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是一种需要较大付出的心智劳动。在这一劳动过程中,是带着“教书匠”的观念来实施教育,还是带着快乐的工作观念来实施教育,其教育结果会大不相同。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这样说过:人活在地球上一共两件事:第一做人,第二做事。做人认认真真守住平常心,做事实实在在为他人和自己带来快乐。静下心来做眼前能做的事。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元帅当不了,好好当士兵;上如不着天,下边要着地;高处不能成,低处要肯就。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能做的事。我们每位教师所干的工作,不一定都是十全十美的,不一定都是自己喜欢的,也不一定都是专业对口和自己熟悉及专长的。我们能把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工作干好,那是十分容易的事情;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不熟悉的工作干好,这就需要人具备更高的素养。教育工作肯定会遇到“难度大,压力重,学生难教”等状况,确实会出现“不喜欢”的心情。但是,我们要明白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平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育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有舞台,就应该好好的演一个角色,没有舞台,就应该静静地做一名观众,我们现在有教育这个大舞台,有教书育人这样一个特定角色,有灵魂工程师这样一份特殊职业,我们就应该好好扮演人生角色。与其等待下雨,不如自己浇花;与其左顾右盼,不如面对当下;与其在徘徊中消沉,不如怀揣理想,坚定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近日,有幸读了《幸福教育》这本书。什么是“幸福教育”呢?该书从人性观界定了哲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的幸福概念,认为幸福是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辩证统一,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得以健康统一的价值标准;颇有见地,值得深思。
书中写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需置疑的。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既是一种实然事实的存在,也是一种应然价值的追求。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幸福能力表现为发现、创造幸福和享用幸福的能力。也只有当这种能力变成了学生的内在素质,他的幸福才是自由的和终身的,教育也才是成功的”。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感受幸福、和享受幸福。
其实要让学生们感受幸福的体验其实很简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小小的红钩、一个肯定的微笑、一阵响亮的掌声,一朵鲜红的小花、一个可爱的笑脸,都足以让孩子们欢欣鼓舞,能让孩子的脸上泛起幸福的笑容,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容易满足﹗孩子脸上洋溢的幸福的微笑,我们也就幸福地醉了,赏识我们的学生,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就能创造无数个奇迹。我们不如慷慨一些,多给孩子们一些自信、一些支持、一些鼓励。阳光会洒进学生的心里,孩子心理就有了幸福了。
书中又写道:“幸福的人有四大性格特征:首先,幸福的人自尊,对自己多持肯定的态度;其次,幸福的人自制力很高,克服困境的能力也较大;再次,幸福的人很乐观,对生活所求甚少,所以常有意外的惊喜;最后,幸福的人多外向,易于他人共处,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标志。年龄、性别和收入(只要能保证生活必需)都和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幸福,最好从他的性格特征、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有能够获得社会支持、目的和希望的信仰来判断。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与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具有内在的积极联系。”知晓了这些幸福的特征,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学生的幸福为幸福,努力塑造好学生的性格,与学生携步入幸福路径,享受幸福生活!
昨天,在一个孩子的日记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在这个班级里,我感到自己很幸福。
看了这句话,我感到诧异。说实话,大多数孩子在日记中所描述的都是班级中的一些不良习惯,都在批判一些不良的行为,并向我保证一定要好好学习,改变一些不良行为,一定不辜负老师的信任,要把班级建设得更好。
从来没想到有个孩子会说自己很幸福。这是一个懵懂的孩子。他的心很单纯,受到批评他从来就只是觉得很难过,没有怨恨过老师,也从不记恨举报他不良行为的同学。他觉得老师和同学所做的都是为他好。我在想,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心态,那该多好啊!
我问自己,每天教育这样一群孩子,幸福吗?说实话,最近我的心情不太好,为班级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所困扰,为不知道怎么教育这样一群孩子而忧心。我缺少的,是快乐,是对幸福的感知力。
其实我也应该学习这个孩子良好的心态,多看到班级中一些积极的行为,其实大多数孩子还是很努力的,不是吗?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内心的自我满足。幸福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
亲爱的孩子们,让我们共同努力,改变自己,为了我们共同的班集体而奋斗,让我们每一个人为生活在这样一个班集体而感到幸福!
作者:王荣
公众号:王荣老师
第一场雪后天气也越来越冷,尤其是到了周六周日。但是天气虽然冷,我们过的却十分有意义。非常荣幸参加了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和我一样的还有许多来自县城的同事们,一起观看聆听了小学数学界有名的大师们——刘松、张冬梅、钱守旺、王彦伟、杨秀清。但因为身体的缘故我没有见识到王彦伟老师的风采,有些遗憾,但是通过这一天半的活动我仍然收获颇丰,脑海中还不断盘旋着大师们的极其精彩的课堂。于是,思绪仿佛又回到了昨天上午……
“你对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您说话。”“都是我的错,你们辛苦了!”接着是一遍又一遍的鞠躬,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对孩子们引导,与孩子们亲切交谈。刘松老师就这样开始上课了,他深深的吸引了我,我想不仅仅是我。我的心中却在想:他可是大师级重量级的人物啊!的确,在接下来的学习教学中,他不断的引导学生在这样的交谈中自然而然的开始了《乘法分配律》的探究、建构、探索、揭示、巩固、应用等一系列的过程。直到课结束与学生们说再见时,学生们却仍然依依不舍,说:“刘老师,您是我们见过最亲切的老师,就算我回答错了,我也一点也不紧张。”就在这样不舍的气氛中一节课结束了,我不想从刘老师的课上的环节多说什么,因为他的课是非常精彩的,他的设计是环环相扣的。可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的幽默、亲切,试想在这样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有谁会不想去学习呢?不仅孩子们不舍,我们听课观课的老师们也是不舍的,我想这种人格魅力也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吧!
下午第一节课是张冬梅老师执教的《米》。可以说这节课真正做到了放手让学生去做,量一量,小组合作分工有序,最后让学生动手剪丝带时,不用量,学生们能较准确的剪出1米长的丝带,我不禁感叹,太厉害了,这一节课是非常成功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让学生五次动手进行操作。若换成了我,就会担心场面太乱怎么办呢?驾驭不了会怎么样?可是细看学生们的表现都合作的快而有序。我终于明白了,要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当你放手时一定要目标的要求准确而到位,可以先示范,并且操作后要及时进行交流、追问或思考。于是在这一刹那,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上的统计课会如此的失败,除了身体不适的客观原因以外,就是设计时不周全、不到位,要求也不明确。与大师的距离是这么远,努力是不用说的。
杨秀清老师的课——《鸡兔同笼》,我已经听了三四遍了。杨老师的激情,声音洪亮并且有弹性,肢体语言丰富,时不时与孩子们拥抱一下,这些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她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来她对数学的钻研与热爱。说实话记得我刚听这一节课时,是去年一位老师的讲的,中间有些都没有听懂,但是听了杨老师的课后感觉一切都了然于胸,非常清楚、透彻。她的课很真实也很具体,由形慢慢过渡到数,由具体到抽象,一切都很自然,水到渠成。
听的最后一堂课是钱守旺老师的《24时计时法》。对于钱守旺这个名字早就如雷贯耳了。今日终于有幸一睹其庐山真面目。钱老师的课很庄重,很沉稳,也很大气。他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认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如何转化。精彩之处是他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时俱进,也联系实际,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新知,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的韵味。真的是受益匪浅。
我一直在思考:这些老师为什么会成为名师呢?我想他们的特点各不相同,但是有些东西都是具有的。
首先,他们都热爱数学,喜欢数学。正是因为有爱才会有梦想,才会有激情,才会有动力。
其次,他们都会课程标准了如指掌,熟记于心。有了这样的导向,他们才会越走越宽阔。
再次,他们都博览群书。不仅研读教材,而且喜欢读关于数学方面的著作,做到了学而不厌,孜孜不倦。
还有他们都善于研究,做的扎扎实实而不是流于形式。
他们还善于反思,不断地否定自己,吐故纳新。
还有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不断的积累经验等。
总而言之,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闪光的地方,正是因为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着、前进着,才有了他们今日的辉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将以他们为目标,在他们的指引下,不断前行。
《牵手幸福》是一本好书,她就象一个充满智慧的知心姐姐,用温婉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告诉你如何用爱经营自己的婚姻爱情;如何用乐观的心态化解生活中的烦恼和挫折;如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品格赢得事业的成功,读完这本书,你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我是一个幸福女人吗?我具备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吗?
我很庆幸,我感觉自己是幸福的,虽然我没有美丽的容貌,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没有富足的生活,但我想要的全都有了。我有健康的身体,有关爱我的亲人和朋友,有一个薪水不多但很稳定的工作,有一间我喜欢的大房子。也许,有人会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我们仅解决衣食住行基本需求而已,在物质上比我们富有的人确实很多很多,但并不影响我过自己的.幸福生活,因为幸福的多少并不与物质的多少成正比。我有一个朋友,家里还算殷实,很早就做了专职太太,她除了给儿子做一顿晚餐外,余下的时间就是健身、美容、打牌、逛街,我开玩笑对她说:“真想象你一样,过一过这种猪一般的生活”。她一听,立即反驳:“我还羡慕你们呢,有职业,我现在都没勇气出去找工作了。”确实,她老公忙着自己的事业,一个月没几天
从人妻到母亲的转换另许多人有点措手不及,但也特别幸福。宝宝在肚子里一点点变大,快要出生的时候,每天都在提着妈妈的肚皮,心心念念要出来见你们。
有一天,她降生了,落入凡尘,就像一颗星星一般,给你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麻烦。
定时喂奶、换尿片、洗澡澡……同时还要操心着什么能给他吃,什么能给他用,到那个年龄该买什么东西了~~等等等,所有的一切,你都要亲力亲为,一个合格的妈妈就是你了。
很累的时候,你会不会想着如果当时没结婚、没有这个小屁孩该怎么样呢?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嘤嘤学语,第一句话喊的是妈妈,你的心就像埋进了沙滩,柔软的不知所措。关于爱情的名言
再后来,他因为一件事情哭了,哭着喊着找妈妈,你抱抱他,哄哄他,就这样,他不哭了~安静的在你怀里睡着。
这时候你才发现,原来被宝宝需要是如此的幸福!
妈妈们,晚安!
不知不觉,我们到清远一中实习已经有两个多星期了。对于实习工作,我们从不熟悉到熟悉,从期待到抱怨,从满怀壮志到身心疲惫。回到大学城,每个人最大的感受是,实习满是疲惫。
我们开始静静思考,轻松潇洒的大学校园生活,踏入社会的缓冲坡-实习。再然后就是为牛为马的社会实战阶段了。可是,仅仅仅是实习我们已满心疲惫地抱怨和不满,那以后工作呢?我们这一大队走过高考考场的高材生,究竟面对的是怎样的难题,又或许,我们该如何队对接下来可能更加不堪和劳累的工作现状,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协调好,还是,消极妥协再悲观地生活?
有的队友开始懈怠,不再那么积极不再面面俱到不再分秒逼必争地听课和备课了。有的人开始学会偷懒,学会逃避一些琐碎的事务,抽身而出班级的琐碎细碎事。对于懈怠和偷懒,我们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权衡生活的侧重点。现在我更想说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实习期间,学有所成,再满载而归。
首先,合理协调好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这两大板块的工作都是我们实习工作的重点。有的班主任很放的开,特别是年轻的班主任,秉着平等的原则,放开手和实习生一起经营班集体。这是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特别是平常在教辅书里面学到的班主任技巧等等理论知识都可以一展拳脚运用到实际班级中去。但是,这个时候应该注意了,运用文学理论中的一句话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满身经营班集体的同时,还要记住,抽出时间听课备课,训练自己的专业技能。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关于幸福教育心得体会(集锦19篇)(关于幸福教育的理解)(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