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与圆有关的概念
(1)弦和直径(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BC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AB叫做直径)
(2)弧和半圆(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 ?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3)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3、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如果P是圆所在平面内的一点,d 表示P到圆心的距离,r表示圆的半径,则:
(1)d (2)d=r →圆上 (3)d>r →圆外 4、三角形的外接圆 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三角形的外心到各顶点距离相等。 一个三角形有且仅有一个外接圆,但一个圆有无数内接三角形。 5、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 6、圆心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7、圆周角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 圆心角的一半 。 ?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 直角,90°圆周角所对的弦是 ?直径 。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1)弧长公式:lnr ?180 nr21lr(2)扇形的面积公式:3602 (3)圆锥的侧面积公式:rl (4)圆锥的表面积公式:rlr 9、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 d﹤R-r(R﹥r) 初中圆知识点精华总结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①直线L和⊙O相交 d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3.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4.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5.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6.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7.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8.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外角等于内对角 19.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20.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 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2、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7、推论: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8、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9、推论: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21、①直线L和⊙O相交d﹤r ②直线L和⊙O相切d=r ③直线L和⊙O相离d﹥r 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24、推论: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25、推论: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35、①两圆外离d﹥R+r ②两圆外切d=R+r ③两圆相交R-r﹤d﹤R+r(R﹥r) ④两圆内切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37、定理: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41、正n边形的面积Sn=pr/2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r为边心距 42、正三角形面积√3a2/4a表示边长 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 k(n-2)180°/n=360°化为(n-2)(k-2)=4 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45、扇形面积公式: S扇形=n兀R2/360=LR/2 外公切线长=d-(R+r) 数学学习中常见问题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或多或少的都会积累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平时我们可能不是很在意,那么到了初二后就会突显出来。首先新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常遇到的就是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面。有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始终不能把握解题技巧,也就是说学生缺乏对待数学的举一反三能力。 还有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效率太低,无法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解题,对于初中的考试节奏还没办法适应。一些学生还没有养成一个总结归纳的习惯,不会归纳知识点,不会归纳错题。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 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表示。 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4.把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 5.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6.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r=d/2. 圆的周长 8.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 9.C=d或C=r. 半圆的周长 10. 1=3.14 2=6.28 3=9.42 4=12.56 5=15.7 6=18.84 7=21.98 8=25.12 9=28.26 10=31.4 圆的面积 11.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S=r^2 S环=(R^2-r^2) 12. 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13.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 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最大,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 1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由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画X轴,而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先用小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再用逗号将两个数隔开。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 列数与行数必须是具体的数,而不能用字母如(X,5)表示,它表述一条横线,(5,Y)它表示一条竖线,都不能确定一个点。 二、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关于分数乘法的计算:可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提倡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这样简便。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特别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求倒数的方法:1、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0乘任何数都得0=0*1,1/0(分母不能为0) 三、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几就是乘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分数除法的基本性质:强调0除外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但仍读几比几。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个人工作总结圆知识点总结(精选20篇)(人教版九上数学圆知识点总结)(2)在线全文阅读。篇6:初中圆知识点总结
篇7:数学圆知识点总结
篇8:数学圆知识点总结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