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孩子读后感(共17篇)(来吧孩子百科)(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05-05 本文由风止于林间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像她一样让孩子亲近自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自然是启迪孩子的宝藏,是滋养孩子智慧种子发芽的沃土。智慧的重要远远超过课本知识。拥有智慧的孩子,课本知识的学习会变得非常容易。就拿孩子幼时的玩水、玩土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的,水和土是孩子们母体里带来的天然喜爱,它们变幻莫测的状态,给了孩子无穷的想象,可以让孩子肆意地创造。

像她一样赞许孩子。这个赞许,确切地说是激励孩子,我们大人听到赞扬的话还会心花怒放,何况孩子呢?孩子都需要鼓励,有效的赞许需要家长精心寻找孩子的成绩。当大人赞许的准确,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向好的方面努力发展,还可以带给孩子快乐。这样的激励能发掘出孩子身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智能潜力,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和收获了更加广泛的知识。

孩子来到我们身边不容易,珍惜彼此的缘分,用心学习,像她一样做个推动孩子成长的妈妈,做个用自己的优秀带动孩子优秀的妈妈。

篇6:来吧孩子读后感

我在儿童网站上看过有的家长说池莉(来吧,孩子)这本书很有教育意义。我迫不及待的在网上搜集,对于孩子该怎样教育我们都想上这一课,当我仔细的把“来吧,孩子”读完,我真切的感受到父母的教育是从孩子还没来到世上就应该做好准备的。而我忽略了两年的时间,把孩子的教育错过了。池莉说“他对育儿有三条原则。”第一条:让孩子尽情玩耍和相处。第二条:跟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他在最喜欢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大自然。第三条:一个古老的方法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当我读完这三条,我知道我们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工作太忙。我也想领着孩子出去玩,让他接受大自然,感受一下这个世界。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农村,有时候休假就得回家看望老人,我也想领着孩子出去见识见识,多拍一些照片给孩子留下纪念。孩子不断成长,我们没有抓住机会把他一段段的成长经历留下将来很遗憾。从这一刻开始,我要不断地让孩子接受大自然,穿暖花开的季节正是出去享受大自然的好季节,要让孩子感受外面的世界。

阅读,儿子也喜欢,只是他喜欢我给他读,我很想让他自己用手指着我和他一起读,不过儿子只用手读一个故事就不指了,让我读他听着,我不知道这样他能认识上面的字吗?不过,我知道,每次给他买的故事书,。每晚给他读,他都背下来了。可我希望他不但能背下来还能读那就更孩了。在幼儿园里老师都让用小手指着读,我也发现很神奇,幼儿园里的书孩子都能读下来。我知道还是指着读最有效。我们休假少,平常孩子休假都是老人看着,老人看就让他玩,孩子又不愿意和老人一起读.我没有让孩子养成用手指读的习惯,从这一刻开始,我要纠正我的错误。池莉说:“书籍为主的家,成为我和孩子最适宜的小窝。这个小窝是我们的江山,书籍是我们的伴侣和玩具,在这里我们其乐融融!

篇7:《来吧,孩子》读后感

寒假里,好友玲推荐给我一本书——《来吧,孩子》,著名作家池莉用真情铸就的精彩文字,而更让她骄傲的,应该不是这本书有多么让人喜欢,而是她的女儿,她的独立自强、优秀漂亮的女儿。是的,对于所有的母亲来说,她此生最得意的必定是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部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作,之所以说它经典,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很多让我反复咀嚼仍意犹未尽并深有同感的文字,我相信这些文字对于很多正在“长大”的父母来说,更是如同一盏启明灯,照亮着他们前行的道路——这会让多少父母少走多少弯路,收获多少惊喜啊!

这本书从作者孕期开始写起,直至孩子十九岁考试英国一所自己满意的大学,期间有过快乐,有过劳累,有过迷茫,有过无助,有过抉择……这就是一本生活的书,读罢,我又翻阅再三,思量再三,才有勇气把自己点滴的感悟付诸于指尖……

池莉老师虽为作家,但是做母亲,她也是第一次。第一次做母亲,有多少的欣喜和茫然无助,我深深地理解。欣喜是美的感受,这点可以和任何一个人分享,可是育子过程中的茫然无助呢?她唯有救助于书籍。从怀孕时看到的第一本育婴书,她就如获至宝,直到以后每一次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她的老师都是“书籍”!所以,她养育孩子,没有“随大溜”,把孩子送进培优班辅导班,而是让大自然成为孩子的广阔课堂。所以她说“一个孩子对大自然的印象和情感是智慧种子发芽的沃土。”所以她说“有一种学习在生活中,它难以言喻却丰富多彩宏大无边”。所以她的孩子吸取了大自然的灵气伴随着快乐成长。睿智的母亲成就幸福的孩子,而这一切的根源皆来源于书籍。

读书,读书,还是读书。我想到了自己,幸亏自己及早地明白了这一点,能够在文字中寻找自己的教子之路。父母在读书中学到的育子知识正是别人用经验和事实论证过的,多么可信可靠!而我们的孩子在这种先进的或者说是开明的教育中,又将会让孩子的心灵多么自由自在!这不比人云亦云受别人或社会影响的教育更有利于自己孩子的发展吗?继而延伸下去,给孩子一个坐拥书城的家庭环境和充满书香的家庭空气不是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为人父母者,甚至是每一个人,在平常的生活中最离不了的就是读书!

做父母的责任。池莉老师身为一名作家,平时的生活必定是忙碌的。但是只要是孩子需要她,她都会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站在孩子身边。为此,她能为了照顾她放弃自己最热爱的写作,(当然只是暂时的)她也能放弃出访俄罗斯的机会,这样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出现,每一次她都选择孩子。于她来说,孩子就是她最美的一个新世界。

想想我们现在的父母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为什么我们会看到爷爷奶奶担负起照顾孩子的重任?为什么电视或电脑会成为孩子最好的陪伴?……“现在太多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只愿意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就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父母的勤恳和努力,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并给予孩子前进的`力量。

孩子,在父母面前,属于弱势,他们更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父母的尽责!

一本书,留给我的思考是深远的,我会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不断反思自己,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只为让孩子能够快乐健康成长!

篇8:《来吧,孩子》读后感

“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 这是当代著名作家池莉的纪实性作品《来吧孩子》留在扉页的签语。

池莉认为,人生根本就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人生更没有什么整齐划一的起跑线,一切都是过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认真地经历、感受和体会。为此,池莉创建了自己的育儿“三项基本原则”:第一条“让女儿尽情与小朋友相处和玩耍”。因为一个人最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就是与人相处。快乐来自于人群的活动与竞争,她需要从伙伴那里争取快乐,也需要与伙伴分享快乐;第二条“跟从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她在最喜欢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因为一个孩子对大自然的印象和情感是智慧种子发芽的沃土,智慧的重要远远超过课本知识。拥有智慧的孩子,课本知识的学习会变得非常容易;第三条“一个古老的做法: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三条做法,都是来自于孩子天然的兴趣,都是首先都会让孩子感觉得到快乐。正是因为把女儿的快乐放在了第一位,池莉承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巨大的压力。但最后,女儿各方面的出色表现让她放下心来,坚持走到最后。

这本书,写得真实、感人,生活气息浓郁,充溢着深厚的母爱和亲情。“精心寻找孩子独特的敏感点”“甩开小学的沉重”“请快乐带领孩子到学习深处去”“母女同心背水一战”“战胜恐怖的中考”“初识人心的险恶”“上下求索的路总是这么曲折”“仗剑而行:剑是教养与博爱”“她的高考她做主”“在考试中炼成美女”……这一章接一章字里行间,有着中国式母亲的艰辛、焦虑与幸福:“孩子的每一天与未来,都是从你的怀里开始。漫长岁月里漫长的坚持何其不易!你坚持要她好,你的一举一动,都要顾虑地呵护她,都期望带给他营养、快乐和出息。可是,这个教育体制不支持你,学校不支持你,社会不给你环境,人们不理解你,你又没有先例可循,只能自己精心地精细地去做,一路上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是的,母爱又是多么累人啊!”“我这个做母亲的,心里非常明白:孩子在我们眼里,永远是一座冰山;我们永远只能看见浮在水面的一部分,尖尖的小部分;他们更大的部分更多的内容都藏在水面之下;孩子越是长大越是这样,因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我告诫自己:做一个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母亲吧!……我对她没有任何要求。如果她的盛开需要肥沃的土壤,那么我情愿腐朽在她的根下。”

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常常为如此伟大的母爱,感到心潮澎湃,为如此优秀的孩子而叹服。她在六年级确定要报考外校,于是只用半年时间的冲刺,便达到了连母亲都还感到忐忑不安的目标;中考她顺利考取外校高中;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高中时,她自己与英国的优质高中校长联系,沟通,并获得报考名额,一举考上了英国的C.C高中。在办理出国签证手续的过程中,几乎是她一人完成各种事物,并攻克了许多难关。做这一切都是用全英文的,她还只是一个不满17岁的高中小女生啊。优秀,太优秀了。至于她后来考上英国名牌大学,成长为一位品学兼优的美女也就顺理成章了。

读完此书,我下意识地,不知天高地厚地要与作家比较。我有作家的教育理念吗?我有她的耐心吗?我有她的那种对孩子持之以恒的殷切关注吗?我知道,还有能力,条件等都是不可比的。那么,我们就只有认真学习了,努力学着做点什么,总是可以的吧。

篇9:归来吧,孩子

归来吧,孩子正文:

归来吧,孩子归来吧,孩子

南苑小学 三七班 蒋佳思

孩子,从你离开家的那一刻起,

我就一直苦苦追寻着你,

从黎明的曙光,

开始露出的那时候,

可你却离我越来越远,

这是为什么?

孩子,从你离开家的那一刻起,

我就一直深深思念着你,

从皎洁的月光,

普照大地的那时候,

可你却离我越来越远,

这是为什么?

数十年来,

我总想用自己那坚实的身体,

为你遮风挡雨,

用自己那宽阔的胸膛拥抱你,

用自己那宽厚的手掌抚摩你,

可你却离我越来越远,

这是为什么?

孩子,妈妈一直深爱着你!

别再漂泊了,

风大了,天冷了,

回家的大门已开启,

回家的路灯已照亮,

回家吧,我的孩子――台湾!

(投稿:小雪 于 20xx-9-3 12:49:49 编审: xsw)

篇10:归来吧,孩子

20xx年10月的一天,我带8岁的小女儿到市二中对面的合众公司拿火车票,她说要骑自行车回家,我放心不下,叫她等一下和我一起走。哪知道一转身时间,等我拿到火车票,发现小女儿不见了,我猜测她独自骑车回家了。当时我十分担心:她刚刚学会骑车,路上行人车辆又多,路程较远,又有几个拐弯的地方……我赶紧往家走。路上我还想:“小孩子就是要让她自己闯荡才能锻炼意志。我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又有两个孩子,内心还是七上八下的,别的家长碰到类似问题的心情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等我回到城市绿洲,老远就看到了那辆小自行车,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后来我把这件事讲给同事们听,他们都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其实大多数人思想上都知道要让孩子吃苦锻炼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在行动上做不到“放手”,因为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加上社会风气的恶化,家长们来不得半点的疏忽大意,事事包办代替,更有甚者溺爱过度,这样就使得孩子们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独立锻炼的'机会,其野性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大人们偷走了。

老王家就住在市少年宫的附近,他的孙子12岁了,个子比爷爷还高,但是老王每个星期天上午均要陪送孙子到少年宫参加兴趣活动,唯恐被坏人拐了。老李退休在家,发挥余热,每天接送11岁的孙子上下学,在上坡的时候,宁愿自己下车推行,也舍不得孙子步行。真可谓:“爷爷吃苦心甘情愿,孙子享福理直气壮。”如此的孩子哪里还有野性呢?

现在的孩子不再受严寒的侵袭,不再受风雪的欺凌,他们享受的是我们小时候做梦也想不到的优裕生活,其实生活中的贫困,身体上的劳累,对于小孩来讲,那是睡一觉就可以忘记的小事。

因此我建议大家把决定权还给孩子,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他们会感到自己的价值,并逐渐产生责任心和成就感。事实上,我们抱怨孩子们缺乏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孩子们足够的自主、自立的权利和机会,我们抱怨孩子们缺乏责任感,那是我们并没有给孩子们足够的选择自由以及承担责任的机会。孩子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决定,我们可能要承受担惊受怕的痛苦以及孩子处理不好某些事情的损失。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些肯定是值得的。在挫折和失败中获得的成长和进步,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来吧孩子读后感(共17篇)(来吧孩子百科)(2)在线全文阅读。

来吧孩子读后感(共17篇)(来吧孩子百科)(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gongzuo/18159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