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教学范文(精选18篇)(片段教学讲课稿)(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片段教学和教学片段。

片段教学不同于教学片段。

片段教学是根据指定的“片段”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都是独立的。

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节选与专题两种类型。节选类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专题类是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让老师施教。

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实境型片段教学为教者提供真正的课堂,教者可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虚境型片段教学只能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进行模拟教学。我们这次的竞赛就是采用虚境型的,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为时空所限,操作方便,因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将其虚拟为有学生参与的形式。本次竞赛,我们有些老师就没有注意,把课上成说课或是整堂自言自语课,而没有半点虚设环节。

教学片段只是课后从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截取某一部分记录罢了,或是一个师生对话环节,或是视频短片,或是音频播放等。

3、片段教学的技法

片段教学不同于整堂教学,固然就有它不同的技法,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很好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①凸显崭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片段教学竞赛,教学目标设计上要体现三维,教学方法上要采用讨论探究式,突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用新理念来指导片段教学,就有了片段教学的学术价值,也能在竞赛中获得评委的首肯。

②重视片段教学的设计。片段教学的时间就是10分钟,怎样在这短时间内出彩,首先就是设计,特别应注重教法和步骤,教法可以体现你的教学理念,是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步骤则是教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安排好步骤可以使教学过程合理流动,有条不紊,富有层次感。还应重视导语设计,问答设计,活动设计和板书设计等等。

③善于虚拟教学情景。我们这次竞赛采用的就是虚境型片段教学。没有学生,教者必须虚拟教学情景。如让某生进行朗读,停顿片刻后,通过评价该生朗读的长处与不足来完成虚拟的朗读情景。如提出一个问题让某生回答,停顿片刻后,通过评析该生的回答来完成虚拟的答题情景。如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稍作巡视,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评论来完成虚拟的讨论情景。还可以虚拟争论,虚拟质疑,虚拟辩论,虚拟活动等情景,使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给人置身其境的感觉。忌用提示语加以说明,如这里花时多少,省去。如这是学生完成环节,略去等等

④努力展示自身素质。如同说课和课堂教学一样,片段教学也能展示教者的基本素质。你可以用板书来表现书法的功力,你可以用范读来表现朗读水平,你可以用广征博引来显示自己的知识面,你还可以用自然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洋溢的激情,去获取评委的好感,进而感染评委,引起评委的共鸣,最终获得评委的好评。

万事开头难,我们这次片段教学竞赛虽然精彩程度还不是想象中的好。但我相信,以后开展同样的活动,老师们一定能够精彩不断了。其实这次活动的开展,也让我这个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有了很多的启示,最重要的就是要创新方式,激发老师们的创新意识,从而获得新的长进和新的收获。

篇8:片段教学反思

《朝天子 咏喇叭》这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反思自己在短短15分钟教学,有成功,也有不足。

(一)满意的地方

1、精心的构思,充分的备课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课堂语言的衔接上,精练而流畅。如本课中的由狐假虎威故事的导入到课文标题的出示,以及各环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教材的处理,教学法的运用以及创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时间,哪怕有一点收获,也是值得庆贺的。

3、从教学流程看,整堂课按照感知、理解、赏析、拓展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先由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喇叭”的特点,再理解散曲的内容和主题:为什么“官听了官愁,民听了民怕”?让学生领悟到这是对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的宦官的强烈讽刺;然后通过把握作品的朗读感情边读边赏析;最后进行拓展:你身边有这样的狐假虎威的人吗?我们应怎样对待他们?既扣住教材,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从教案设计看,注重知识与德育相结合,符合语文学科特点。除了注意从三个维度尤其是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还注意扣住学科特点――语文性,所以确定本文重点是:①引导学生掌握散曲的内容和主题;②培养学生朗读和鉴赏能力。③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避免了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5、从15分钟片段教学看,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总之,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讲练结合,教学效果较好。

(二)不足的地方

1、教学过程中,学生迸出的意外火花没能充分捕捉、把握,所以课堂应变能力还有待再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提高。

2、本人心理素质不够好,影响了正常的临场发挥。比如在15分钟片段教学中,由于心理紧张,出现了以下几个漏洞:①15分钟的片段,刚上课时忘记看开始的时间,以至上课过程没把准时间。教学重点理解赏析部分过快,后面剩了时间。②在点评答问时,没有做到灵活多样③补充讲授的散曲的写作手法应放到拓展之前,显得条理更分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虚心学习,克服心理障碍,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争取在在教学中有质的飞跃。

篇9:片段教学反思

刚教完了《开国大典》一课,忽然对5、6、7自然段的教学设计有了新的想法,起初我是设计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30万人会一齐欢呼起来,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想深挖其根源,让学生对开国大典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估计同学们的回答只能停留在表面,比如他们会回答,是因为这些人太高兴了,太激动了。

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煽情的演说词:是啊,他们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高兴呢?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们终于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而在此之前,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人们长期处于残酷的战争之中,在战争中有多少母亲丧失了孩子,有多少孩子无缘见爹娘,多少人在战场上被炸掉了胳膊,又有多少人被战友的鲜血掩埋,可恶的战争啊,人们多么希望结束这罪恶的梦,人们多么希望一家人能围坐在桌子边吃上一顿消消停停的晚餐,在温暖的被窝里做一个完整而甜蜜的梦啊。而这最简单的愿望都因为战争的存在而成为了幻想。可现在,中国解放了,中国成立了,中国站起来了,再也没有人敢来欺负我们来了,我们华夏儿女终于摆脱了战争,摆脱了噩梦,走向新生了,大家说,我们应不应该激动――?应不应该高兴――?应不应该欢呼――?让我们在激动地齐读一下第七自然段。

我想加上我富有激情的演说,同学们一定能身临其境,对开国大典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人们的表现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可后来我想,我这样做是不是只关注了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呢?我想,如果我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可能更好。可以这样设计:

1你们知道1949年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2在战争中会发生什么呢?

3而解放了,建国了,人们的生活又会怎样呢?

然后再简单小结,是不是既照顾到了工具性,而有不失人文性呢!

篇10:《离骚》教学片段

《离骚》教学片段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较急促。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片段教学范文(精选18篇)(片段教学讲课稿)(3)在线全文阅读。

片段教学范文(精选18篇)(片段教学讲课稿)(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8189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