个字,复习了这么多字,还帮大家认识了一个新字“权”,你真聪明。大家齐读这几个字吧。
生:(齐读)
师:大家共同合作,学的可真多。下面还有谁找出难记字的记忆方法说一说,这也是为大家做贡献啊。
生:我看出鸡鸭两个字都是家里的动物,都有鸟字旁,只是左边不一样。
生:老师,他说的不对,鸡鸭不是家里的动物,它们是家禽,家禽与鸟有相同的'地方,所以有鸟字旁。
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的?还能说出家禽一词。
生:我是从《儿童画册》里看到的。
师:爱看书就是懂得知识多。
生:老师,我也看到了“猫”“狗”“猪”都是动物,所以都有“?”字旁。“猫”字右边是“苗”字,因为小猫叫声是“喵喵”叫,所以右边是“苗”。
师:那大家学着小猫的样子叫几声吧!
生:(笑)喵――喵――
……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以上教学片断,鲜明的体现了这一教学思想。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励下,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积极思考,动脑探究,寻找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支柱。通过合作交流,促进了思维的扩展。学汉字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了,汉字也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个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品尝了创造、体会了成功的喜悦。达到了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激活思维、陶冶性情的理想境界。
教学教案片段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第85页,练习题17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学校组织秋游,有165个同学参加,大车可以坐45人,小车可以坐30人,每种车各用几辆比较合适?你能说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吗?小组讨论。(问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二)、想、议、算,交流汇报,师: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坐车?解法一:可以坐1辆大车45人,剩下120人,全部坐小车,一共需要4辆小车。列成算式是:30×4=120(人);120+45 =165(人)。正好是全部有坐位。解法二:可以坐3辆大车,45×3=135(人),剩下30人,就正好坐1辆小车,算式是:135+30=165(人)。师:你们两个能够经济合理的利用座位,很有商业头脑。你们将来一定能够在商业领域中大展宏图!还有其它的方法吗?解法三:可以坐的宽松一点,我还有不同的方法:都坐大车,165人需要4辆大车。算式是:45×4=180(人)。还剩下15个坐位,可以让老师坐也可以让同学放行李。师:你也积极动脑了。而且还是一个友爱同学,尊敬师长的好孩子,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呀!(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被激发,创造性的思维火花盛开了。)解法四:可以都坐小车,165人要6辆小车,算式是:30×6=180(人)。解法五:坐2辆大车,45×2=90(人),剩下75人,坐3辆小车有90个坐位,还剩15个坐位。……(每种方法都有赞同者,学生各抒己见,课堂上热火朝天,讨论的气氛热烈。此时老师继续加深,逐步引导学生探求解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探索数学的实用价值。)(三)、变、阔、探,拓展延伸。师:这些办法都很好!同学包车去秋游,包一辆大车是350元,一辆小车是250元,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经济合理呢?(学生的兴趣又一次被激发,上升为高潮)解法一:用1辆大车和4辆小车,一共要用350+4×250=1350(元)。解法二:用了3辆大车和1辆小车,一共用了350×3+250=1300(元)。解法三:要用4辆大车。就是4×350=1400(元)。解法四:用6辆小车,就是6×250=1500(元)。 解法五:用2辆大车和3辆小车,就是2×350+3×250=1450(元)。师:我们班如果去,你准备怎样安排?全校呢?(四)、观察总结,知识内化师:假如你是我们学校的领队,你会选择哪一种坐法呢?(我会选择第2种!因为它最便宜!只用了1300元,而且没有浪费座位。其余的几种都要比较贵)。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生活中,我们能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环境,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学会合理花钱,因为我们所花的钱都来之不易。……二、分析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创设能激发学生表现欲望的情境。不但能满足学生爱表现的.心理,同时也让学生在争辩的过程中,激发探索精神,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在上面的案例中,题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情境,请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贴近自己生活,看得出他们很有自信,这也是老师很高兴看到的,学生都想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有了参与的兴趣,还挺起劲的。当教师发愁不知咋办时,这正是好好表现的机会,学生个个都不愿意错过这大好时机。这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灵感得以迸发,更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活泼的主动的发展,真正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2、体验成功,促进学生参与的全面性。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强调“失败是成功之母”,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制造障碍,才能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实践证明,学习上的成功,更能够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满足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新的内驱力,给学习新的知识带来兴趣和动力。而这种动力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地攀登新的高峰。因此,我们强调“成功是成功之母”,在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因材施教,同时善于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而达到全面参与学习的目的。1、什么是片段教学。
在赛后,我总感觉,我们有部分老师还是没有很好的理解什么是片段教学。所谓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展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它不是一整堂课的浓缩,也不是一个教学片段。本次竞赛,我们有很多设计就是一整堂课的设计。事实上,在没有走上竞赛讲台之前,就已经稍逊一筹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片段教学范文(精选18篇)(片段教学讲课稿)(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