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组织干部职工献爱心。“5·12”汶川地震给绵竹、什邡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13日上午,面对兄弟市县人民群众遭受灾害,生活发生困难,发动系统干部职工向绵竹、什邡重灾区献爱心。15日,富康、农友农资和利宝再生资源公司分别为绵竹、什邡重灾区捐赠价值20000元、15000元的食品、饮用水等急救之物;凤翔竹草编制品有限公司积极组织员工加班加点生产价值10000余元的优质草帽1500顶、优质竹扇1000把,捐赠给受灾群众;集凤集体商业总店发动职工捐款3010元,县联社机关干部捐款1220元,党委所属党支部的40名党员交纳一次性特殊党费3570元,用于支援灾区抗震救灾,表达了XX供销人对受灾群众的深情慰问。
2、抓恢复重建,发展“新网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部署,县联社组织系统制定了恢复重建规划。规划的总体思路以深化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大力发展“新网工程”,扩展系统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构建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网络,改造基层社和农村集体商业现有生活资料经营网点,提高服务功能为目标,实施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一是加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建设。我社获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灾后重建项目有:县联社办公大楼室外楼梯顶部和大楼墙体维修加固工程和集风、冯店、广福三个“农产品市场”维修加固工程项目。政府投入资金7.194629万元,于2008年12月底完成了县联社办公大楼室外楼梯顶部和大楼墙体维修加固工程任务;2011年3月完成集风、冯店、广福三个“农产品市场”维修加固工程任务,经审计及结算并投入了使用。二是抓好自主维修重建受损房屋营业设施任务。全系统基层社、社区综合服务社和农村集体商业总店房屋营业设施多为中轻度下受损,点多面广,维修任务重,投资压力大。为了克服资金困难,发动企业自筹、以承租人投资抵租等方式筹集资金230万元,于震后当年底完成中轻度受损房屋营业设施维修加固,恢复系统营业房屋设施1800处(间),恢复农村(农资服务体系为主)经营网点285个,近快地恢复了农资服务体系基础。
(四)发展“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通过实施“一加快、两突破”发展目标,特别是通过深化供销社体制机制改革,处置改制、破产企业遗留问题,积极消除了困扰企业改革发展的障碍和阻力,为发展奠定了稳定基础。从2007年来,围绕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精神,坚持“以农为本”、扎根农村、为“三农”服务,在服务中谋求发展的理念思路,通过“开门开放”办社,推行社有资源与社会资源融合,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了供销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大力发展“新网工程”,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永太、冯店供销社和富康农资公司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业务为主,通过连锁经营机制,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服务体系。结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改造扩建了4个县级农资流通服务配送中心和2个重要乡镇配送中心站,形成全县南中北三大片区配送服务中心;巩固发展建村级农资连锁放心店达250个,其中“庄稼医院”达180个。
2、积极发展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以省市新农村仓山示范片建设为契机,发动基层社积极主动参与建设,推进基层供销社服务体系发展。2010年以来,以永太、冯店供销社、富康农资公司为主,先后在仓山片区的偏偏店村和永太片区的观音村、柏木村、清福村、黄鹿镇五龙村、铜音村、虹桥村、沙河村和青市乡的青峰村建立发展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9个,恢复性发展了供销社农村服务阵地。3、积极资源优势引领主办专业合作社。2010年,集凤供销社发挥其原中药材加工厂的加工设备、仓储设施和中药材加工技术、品牌经营优势和当地产业优势,发起120余户农户、生产面积500余亩,组建了系统第一家直属农民专业合作社--XX县“苦中康”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组织生产、加工、经营一条龙规模化发展。今年初,以永太供销社主领办组建起“XX县星科植保专业合作社”。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个人工作总结县政府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目标(5)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