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把握审计的本质。
现代国家审计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从保障经济社会安全高效运行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来认识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推动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二)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探索和拓展审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
一是强化“五种意识”,将其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高度关注宏观调控措施、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结果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促进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注重揭示违法违规问题所反映出的体制性障碍、政策和制度缺陷、管理漏洞,促进深化改革、健全法治、维护民生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增强发展意识,高度关注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着力关注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讲真话、报实情、出实招,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坚持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探索建立特定审计事项阶段性审计情况公告、重大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逐步推动法规制度完善和政务公开,促进责任制和问责机制的建立,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二是做到“六个高度自觉”,使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审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大局,高度自觉地融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依法治国、民主法治建设;高度自觉地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切实推进提高政府效能和财政绩效水平;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改革深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高度自觉地推进整改、规范管理,推动建立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要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审计思路,全面提升层次和水平;金融审计工作,要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国有企业审计工作,要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监督国有资产安全,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经济责任为目标,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为相关部门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重要依据;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要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推动加强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涉外审计工作,要以促进合理有效利用资金、防范涉外投资风险、维护涉外经济安全、履行国际责任为目标,整合涉外审计资源,拓宽涉外审计领域,提高涉外审计质量。
四是创新方式,逐步探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法和管理方式。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探索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模式。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重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努力创新审计管理,积极探索审计项目招投标和合同制管理方式,着力构建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项目审理既相分离又相制约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建立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
(三)着力加强“五项基础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审计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