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耐心做好课后辅导,特别是对暂时学困生的帮助。
1、构建和谐环境,培养学习热情
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我在对待暂差生上,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迁怒、急躁,不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人自尊的语言,以防损伤他们的自信心,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我还尽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2、查找分析原因,对准问题入手。
目前学困生的特点大都是不写作业,或者不认真完成作业,这是老师最头疼的问题。
一班的作业从一开学,班主任刘老师就开始抓三科的作业,我和刘老师配合好抓学生的作业问题,目前已经没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二班的几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杨老师也一直在抓,有时候甚至开车把孩子送回家也不管用。马乐、王才路、呼文阔像钉子户一样,宁愿不吃午饭也不写作业。我和杨老师也也是打电话联系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只剩下王才路了。在请了家长不见效,发了几次短信后就想放弃之际,我留了一个是需要学生回家自己制作一个物品,上课时用。他做了一个飞镖,我在全班面前把这个飞镖展示出来并说太逼真了。没想到这节课后他的作业竟然都开始完成了,杨老师说语文也完成的很好。截止到目前,这个孩子的作业也一直按时上交。就是学习上的主动性还是不能持续,但我想作业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需要慢慢来。
3、重视低年级教学
在以往的一二年级教学中,很惭愧自己没能像高年级教学那样重视。这学期,我从一开始从课上纪律开始抓起,从快速记住学生姓名开始,课上也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课本内容简单,我便拓展多一些,结合所学编成chant,编演小对话,游戏,歌曲,等等,学生的兴趣真的被调动了,而且我发现农村孩子也是有潜力的,最后一单元的难句子也有一些同学可以说出来。我还把冥想运用到课堂上,带学生走进大森林,孩子们说:老师,我梦到我就是那只小白兔,我看到教室就是大森林等等,孩子们也是非常喜欢我的英语课,所以我意识到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自己重视,才能给与孩子们更多,我也期待自己成长为一个有活力的教师。
四、反思不足及改进措施
工作中还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尽人意:
1、课件虽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时间有时候把握不好,还有学生的练习还是少,重点难点的训练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这也是搬家前课件运用少,所以课上不能得心应手,还有就是要学习制作课件的知识,还有白板的运用。
2、课堂还是缺少灵动,教学内容有时候缺少与学生生活的链接,同时自己也应该多学习,对于自己应该给学生的东西应该自己先学习并熟练,比如一些拓展内容。同时还缺少教学机智。
3、学困生的补习时间少,成绩提升不大,段俊睿和张悦两人与其他学困生的存在着很大差距,补习也困难,成绩难提高。期末这段时间还要抽时间多给学困生补习。
最后,感谢校领导和老师们对自己的帮助,也感谢自己在这一年的坚持付出,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学习,成长,还有和我可爱的同事们一起进步!
尊敬的领导:
一个学年即将结束了,在这一学年里,我觉得自己在思想、工作、学习以及个人素质能力等各方面都进步、提高了许多。一年来,我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热心为每一位学生排忧解难;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各个方面从严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不良现象的侵蚀。以下是我的述职报告。
一、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年我在课堂上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常开展小组竞赛活动,通过给小组加分,用表扬激励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自觉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优势,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展四人小组互助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开展自主读书或是堂上讨论活动,我大多都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每个小组里一般都有一两个优生,这样一来,小组里的中下生,在优生的提示和帮助下,一般都能比较认真和自觉参加读书或讨论活动,从而使这些中下生在参与这些学习活动中也得到了提高,
三、狠抓课堂常规的落实和班风学风的建设
在每节课上课前,我都比较注重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和检查,如果没有按我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我一般都不急着开始上课,我宁愿不上课也要先把课堂常规落实好。通过狠抓班风学风的建设,以良好的班风学风,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继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小学英语教师个人工作心得(共9篇)(小学英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7)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